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年代,我国农村用电从大、中城市的近郊发展到县城、乡(镇);60年代,农村掀起了全民办电高潮,通电范围由点到片,使全国四分之三的村庄用上了电;70年代,为了适应农电发展的需要,每个通电的公社设置了管理农村用电的电管员,各通电大队、小队也设置了农村电工;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有的农电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用电事业的发展,农村成立了乡(镇)电管站。电管站作为乡(镇)一级的集体管电组织,行政上受当地政府领导,业务上受电力部门的行业管理,而农村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