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实施高中新课程已经一年了。对于600多位高一历史教师和教研员来说,这一年是很繁忙、很劳累的一年,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收获的一年。我们提供的课例不一定完美,但却是大家实实在在研究的成果,凝聚着教师的心血和智慧,纪录着我们实施新课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在太难了。初中历史新课程,因课程内容简单容易,大家的兴奋点和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上,探索出很多有效的教学方式。而高中历史新课程,一开始就面临三座大山——难、繁、新:课程结构是全新的,需要理解和构建;教材内容繁多,需要加工和选择;史学知识和观点多有更新,需要学习和拓展。除此之外,还有如何理解“三维目标”?怎样转变教学方式?什么叫有效教学……可以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问题。
针对高中课改。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明确提出要“有效实施必修课程”。这使我们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卸掉了不少包袱。大家不再进行教学形式的争论,不再着眼于细枝末节,而是见微知著、踏踏实实地解决课程实施最紧要的大问题,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抓备课、抓课堂教学效果,各种问题的解决融于有效课程实施过程之中。我们认为,这才是实事求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本次结集的16个课例,是按必修课程的内容排序的。如果就教学方式而言,高中历史课多是“组合式”的,有讲述、有对话、有合作讨论、有自主探究……很难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分类。事实上,每节课的研究过程都是从多种角度展开的,但也会有一个突出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成功解决带有创造性,就成为一个亮点。我们期望引起读者的关注。
课例中标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反复斟酌,有的至今还有不同看法。执教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课更是花费了大量心血,也体现出他们的功力。比如第1个课例《内外服制度和封邦建国》(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凸显文明的内涵),这是岳麓版教材必修(I)第一单元的第1课,在培训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为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该略激烈争论,最后多数人认为,教材内容太多了,应该根据课标的“内容标准”来取舍,讲清分封制和宗法制,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就行了。这个观点后来形成了一个约定,叫“课标意识”。大家在备课时先认真理解课标要求,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但曹卫东老师后来上的《内外服制度和封邦建国》这一课,讲出了自己的特点,她没有简单唯课标为是,死扣重点,而是在内容上有拓展,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礼节民心,乐和民性,政以行之。刑以防之”,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把枯燥的内容上得很有味道。通过这个课例的研讨,大家至少明确了三点:一是处理新课程各模块的内容,一定要从“模块立意”出发,而不是机械地遵循“内容标准”的某个点;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三是讲好新课程,教师自己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课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屋建瓴:解读大跨度的政治史),一看题目就让人头痛,从汉至元1000多年,一节课要学完,这课怎么上?罗列地讲下去,不但讲不完,学生多烦啊。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怎么引导学生认识这套制度?赵利剑老师为这节课,读了很多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专著,在具体知识和史学观点上搞清楚了,然后再来设计这节课,就是“高屋建瓴”,重在理清脉络、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之积弊,行政手段之智慧”。
课例《雅典民主政治》(活泼的学习方式:学生用相声表现对历史的理解),这节课不难讲,关键是让学生理解雅典式的民主,以及是如何实行的。郭燕红老师事先给学生提供了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有个学生编成一段相声“多普罗斯的一天”,生动地表现了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让不让学生在历史课上说相声,在研讨时大家还有点拿不准。有的认为这种做法偶尔为之还行,但没有示范意义。有的说,在本班上课说说还行,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课,是不是太不严肃了。最后多数人还是觉得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乐意的方式学习历史或表现对历史的理解。就这个内容而言,课上学生听段相声。哈哈大笑也没有什么不严肃,难道学历史就一定要正襟危坐?事实证明,恰恰是这一段相声,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了民主的原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别具特色的一节课,后来被教材编者录为经典课例推向了全国。
课例《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从歌德、席勒、海涅谈起),讲德意志统一,重点是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内容比较枯燥。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并将学生带人那个特定的时代,左家燕老师精心设计导人环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大家歌德、席勒、海涅谈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的内容本来就很难,可是课标还规定“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这就难上加难,因为两者性质不同。左老师不是不明所以地“忠实执行”课标,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合理的变通,引导学生将《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同为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权利法案》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认识“尽管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实际上立宪是虚,君主是实,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这节课给大家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要上好课,可以取“他山之石”,关键是要动脑筋精心设计,平时也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二是“课标要求”也是可以变通的,《课程标准》现在还是实验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检验,提出调整意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史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所选的每节课例都有独到之处。我们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附有专家的评析。您如果认真读一读,相信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也希望您提出宝贵意见,与我们一同研究历史新课程。
编者按:北京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试验中同样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组案例。我们仔细阅读了两三个案例。感觉很有价值。一是不唯书、不唯上。有“课标意识”,但又不“忠实执行”课标。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设计的确存在违背历史学习规律、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大问题,既然是试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关键。等待决不是办法。二是在“用教科书”上下工夫。课程的“难、繁、新”,有课标的问题。也有教科书的问题。历史课程改革势必要更新课程内容。如果修订的课程标准比较理想,课程内容应该有更多的新知识。历史课程如果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内容模式,就不可能体现时代性,也不可能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经验。“新”必然伴随“难”。北京市的教师积极学习新内容。解决“难、繁”,处理教科书就有了自己的办法,教学走出了创新之路。三是发挥集体的智慧,为了一节课讨论、争论,实实在在的试验新课程。我们知道,有很多地方的教研活动往往集中于高考研究。不是说高考不能研究,但教学是“本”,是教师职业的重心。教师的智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挥;应试教学只能扼杀教师的教学兴趣。
