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像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在“辨骚”篇中指出楚地与楚辞的关系那样,文学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地域对象,而地域也会对作家作者的生活和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当代山东作家群的创作也是如此,莫言在创作中选择展现的是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人文风貌,张炜则着重描写山东半岛里胶东海岸上发生的故事。两人的创作共同之处在于整体上都受齐鲁文化影响,体现对人的关怀、对道德的承载、对土地的留恋。
关键词:莫言;张炜;齐鲁文化;乡土文学
一个地域是通过地域形成的文化来间接影响人和文学形式的,山东的地域文化便集中体现在“齐鲁文化”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齐鲁大地上的人们。齐鲁大地有山有水,农业发达,百姓众多,因此孔子的“重民”、“利民”思想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齐鲁文化平民思想的核心。同时,齐鲁大地上土地肥沃,还有儒家文化重土思想与重民思想相配合,在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尽管历史变迁,一方水土仍旧养一方人,从莫言和张炜这两位山东作家的创作中就能看到齐鲁大地的重土重民思想的影响。
一、重土思想隐象
纵观莫言的全部作品,如果要说出一个除了“魔幻现实主义”之外的特点,笔者认为那应该是“乡土情结”。在莫言的大多数小说中都出现了他对乡土的描写,如《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里对东北乡土地的描写;《透明的胡萝卜》中对故乡桥洞的描写;《球状闪电》中对东北乡芦苇地的描写等等,甚至在《丰乳肥臀》里还出现了莫言对高密东北乡土地百年变迁的高屋建瓴式描绘。这些重土思想的隐象和“魔幻现实主义”密切配合,使乡土民间故事和历史事实间发生有趣的化学反应,产生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高密东北乡”的世界。
而张炜是山东龙口人,出生地靠近海边,一个像极了桃花源的地方,于是在他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重土”。他特别重视自己熟稔的那一方胶东海岸的土地。因为胶东地区大部分属于古齐地,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张炜的作品大多重视表现齐地、齐文化,这是和同属于齐鲁大地上的莫言不同之处。张炜自己也曾说过:“儒学对我影响很大,但我是生在齐国的,东夷,就是胶东半岛上”[1]。也因此,他的长篇小说《古船》、《你在高原》、《九月寓言》等皆隐藏着胶东海岸清新自由的事物意象,如芦青河意象、海与浅滩的意象、山的意象、葡萄园意象等,让读者感受到带有潮湿泥土味创作与其中浓郁的胶东地域文化。
二、重民思想隐象
莫言不仅“重土”,他还“重民”。在“高密东北乡”世界里,莫言始终将笔端放在普通百姓的命运和生活上,用陌生化写苦难,用魔幻笔法写家乡境遇,体现出对人民、社会乃至历史的关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红高粱》和《丰乳肥臀》。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红高粱》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其摒弃了过往思想的框制,抹去了单纯乐观的红色文学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中,充满暴力血腥,主要描写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全的革命者,而是土匪、平民。这些东北乡人民虽平凡鄙陋,可行为却反映了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野性美,体现出普通百姓身上永恒的价值;《丰乳肥臀》则是描写了一个农民母亲抚养孩子的历史,看似普通的题材,莫言却把它写得天马行空、充满魔幻。一个母亲带着八个孩子,孩子们又有不同的父亲,可现实中父亲形象却是缺失的,因此母亲的苦难加倍:时代给她苦难、命运又给她苦难。可是她依旧坚持下来了,在苦难中体味苦难,而从未逃避。于是读者在其中又读出了普通女性、母亲身上的伟大与无私,读出了作者对于人的关怀。
