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164例ACI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OCSP各亚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该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完全前循环型13.4%、部分前循环型30.5%、后循环型19.5%、腔隙性梗死型36.6%.完全前循环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部分前循环型,而腔隙性梗死型最低;与腔隙性梗死型比较,完全前循环型、部分前循环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素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GOS评分:治愈23例(31.1%),中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椎以下脊髓侧素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本病最早由Leih和Cand在1949年报道,Zieve等于1960年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TpP、Hcy,DD指标,并与肺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主要流行病原体的耐药现状以及一些特殊病原体(MRCNS、产ESBLs菌株)的流行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WHONET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在院内及院外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3例AMI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AMI患者院内服用抗血小板剂、
目的 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的认识,探讨其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allo-HSCT后发生SIADH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有关指标的检测,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指标,为脑出血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比较50例
目的 探索丹参注射液给药时间对预防顺铂耳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色豚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1对照组:腹腔注射顺铂1mg/kg/d.2.实验Ⅰ组:腹腔注射顺铂1mg/kg/d.6h后腹腔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