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解决电缆化配电网高频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首先,分析了电缆化配电网高次谐波源与高频谐振的产生机理。其次,给出了电缆化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并比较不同无源阻抗重构后的频移及谐振峰抑制效果。然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系统函数绘出伯德图与根轨迹评价该方法对高频谐振治理效果以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基于电缆化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无源阻抗参数变化对配电网高频谐振的影响。
【机 构】
: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科技项目(090000KK521800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电缆化配电网高频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首先,分析了电缆化配电网高次谐波源与高频谐振的产生机理。其次,给出了电缆化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并比较不同无源阻抗重构后的频移及谐振峰抑制效果。然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系统函数绘出伯德图与根轨迹评价该方法对高频谐振治理效果以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基于电缆化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无源阻抗参数变化对配电网高频谐振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以某金矿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为研究背景,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料浆浓度和灰砂比对充填体性能和料浆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浆浓度和灰砂比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充填体强度;料浆浓度的提高以及灰砂比的降低,均能够提高料浆的流变参数(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使得料浆流动性降低。为提高计量精度和料浆搅拌效果,提出间歇制备连续充填工艺,并进行了料浆浓度为60%和64%的现场工业试验,为细粒级尾砂充填提供技术参考。
麻地岩体作为河北省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之一,具有很好的稀有金属矿找矿前景。初步总结了麻地岩体中锆石形态学、主微量元素、Th/U比值等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年代学意义,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认为燕山期中晚侏罗世是冀东马兰峪复式背斜一带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化的重要成矿期;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呈小岩株产出,具高分异和明显富集Th、U、Ta、Nb、Rb、Y等不相容元素的特征,岩体中锆石的Th、U元素含量高,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海鸥状,具明显的四分组效应时,其形成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的潜力较大。
针对某轮毂轴承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噪声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受螺栓夹紧力时靠近外圈凸缘的密封圈安装面及沟道产生变形,造成密封性能变差,异物进入轴承使沟道发生剥落。提出在外圈凸缘安装面进行凹度设计,并基于MSC.MARC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凹度下外圈密封圈安装面和沟道的变形,结果表明外圈凸缘安装面凹度有助于改善外圈安装变形,最佳凹度为30~50μm,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评价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部南缘,成矿条件优越,已发现多处大中型铜(钨)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型等,为探索努日大型钨铜矿床东部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远景,通过本次的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WO3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矿区测定了各类岩体、脉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分析成矿流体的特征,结合矿区各类地质特征,认为:1)主矿体IW在南西段与北东段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2)锆石U-Pb年龄表明努日东矿区的成岩成矿年龄早于冈底斯主带的中新世(12~18 Ma);这对捋顺冈底斯东
针对某铜板带加工企业热轧机组排放的废乳液水质特点,采用二级破乳、二级混凝反应、二级气浮、Fenton氧化、水解酸化及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处理效果良好。
考虑到凹陷露天矿边坡的实际情况,以及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存在着模糊性和随机性,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对边坡的安全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于凹陷露天矿边坡的开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矿边坡为例,根据采区露天边坡实际情况,以方位角为划分依据,将采区边坡划分为八个区域,建立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的15个指标的稳定性评级指标体系,基于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确定完成后,通过计算单指标联系度与综合联系度,确定北厂架崖山矿段边坡的安全等级。研究表明,区域Ⅵ、Ⅶ稳定性较差,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研究金属矿山深部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地压显现特点,在深部生产区域构建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巷道掘进过程围岩破裂产生的微震活动及其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巷道围岩不同位置破裂产生微震活动率的原因。结果表明:微震监测技术相比传统监测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发现了巷道掘进过程岩体破裂产生微震事件的震级范围主要集中在-4.37~-0.063,微震事件震级平均值为-2.08,微震事件的能量释放较低;岩体破裂产生微震的活动主要分为3个区域:受断层构造影响的区域、受已有巷道施工爆破影响的区域及距离掘进巷道相对较远的区域。通过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通电测磁的钢球表层微细裂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钢球表面微细裂纹所产生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数量级,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然后,选择高灵敏度隧道磁敏电阻传感器拾取磁场信号,并设计了弧形差分阵列探头实现全覆盖扫查;最后,分析通电电流频率和强度对不同深度和走向裂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影响,优化了交流激励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交流电频率的增大,漏磁场逐渐减小,扰动电流产生的扰动磁场逐渐增大;随电流增强,磁场呈增大趋势。另外,设计了一套钢球微细裂纹检测系统,采取沿钢球表面螺旋展开扫查,
为深入研究凹坑型织构对滚动轴承“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内圈”系统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81107-TN推力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轴圈滚道表面制备凹坑型织构,在MMW-1A型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揭示了不同凹坑直径(200,250,300μm)和深度(4,8,12μm)时轴承的干摩擦磨损行为,同时,结合试验前后滚道磨损表面的表征,探讨了凹坑型织构对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摩擦磨损性能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坑织构化试验过程中在滚道表面形成一层尼龙膜保护接触面,减少轴承磨损量;但织构轴承的摩擦因数与无
以某4#中介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有限元技术分析润滑油在轴承内部间隙的流动特性,输油孔直径对轴承总输油量的影响,当量输油量及引导间隙对保持架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输油孔数量可线性增加总输油量,并且可使轴承各零件的润滑更均匀;增加输油孔直径能够改善轴承内润滑油流场;引导间隙的大小对进入轴承内的润滑油流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引导间隙过大无法保证对保持架的润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