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鼻给药对大鼠脑梗死后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鼻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采取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按照投币法(随机数字表示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鼻腔给生理盐水组(INNS组)、皮下给药组(IHG-CSF组)、鼻腔给药组(ING-CSF)组。再灌注后72 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内的表达并计数脑内新生血管密度。

结果

在脑缺血72 h点ING-CS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3.90±1.65)分]与IHG-CSF组[(10.55±2.19)分]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CSF组的脑梗死体积[(20.01±3.30)%]明显减小,与IHG-CSF组[(33.48±4.4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INNS组[(60.20±7.72)%]与模型组[(61.49±6.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G-CSF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荧光密度)为33.35±2.79,较模型对照组(21.48±2.65)、INNS组(21.48±2.65)、假手术组(5.81±1.08)、IHG-CSF组(25.01±2.09)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

结论

经鼻给予G-CSF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可显著促进血管新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并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临床意义, 并探究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94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神经功能评分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制作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术后6 h、12 h、24 h、3 d、7 d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水肿脑组织含水量及其IL-1β、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