同样地,张炜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有“优美的海滩,迷人的河滩,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实、宁静的村庄,原野上的富有灵性的小动物,初秋的灿烂阳光”,还有“善良诚实勤劳的人”活动其中,一起构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2]。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古船》,小说描写了四十年来芦青河边“洼狸镇”村民所走过的苦难历程,其中隋抱樸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张炜“对农民苦难的深沉体味、对故土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体察入微,以及渗透其中的深深眷恋”[3]。隋抱朴虽是一个农民,但也有知识分子典型的一面。他很“矛盾”,一边带有农民的朴素顽固心理,认为存有私心的人去接管厂子只能使镇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却什么都不去做;一边又有强烈的拯救家族和“洼狸镇”农民脱离苦海的意识,一直陷入内心的忧虑与反省。但张炜最后还是让隋抱朴站了出来,力挽狂澜,勇敢担负责任,体现了张炜内心想要表达的对人的关怀、对农民在追求发展中进行种种勇敢蜕变的赞扬、对“重民”思想的运用呈现。
经由上述对莫言、张炜作品中地域文化隐象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重要影响,也发现他们文学创作的特点,即坚持把自己的写作放置在故土文化的背景中,始终将文学和地域紧密结合,用文学表现山东地域里的精粹文化、风土人情。但同时他们的文学也给这片齐鲁大地产生重要反作用,经济、历史之类显而易见的影响不必谈,主要是在文化反作用方面。透过这种关怀人民、承载道德、留恋土地的文学表达,读者能看到齐鲁大地的内部和外在、历史和现实、传统价值取向与现代精神拯救的矛盾形成的张力,感到来自地域的纯粹感动。换一种说法,受地域文化影响产生的这些隐象,恰好从呈现的第一时间向文本之外的所有受众宣传着齐鲁大地之上的这重土重民的情怀,并赋予其新的现代内涵。这在城镇化、市场化下是十分难得的。中国人民大学的程光炜教授就曾经对这类文学是否还能产生如此积极的作用提出过担忧,不过就目前来看这种“反作用”势头仍是良好的。
小结:
通过论文分析,我们看到莫言、张炜创作里体现出的文学与地域的良性关系,在当今社会中这是应该提倡宣传的。不仅有利于帮助文化寻根,而且还能帮助当前文学继承地域文明精华并创新发展。
注释:
[1]张炜.在半岛上游走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01-01.81-82.
[2]陈秀珑.齐鲁文化映照下的张炜小说创作[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15.
[3]魏建.来自故土文化的得与失[J].理论学刊,2009(11):118-119.
参考文献
[1]殷宏霞.齐鲁文化与当代山东作家群[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6.
[2]张琳,王薇薇.论齐文化对以张炜、莫言为首的山东作家群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
[3]路翠江.张炜小说的故土情结及其文化意蕴[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简介:
翟传秀(1993-)女,汉,山东济宁人,河北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1)
关键词:莫言;张炜;齐鲁文化;乡土文学
一个地域是通过地域形成的文化来间接影响人和文学形式的,山东的地域文化便集中体现在“齐鲁文化”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齐鲁大地上的人们。齐鲁大地有山有水,农业发达,百姓众多,因此孔子的“重民”、“利民”思想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齐鲁文化平民思想的核心。同时,齐鲁大地上土地肥沃,还有儒家文化重土思想与重民思想相配合,在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尽管历史变迁,一方水土仍旧养一方人,从莫言和张炜这两位山东作家的创作中就能看到齐鲁大地的重土重民思想的影响。
一、重土思想隐象
纵观莫言的全部作品,如果要说出一个除了“魔幻现实主义”之外的特点,笔者认为那应该是“乡土情结”。在莫言的大多数小说中都出现了他对乡土的描写,如《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里对东北乡土地的描写;《透明的胡萝卜》中对故乡桥洞的描写;《球状闪电》中对东北乡芦苇地的描写等等,甚至在《丰乳肥臀》里还出现了莫言对高密东北乡土地百年变迁的高屋建瓴式描绘。这些重土思想的隐象和“魔幻现实主义”密切配合,使乡土民间故事和历史事实间发生有趣的化学反应,产生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高密东北乡”的世界。
而张炜是山东龙口人,出生地靠近海边,一个像极了桃花源的地方,于是在他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重土”。他特别重视自己熟稔的那一方胶东海岸的土地。因为胶东地区大部分属于古齐地,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张炜的作品大多重视表现齐地、齐文化,这是和同属于齐鲁大地上的莫言不同之处。张炜自己也曾说过:“儒学对我影响很大,但我是生在齐国的,东夷,就是胶东半岛上”[1]。也因此,他的长篇小说《古船》、《你在高原》、《九月寓言》等皆隐藏着胶东海岸清新自由的事物意象,如芦青河意象、海与浅滩的意象、山的意象、葡萄园意象等,让读者感受到带有潮湿泥土味创作与其中浓郁的胶东地域文化。
