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将二者兼顾,缺一不可。但是,面对现实升学压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低效。本文笔者对“人文关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以及解决措施进行阐述,以便找到实现有效语文教学目标的突破口。
关键词:人文关怀 建构主义 工具性和人文性 有效教学
中学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了多年,各个学校都忙于研究课程改革,并初见成效。但是,面对现实的应试压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但就语文性质等角度来看,个体人文关怀对于提高中学语文的成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对此,笔者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单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而“人文关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就“语文”学科性质看,“个体人文关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其必要性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权威性规定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种人文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更多地表现为从学生层面的关注。除此之外,我想教师、作者和人物都是我们所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们也都是人,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人文关怀”的存在,无论他们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精心构思的虚无存在,对我们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都存在值得研究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关怀,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对教师、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人文精神的关怀,都是直接指向教会学生懂得人文精神的关怀。
(二)从教育的本质看,“人文关怀”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通俗地说,就是语文学科兼备了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两项功能。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或者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承担了德育的功能。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还是从教育的本质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
二、“人文关怀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一)“人文关怀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體表现
1.课文讨论的问题设置缺乏“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往往泛泛而谈,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深入体会、感受人文性的关怀。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对于祥林嫂这个人物,我们更多地讨论“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而忽视了在祥林嫂悲剧一生的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几次命运转折的过程中祥林嫂的感受;更多地赏析祥林嫂三次到鲁镇时的肖像变化,而忽视了她几次来鲁镇之后的心理转变;更多地关注鲁镇中“祝福”景象的描绘,而忽视了一群普通劳动妇女在鲁镇生活的场景,等等。这些都折射出我们设置问题时只泛泛而谈,缺乏让学生深入体会、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的机会,这是教师在备课中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2.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受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为了达到“求新”“改革”以及彰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目的,刻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并采用师生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得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对于作品内容的鉴赏却显得非常匮乏。例如,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我们主要是表现孔乙己的形象,但是很少涉及个体人文精神的体验。因此,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使用多媒体有其直接感受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触动心灵深处的细腻的感受,还得回归文本。跳过文本鉴赏的粗略阅读,都不是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最佳阅读方式。所以说,对于鉴赏感受文本带来的人文精神的体验,形式可以有,但是不可忽视文本内容的本身。
3.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体验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多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体验。这种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文言知识,却忽视了文章背后人文内涵。这是我们学习文言作品时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表现,不利用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继承和发扬。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解决“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的措施
1.提升教师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如果导演不清楚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缺乏“人文关怀”,那么即使演员演技再高,也无法演绎出富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的影视作品。所以说,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具备一定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是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
2.立足文本内容,重点体会文本词句,深入解读文本内涵
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刻意“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使得课堂氛围热闹非凡。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但这种课堂只会热闹一时,而不能使学生记住一世。我们不一定追求能让学生记住一世的课堂,但是,至少课堂教学之后,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回味,起到震撼或者启发灵魂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文本,让学生有时间深入解读文本,思考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产生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充分理解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
3.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
前面我们谈到了深入文本解读对于学生理解人文内涵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呢?这时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中深藏的人文内涵,有意识地、科学地进行问题设置,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内涵。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教学,我们不妨回归传统,回归文本,关注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让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统一。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有效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新科,栗洪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人文关怀 建构主义 工具性和人文性 有效教学
中学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了多年,各个学校都忙于研究课程改革,并初见成效。但是,面对现实的应试压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但就语文性质等角度来看,个体人文关怀对于提高中学语文的成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对此,笔者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单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而“人文关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就“语文”学科性质看,“个体人文关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其必要性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权威性规定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种人文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更多地表现为从学生层面的关注。除此之外,我想教师、作者和人物都是我们所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们也都是人,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人文关怀”的存在,无论他们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精心构思的虚无存在,对我们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都存在值得研究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关怀,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对教师、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人文精神的关怀,都是直接指向教会学生懂得人文精神的关怀。
(二)从教育的本质看,“人文关怀”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通俗地说,就是语文学科兼备了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两项功能。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或者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承担了德育的功能。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还是从教育的本质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
二、“人文关怀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一)“人文关怀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體表现
1.课文讨论的问题设置缺乏“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往往泛泛而谈,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深入体会、感受人文性的关怀。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对于祥林嫂这个人物,我们更多地讨论“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而忽视了在祥林嫂悲剧一生的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几次命运转折的过程中祥林嫂的感受;更多地赏析祥林嫂三次到鲁镇时的肖像变化,而忽视了她几次来鲁镇之后的心理转变;更多地关注鲁镇中“祝福”景象的描绘,而忽视了一群普通劳动妇女在鲁镇生活的场景,等等。这些都折射出我们设置问题时只泛泛而谈,缺乏让学生深入体会、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的机会,这是教师在备课中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2.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受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为了达到“求新”“改革”以及彰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目的,刻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并采用师生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得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对于作品内容的鉴赏却显得非常匮乏。例如,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我们主要是表现孔乙己的形象,但是很少涉及个体人文精神的体验。因此,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使用多媒体有其直接感受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触动心灵深处的细腻的感受,还得回归文本。跳过文本鉴赏的粗略阅读,都不是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最佳阅读方式。所以说,对于鉴赏感受文本带来的人文精神的体验,形式可以有,但是不可忽视文本内容的本身。
3.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体验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多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体验。这种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文言知识,却忽视了文章背后人文内涵。这是我们学习文言作品时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表现,不利用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继承和发扬。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解决“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的措施
1.提升教师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如果导演不清楚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缺乏“人文关怀”,那么即使演员演技再高,也无法演绎出富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的影视作品。所以说,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具备一定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是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
2.立足文本内容,重点体会文本词句,深入解读文本内涵
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刻意“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使得课堂氛围热闹非凡。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但这种课堂只会热闹一时,而不能使学生记住一世。我们不一定追求能让学生记住一世的课堂,但是,至少课堂教学之后,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回味,起到震撼或者启发灵魂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文本,让学生有时间深入解读文本,思考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产生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充分理解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
3.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
前面我们谈到了深入文本解读对于学生理解人文内涵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呢?这时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中深藏的人文内涵,有意识地、科学地进行问题设置,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内涵。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教学,我们不妨回归传统,回归文本,关注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让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统一。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有效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新科,栗洪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