【摘 要】
:
由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女性外阴阴道疾病诊治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至9日在重庆召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全国的妇产科学者就目前女性外阴阴道疾病诊治进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此次会议主要涉及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及阴道上皮内瘤变(v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女性外阴阴道疾病诊治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至9日在重庆召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全国的妇产科学者就目前女性外阴阴道疾病诊治进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此次会议主要涉及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及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外阴阴道肿瘤,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阴道畸形等.会议共收到相关论文130余篇.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手术及药物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效果,和达到相同效果时两种治疗方案的最小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鼻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TSS)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并设计出两种垂体催乳素腺瘤治疗过程的马尔科夫概率决策模型.将得出的数据拟合人马尔科夫概率决策模型,得出达到相同治疗效果时两种方案的最小成本.结果 微腺瘤患者中手术治疗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止常化率为85
目的 探讨子宫主韧带中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子宫脱垂而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60例(POP组),其中绝经前27例,绝经后33例;选择同期因妇科良性疾病、无压力性尿失禁或POP而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绝经前42例,绝经后18例.于手术中取子宫主韧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和弹性
剖官产术后子官瘢痕妊娠(e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官产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甚至孕产妇死亡,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但由于CSP发病率低,大部分相关文献均系个案报道,对该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现将近年来CSP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患者73岁,因排尿困难4个月.B超发现盆腔包块10 d.于2007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健康,孕9产7,人工流产2次,55岁绝经,发病以来无尿痛,大便无异常.身体检查:腹部稍膨隆,下腹部触及包块,上界达脐耻之间.三合诊:阴道、直肠黏膜光滑,包块位于直肠与阴道壁之间,下界距阴道口2 cm,上界达脐耻之间,两侧达盆壁;肿物为囊实性,边界清,无触痛。
研究发现,端粒酶的激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链的逆转录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连接到端粒的染色体末端,延长端粒的长度。
目的 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即CIN Ⅲ、Ⅲ)官颈锥切及子宫全切除术病变组织的形态特征、分布、生长方式及衍化特点等病理特点,为宫颈锥切治疗的深度和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高级别CIN宫颈锥切标本及子宫全切除标本共592份,肉眼观察宫颈外口病变的形态特征,镜下观察高级CIN病变在各象限的分布特点.随机抽取其中200份标本,镜下观察其病变的深度、宽度及程度;观察病变细胞的特征、生长方式、衍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已经成为早期(Ⅰa2~Ⅱb期)宫颈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且已取得明显疗效,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但术中、术后的一些并发症,如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结直肠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现代的妇产科医师越来越重视减少或避免此类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造成的神经损伤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并发症,妇产科专家经过逐渐探索,对传统的根治
目的 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非磷酸化Cx43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Cx43的磷酸化调节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化疗敏感(化疗敏感组)和28例化疗耐药(化疗耐药组)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以及PKC抑制剂--星孢菌素处理后的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细胞中Cx43、非磷酸化Cx43及PKC蛋白的表达,并采用三磷酸
目的 初步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例ET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年龄27~46岁.其中5例表现为阴道流血;前次妊娠情况:1例为葡萄胎,2例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3例为足月分娩;前次妊娠距诊断的时间间隔为15~48个月;治疗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学涉及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巨噬细胞显著增多,并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共同参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