二、重民思想隐象
莫言不仅“重土”,他还“重民”。在“高密东北乡”世界里,莫言始终将笔端放在普通百姓的命运和生活上,用陌生化写苦难,用魔幻笔法写家乡境遇,体现出对人民、社会乃至历史的关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红高粱》和《丰乳肥臀》。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红高粱》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其摒弃了过往思想的框制,抹去了单纯乐观的红色文学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中,充满暴力血腥,主要描写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全的革命者,而是土匪、平民。这些东北乡人民虽平凡鄙陋,可行为却反映了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野性美,体现出普通百姓身上永恒的价值;《丰乳肥臀》则是描写了一个农民母亲抚养孩子的历史,看似普通的题材,莫言却把它写得天马行空、充满魔幻。一个母亲带着八个孩子,孩子们又有不同的父亲,可现实中父亲形象却是缺失的,因此母亲的苦难加倍:时代给她苦难、命运又给她苦难。可是她依旧坚持下来了,在苦难中体味苦难,而从未逃避。于是读者在其中又读出了普通女性、母亲身上的伟大与无私,读出了作者对于人的关怀。
同样地,张炜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有“优美的海滩,迷人的河滩,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实、宁静的村庄,原野上的富有灵性的小动物,初秋的灿烂阳光”,还有“善良诚实勤劳的人”活动其中,一起构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2]。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古船》,小说描写了四十年来芦青河边“洼狸镇”村民所走过的苦难历程,其中隋抱樸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张炜“对农民苦难的深沉体味、对故土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体察入微,以及渗透其中的深深眷恋”[3]。隋抱朴虽是一个农民,但也有知识分子典型的一面。他很“矛盾”,一边带有农民的朴素顽固心理,认为存有私心的人去接管厂子只能使镇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却什么都不去做;一边又有强烈的拯救家族和“洼狸镇”农民脱离苦海的意识,一直陷入内心的忧虑与反省。但张炜最后还是让隋抱朴站了出来,力挽狂澜,勇敢担负责任,体现了张炜内心想要表达的对人的关怀、对农民在追求发展中进行种种勇敢蜕变的赞扬、对“重民”思想的运用呈现。
经由上述对莫言、张炜作品中地域文化隐象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重要影响,也发现他们文学创作的特点,即坚持把自己的写作放置在故土文化的背景中,始终将文学和地域紧密结合,用文学表现山东地域里的精粹文化、风土人情。但同时他们的文学也给这片齐鲁大地产生重要反作用,经济、历史之类显而易见的影响不必谈,主要是在文化反作用方面。透过这种关怀人民、承载道德、留恋土地的文学表达,读者能看到齐鲁大地的内部和外在、历史和现实、传统价值取向与现代精神拯救的矛盾形成的张力,感到来自地域的纯粹感动。换一种说法,受地域文化影响产生的这些隐象,恰好从呈现的第一时间向文本之外的所有受众宣传着齐鲁大地之上的这重土重民的情怀,并赋予其新的现代内涵。这在城镇化、市场化下是十分难得的。中国人民大学的程光炜教授就曾经对这类文学是否还能产生如此积极的作用提出过担忧,不过就目前来看这种“反作用”势头仍是良好的。
小结:
通过论文分析,我们看到莫言、张炜创作里体现出的文学与地域的良性关系,在当今社会中这是应该提倡宣传的。不仅有利于帮助文化寻根,而且还能帮助当前文学继承地域文明精华并创新发展。
注释:
[1]张炜.在半岛上游走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01-01.81-82.
[2]陈秀珑.齐鲁文化映照下的张炜小说创作[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15.
[3]魏建.来自故土文化的得与失[J].理论学刊,2009(11):118-119.
参考文献
[1]殷宏霞.齐鲁文化与当代山东作家群[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6.
[2]张琳,王薇薇.论齐文化对以张炜、莫言为首的山东作家群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
[3]路翠江.张炜小说的故土情结及其文化意蕴[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简介:
翟传秀(1993-)女,汉,山东济宁人,河北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