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十字镇:灰色与明亮的完美结合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奈德有着“庖丁解牛”般的技法,对牛的身体构造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的剥皮技巧令人毛骨悚然。
  
  《屠夫十字镇》讲述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年青人放弃学业,来到西部荒野探险,一路与打猎小组为伍,历经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磨砺,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故事。该书的魅力在于它有无数的棱面,从个人的自我发现角度,它是一个认知自我的故事;从生态角度,这是一首悲哀中孕育希望的歌谣;从市场角度,这是一部泡沫破碎回归理性的警世通言;而若从社会发展角度,则是文明发展过程的一段血色插曲,偶然中存在着必然。
  该书整体给人以干净透明的印象,但这种印象却不是一步成形的,而是要历经思维的复盘,慢慢品味,才能在混乱、无序、残忍、贪婪、癫狂、善良、欲望等一系列复杂的印象中慢慢浮现,变得百味杂陈后,形成我们对该书唯一的印象。
  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暗沉。小说的开篇便营造了一个灰色萧条的氛围,闷热的天气,有气无力的马车,看上去残败破落的小镇,以及和小镇的萧条相匹配的面貌萧条的人物。主人公安德鲁斯,是书中的第一抹亮色,他带着月光一般的心灵底色,来到了这个远近闻名,却又名不符实的屠夫十字镇,期待与西部荒野的一次亲密接触。然而这番出行,却令他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完成了此行的目的,进行了远足,参予了打猎,经历了各种困难,获得了期望的经历;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却在一次一次的磨砺中长出了一层一层的茧子,理性中多了份沉重,也因沉重而多了一份纠偏后的坚定。
  对该书的第二重印象是残忍。这是书中的“高潮”部分,四人打猎小组在历经艰难后,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牛群。米勒打猎的技术炉火纯青,“擒贼先擒王”的心理战术也令他成功控制了整个牛群,从威风凛凛的成年公牛,到初生待哺的童稚小牛,任其猎杀。而施奈德有着“庖丁解牛”般的技法,对牛的身体构造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的剥皮技巧令人毛骨悚然。不知多少牛的死亡成就了这一对“黑白双煞”。当数百只、上千只野牛相继倒下时,米勒嗜血的一面越发突显,人性消减,兽性勃发,杀成了唯一的目的。欲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形变,但相同的是,缺乏理性的约束、灵性的指引,人会变成魔鬼,成为屠戮生命的机器。
  与书的开篇相呼应的是书的后半部分,比书的开篇更萧条。剥皮人施奈德不幸死亡,一车牛皮付之东流,曾经的冷血杀手米勒回到屠夫十字镇后,无法面对牛皮市场崩溃的现实,精神随之崩溃,不可一世的牛皮商人麦克唐纳倾家荡产,积攒了一冬的牛皮被疯子米勒付之一炬。一场闹剧的结束,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大自然没来得及报复这些猎杀狂人之前,市场已经事先启动了修复程序,一切虚妄终归消散。
  对该书的第三重印象才是明媚与干净。在故事戛然而止时,再去回味书中行云流水般的结构,体味安德鲁斯的精神成长之旅程,一切才清晰浮现。安德鲁斯的冷静、坚忍与尊严,是在与老一辈猎人的对比中展现的,他的欲望在节制中有理性,他的教养与智识,令它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有了较为清醒的认知。他对精神的追求远远高于米勒等人对人之初欲望简单的满足。如果说米勒所有的人生经验,全部服务于猎杀野牛,那么安德鲁斯的激情与智慧,则用于成就生命的梦想。
  在书中,西部荒野只是一个意象,它象征的是人们对自由与野性的向往,是美国梦的一部分,指引着年青人去探险,放逐生命,挑战生命的潜能。然而,这种憧憬和希望又是粗糙非理性的,是青年人理性未开,懵懂时期的一种遥远召唤,这恰如当时的美国梦一般,需要冷静下来,去思索发展的意义,思索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市场的终极关系。该书余韵的明亮干净,在于它令我们在复杂的人性中透见了精神的光,留下了希望,尽管这种希望以沉重为代价,以生命为代价。复杂之后再见单纯,残忍之后复见良善,绝望之后再见希望,总能给人以震撼,而之前的灰色与血色,亦随之淡去。
其他文献
