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大理市带绦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大理市带绦虫病流行现状和动态,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在大理市开展带绦虫病病史调查和粪检查病,对自愿接受驱绦治疗的部分感染者和自述有排节片史而粪检阴性居民进行驱虫治疗,后者驱出带绦虫完整虫体或节片者判为阳性,计入查病结果.结果 2016-2019年,带绦虫感染率依次为2.94%、2.26%、0.93%和0.33%,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感染率男性(2.13%)高于女性(1.18%);14~组(2.44%)高于3~组(0.47%)和60~组(1.18%);农民组(1.99%)高于在校学生组(0.64%);文盲或半文盲组(3.56%)高于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组(1.49%),也高于中学组(1.25%);所有感染者均为白族.教师、村干部及大学专科及以上居民4年均未查到阳性.结论 当前大理市带绦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市民喜食生肉、生猪肝等习惯依然存在,因此带绦虫病防治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应进行综合治理.
其他文献
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药物的溶解度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严重影响浓度依赖型药物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人们注意到CD对药物具有包合作用,能与药物形成药物-环糊精包合物,以此增加药物溶解性,解决难溶性药物制剂的一系列问题。但是,β-CD自身溶解性不好,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有较大的肾毒性和溶血作用等,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从对β-CD的修饰出发,合成了一类高水溶性β-C
3-氰基-2-氯-5-碘吡啶是合成5位取代的吡唑并[3,4-b]吡啶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但是目前对于3-氰基-2-氯-5-碘吡啶的合成鲜有文献报道,仅有一篇文献给出以3-氰基-2-氯吡啶为起
依赖于cAMP的信号转导途径广泛存在于真菌中,并在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等方面发挥着显着的作用。近年来有关cAMP信号转导途径在真菌的次生代谢方面的调控作用研究日渐深入。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