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进行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挖掘一切的教育资源,更有效的设置各个区域活动,让孩子们可进行合作交流,在探索生活的过程中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快乐中学到真正的东西,进行区域活动材料到投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材料的可行性。
一、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操作要有安全性、选择性和教育性
新《纲要》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合作。
1、材料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首先要安全,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也是第一位的。为孩子提供活动材料时,应该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健康无伤害的制作原料。
2、材料的收集。
收集材料是比較重要的环节之一,平时可以让孩子把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当礼物送给老师,这样不仅把废旧物品能变废为宝,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糖果》请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糖纸、棉花、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等共幼儿制作各种糖果。这样做不仅环保,也很容易收集到我们这次需要的原材料。
3、材料的制作。
收集材料后,教师会根据开展的主题内容把材料陆续的投放到各区域角中,制作材料时我们将投放的材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成品供幼儿观察学习;二是半成品让幼儿有所添加或改动,初步锻炼动脑、动手能力;三是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个人的作品,相互学习。
4、材料的運用和保存。
作品做好后,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得体摆放。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作品,我们不能让孩子们一次就把它糟蹋了,还要教会孩子们怎么玩,完后应该怎么保存,我们要教孩子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样作品就会越来越丰富了,也达到了我们的教育孩子的目标。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要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新《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内部需要的外部条件。”在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首先要认识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的能力进一步的得到提升,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不能千篇一律、按部就班。以便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材料的分类投放,或者是说投放的材料更加的具有全面性,这样孩子才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更加容易的接受活动内容。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和利用的一切手段和设施,另外还要针对活动的难易程度进行材料投放。例如利用一些废弃的易拉罐、包装纸和塑料瓶进行一些手工活动等等。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既要符合幼儿的原有水平和基础,又能促进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这种层次包括纵向纬度、横向纬度。例如:在一次“纸杯话筒”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用一次性纸杯和细绳自制话筒过后,不仅仅是满足于能互相传话,而且幼儿对绳子的粗细及长短与传话的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发动家长资源,与幼儿一起收集了许多纸杯和各式绳子,投放在益智区里,便于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探索、操作。
三、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要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即兴趣是孩子的助推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材料是与游戏紧密相连的、游戏的发展不断提出丰富材料的需求,而材料的提供又反过来促进了游戏的发展。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能够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幼儿总是喜欢在一个区角活动,而对别的区角没有兴趣。这时,教师就要对照目标看一下.所选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戏性。在益智区里,我们提供了用各色海绵纸制作的七巧板图形,七巧板图形中包括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幼儿熟知的图形,并附上一张拼图指导图,幼儿可以根据指导图拼出金鱼、大象、飞机等图形。幼儿在熟练地拼完各种指导图上的物体后,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着拼出了各种其他的物体。幼儿在拼图游戏中,不但比拼图的速度。而且每次都以拼出新的物体为乐。幼儿的建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从以上的说明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要进行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一定要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要有灵活性
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为此,班级中可以摆放一个“百宝箱”给幼儿装上一些物品,这样可以做到以物代物,就会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投放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主学习与自发游戏的活动形式,最大程度的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的表达愿望,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所以,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操作不仅关系到幼儿发展的方向,也是每一位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
3.霍力岩等,活动区材料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J)。幼儿教育,2005(9)
4.沈晓燕,幼儿造型实践的指导(J)广西教育,2002,(3)
一、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操作要有安全性、选择性和教育性
新《纲要》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合作。
1、材料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首先要安全,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也是第一位的。为孩子提供活动材料时,应该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健康无伤害的制作原料。
2、材料的收集。
收集材料是比較重要的环节之一,平时可以让孩子把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当礼物送给老师,这样不仅把废旧物品能变废为宝,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糖果》请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糖纸、棉花、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等共幼儿制作各种糖果。这样做不仅环保,也很容易收集到我们这次需要的原材料。
3、材料的制作。
收集材料后,教师会根据开展的主题内容把材料陆续的投放到各区域角中,制作材料时我们将投放的材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成品供幼儿观察学习;二是半成品让幼儿有所添加或改动,初步锻炼动脑、动手能力;三是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个人的作品,相互学习。
4、材料的運用和保存。
作品做好后,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得体摆放。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作品,我们不能让孩子们一次就把它糟蹋了,还要教会孩子们怎么玩,完后应该怎么保存,我们要教孩子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样作品就会越来越丰富了,也达到了我们的教育孩子的目标。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要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新《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内部需要的外部条件。”在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首先要认识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的能力进一步的得到提升,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不能千篇一律、按部就班。以便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材料的分类投放,或者是说投放的材料更加的具有全面性,这样孩子才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更加容易的接受活动内容。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和利用的一切手段和设施,另外还要针对活动的难易程度进行材料投放。例如利用一些废弃的易拉罐、包装纸和塑料瓶进行一些手工活动等等。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既要符合幼儿的原有水平和基础,又能促进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这种层次包括纵向纬度、横向纬度。例如:在一次“纸杯话筒”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用一次性纸杯和细绳自制话筒过后,不仅仅是满足于能互相传话,而且幼儿对绳子的粗细及长短与传话的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发动家长资源,与幼儿一起收集了许多纸杯和各式绳子,投放在益智区里,便于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探索、操作。
三、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要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即兴趣是孩子的助推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材料是与游戏紧密相连的、游戏的发展不断提出丰富材料的需求,而材料的提供又反过来促进了游戏的发展。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能够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幼儿总是喜欢在一个区角活动,而对别的区角没有兴趣。这时,教师就要对照目标看一下.所选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戏性。在益智区里,我们提供了用各色海绵纸制作的七巧板图形,七巧板图形中包括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幼儿熟知的图形,并附上一张拼图指导图,幼儿可以根据指导图拼出金鱼、大象、飞机等图形。幼儿在熟练地拼完各种指导图上的物体后,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着拼出了各种其他的物体。幼儿在拼图游戏中,不但比拼图的速度。而且每次都以拼出新的物体为乐。幼儿的建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从以上的说明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要进行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一定要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要有灵活性
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为此,班级中可以摆放一个“百宝箱”给幼儿装上一些物品,这样可以做到以物代物,就会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投放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主学习与自发游戏的活动形式,最大程度的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的表达愿望,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所以,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操作不仅关系到幼儿发展的方向,也是每一位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
3.霍力岩等,活动区材料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J)。幼儿教育,2005(9)
4.沈晓燕,幼儿造型实践的指导(J)广西教育,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