卫生间  决定一个卫生间是否干净的主要因素是:有多少人在使用它。在普通家庭中,卫生间里的细菌并不比其他地方更多。大概只有15%的细菌源自排泄物,尽管肠道细菌在冲马桶的时候会很快扩散,但在干冷富氧的环境中,它们根本活不长。公共卫生间的马桶圈只要保持干燥,并且经常清洁和消毒,传播疾病的概率微乎其微,扎马步和垫纸都完全没有必要。你大概想不到最脏的部位其实是门把手,因为所有人都会接触,但未必先洗过手。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与周芷若在荒岛之上,在谢逊的见证下,订下婚约,后来濠州婚礼上,赵敏突然出现,张无忌随赵敏而去。那么,问题来了:按照当时的法律,已有婚约的双方,如果一方悔婚,另一方是否可以到衙门起诉对方?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与周芷若在荒岛之上,在谢逊的见证下,订下婚约,后来濠州婚礼上,赵敏突然出现,张无忌随赵敏而去,临走前对周芷若说:“芷若,请你谅解我的苦衷。咱俩婚姻之约,张无忌决无
自然悟人情,人情生民艺,这是中国匠人的哲学坚守,即使一路走得磕磕绊绊。  匠人精神,提到这个词,我想到的首先是日本匠人:裁缝山本耀司、深夜食堂堂主、螺丝厂工人、偶尔对加班族提点两句人生箴言的关东煮大叔。匠人孤独地专注于物件与手艺,因为万物有灵,因为生活的质地,更因为一份寓于物的人情温度传达。  中国民艺种类纷繁,从京剧、昆曲、瓷艺到画兔爷、捏泥人、吹糖牛,现状却是陷于手艺失传的焦虑之中。这个国家的
我小时候,家里经济比较紧,母亲每周带着我和我哥,老远从永和搭公交车到西门,那时那里有个“中央市场”,是极大的批发市场,在记忆里,比现在的COSCO要大好多倍啊。一旁就是环河快速道路,中南部的蔬果猪鸡鱼,一货车一货车运上来。价格当然比一般市场便宜。母亲的战略就是,我们一次去买一礼拜分量的菜,用菜篮车搭公交车扛回家,这样每月省下的钱也颇可观。  但那是个早市,我们通常到的时候,这些果菜批发商都快收摊了
《七月与安生:照见彼此》“不管是柔情克制的七月还是孤寂大胆的安生,马思纯与周冬雨在彼此眼中都近乎‘本色出演’,而她们也在角色的饰演中,更清晰地遇见自己。”  马思纯生于文艺之家,从小受外公的熏陶,读书、读名曲,待人接物上很有教养。在车上采访马思纯时,司机一个紧急刹车,马思纯座椅旁边的饭菜洒落在车上,她拿起纸巾自己一点点清理,我正要帮她,她反而贴心地说,“没事儿我来,要不弄你满手都是油。”采访过程中
又到了各地跑马拉松的季节,低头看看自己的脚面—那些叫跑鞋的,就是让你穿着跑的吗?  马拉松热了这么久,你也会突然发现身边多了很多跑馬者—甚至自己也忍不住要从小区大院开始自己的42公里。大家热烈地参与报名各地的马拉松,管它正宗不正宗,能报上名再说。所以,坊间一片热火朝天,甚至到了需要抽签决定资格的地步。  话说回来,马拉松热里面其中一个最大受益者是跑鞋生产商,因为从来以丑著称的跑鞋已经被篮球鞋压得抬
@萌小块:为什么我觉得自己的录音非常奇怪?  小南: 这是因为你的声音传递给他人,与被你自己听到经历了不同的途径。但是别紧张,其他人并不会这样觉得。  在观看家庭录像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声音听上去尖利刺耳、令人生厌?是不是音频设备出了问题……慢着,可是其他人的声音好像跟平时差不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插图_迢迢  有这种感觉的并不只是你一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言语及听觉科学教授约翰逊(Aar
一个春天的下午,我和我的两位女友上提着大包小包,全是在香港中环“血拼”(Shopping)的战利品,兴冲冲地搭着的士,直奔港岛南侧浅水湾的影湾园,也就是以前的浅水湾酒店。  看过张爱玲短篇小说《倾城之恋》的,想来都知道这地址,白流苏和范柳原不就相识于此?可我们急急忙忙,并不是想寻找小说中那孤注一掷的上海小姐流苏,也不为浪子范柳原的潇洒身影而去。时候过三点了,露台餐厅的午茶时间已开始,我们早就订好座
年过四十之后,我又一次回到了福建。此时距我从福建的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厦门海湾上的渔火都已寂静,仿如我那喑哑已久的青春。我沿着环岛路跑了几公里,上一次在闽地奔跑是20多年前,那时我是年轻矫捷的雄鹿,不晓得何为忧伤,何为交配。如今我是颓唐沉默的老鹿,跑不动路,行不动房,在尘世的大雾中不知所终。  厦门的死党们都已凋零,他们和我一样为了谋生四处逃窜,有的去湖南,有的去云南,最远的去了南非——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饭局,是三人行。三人坐下,一张桌子,腾出一张空椅子,可以放大家的东西。三个人说话,一般还是两两说话,其中一个人冷场了,另一个人可以寻求第三方,总不至于像两个人,说到没话找话,是很累的。  两个人吃饭,如果不是夫妻或男女朋友,要么是谈事,要么是约会。前者公事公办,谈完各自回家。后者当然是斗智比心的场合,也不用担心冷场。  最近我常常出席四人饭局,其中之一是我太太,她低调,在场如同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