北京的案例附有他们的专家点评,这很值得提倡。编辑部也会加上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专家、教师参加评论。本刊对不同意见始终采取宽容的方针。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在太难了。初中历史新课程,因课程内容简单容易,大家的兴奋点和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上,探索出很多有效的教学方式。而高中历史新课程,一开始就面临三座大山——难、繁、新:课程结构是全新的,需要理解和构建;教材内容繁多,需要加工和选择;史学知识和观点多有更新,需要学习和拓展。除此之外,还有如何理解“三维目标”?怎样转变教学方式?什么叫有效教学……可以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问题。
针对高中课改。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明确提出要“有效实施必修课程”。这使我们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卸掉了不少包袱。大家不再进行教学形式的争论,不再着眼于细枝末节,而是见微知著、踏踏实实地解决课程实施最紧要的大问题,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抓备课、抓课堂教学效果,各种问题的解决融于有效课程实施过程之中。我们认为,这才是实事求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本次结集的16个课例,是按必修课程的内容排序的。如果就教学方式而言,高中历史课多是“组合式”的,有讲述、有对话、有合作讨论、有自主探究……很难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分类。事实上,每节课的研究过程都是从多种角度展开的,但也会有一个突出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成功解决带有创造性,就成为一个亮点。我们期望引起读者的关注。
课例中标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反复斟酌,有的至今还有不同看法。执教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课更是花费了大量心血,也体现出他们的功力。比如第1个课例《内外服制度和封邦建国》(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凸显文明的内涵),这是岳麓版教材必修(I)第一单元的第1课,在培训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为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该略激烈争论,最后多数人认为,教材内容太多了,应该根据课标的“内容标准”来取舍,讲清分封制和宗法制,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就行了。这个观点后来形成了一个约定,叫“课标意识”。大家在备课时先认真理解课标要求,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但曹卫东老师后来上的《内外服制度和封邦建国》这一课,讲出了自己的特点,她没有简单唯课标为是,死扣重点,而是在内容上有拓展,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礼节民心,乐和民性,政以行之。刑以防之”,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把枯燥的内容上得很有味道。通过这个课例的研讨,大家至少明确了三点:一是处理新课程各模块的内容,一定要从“模块立意”出发,而不是机械地遵循“内容标准”的某个点;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三是讲好新课程,教师自己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课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屋建瓴:解读大跨度的政治史),一看题目就让人头痛,从汉至元1000多年,一节课要学完,这课怎么上?罗列地讲下去,不但讲不完,学生多烦啊。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怎么引导学生认识这套制度?赵利剑老师为这节课,读了很多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专著,在具体知识和史学观点上搞清楚了,然后再来设计这节课,就是“高屋建瓴”,重在理清脉络、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之积弊,行政手段之智慧”。
课例《雅典民主政治》(活泼的学习方式:学生用相声表现对历史的理解),这节课不难讲,关键是让学生理解雅典式的民主,以及是如何实行的。郭燕红老师事先给学生提供了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有个学生编成一段相声“多普罗斯的一天”,生动地表现了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让不让学生在历史课上说相声,在研讨时大家还有点拿不准。有的认为这种做法偶尔为之还行,但没有示范意义。有的说,在本班上课说说还行,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课,是不是太不严肃了。最后多数人还是觉得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乐意的方式学习历史或表现对历史的理解。就这个内容而言,课上学生听段相声。哈哈大笑也没有什么不严肃,难道学历史就一定要正襟危坐?事实证明,恰恰是这一段相声,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了民主的原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别具特色的一节课,后来被教材编者录为经典课例推向了全国。
课例《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从歌德、席勒、海涅谈起),讲德意志统一,重点是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内容比较枯燥。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并将学生带人那个特定的时代,左家燕老师精心设计导人环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大家歌德、席勒、海涅谈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的内容本来就很难,可是课标还规定“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这就难上加难,因为两者性质不同。左老师不是不明所以地“忠实执行”课标,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合理的变通,引导学生将《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同为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权利法案》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认识“尽管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实际上立宪是虚,君主是实,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这节课给大家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要上好课,可以取“他山之石”,关键是要动脑筋精心设计,平时也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二是“课标要求”也是可以变通的,《课程标准》现在还是实验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检验,提出调整意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史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所选的每节课例都有独到之处。我们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附有专家的评析。您如果认真读一读,相信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也希望您提出宝贵意见,与我们一同研究历史新课程。
编者按:北京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试验中同样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组案例。我们仔细阅读了两三个案例。感觉很有价值。一是不唯书、不唯上。有“课标意识”,但又不“忠实执行”课标。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设计的确存在违背历史学习规律、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大问题,既然是试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关键。等待决不是办法。二是在“用教科书”上下工夫。课程的“难、繁、新”,有课标的问题。也有教科书的问题。历史课程改革势必要更新课程内容。如果修订的课程标准比较理想,课程内容应该有更多的新知识。历史课程如果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内容模式,就不可能体现时代性,也不可能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经验。“新”必然伴随“难”。北京市的教师积极学习新内容。解决“难、繁”,处理教科书就有了自己的办法,教学走出了创新之路。三是发挥集体的智慧,为了一节课讨论、争论,实实在在的试验新课程。我们知道,有很多地方的教研活动往往集中于高考研究。不是说高考不能研究,但教学是“本”,是教师职业的重心。教师的智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挥;应试教学只能扼杀教师的教学兴趣。
北京的案例附有他们的专家点评,这很值得提倡。编辑部也会加上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专家、教师参加评论。本刊对不同意见始终采取宽容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