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思维能力的定义以及培养思维能力的原因,说明语文课堂上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1
思维能力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它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能力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并且要制定目的明确的、成系统的教育计划。《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并且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那么,思维能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何培养呢?
一、什么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理解为思维的能力。所以,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思维?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我们可以从这个概念提取三个信息:思维要接收客观事物,概括进入大脑的客观事物,最后反映客观事物。也就是说,思维所进行的操作可以概括为输入、分析和输出。由此可见,思维能力也就是大脑输入、分析和输出的能力。具体来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所包含的具体操作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如理解力、分析力、比较力、抽象力、判断力等等。
二、为什么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作为一个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老师灌输的。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学生没有主动意识,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包括想象力、创造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首当其冲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独立而完整的思维能力才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小学生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老师不再是掌控一切的独裁者。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并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是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需要做的。
2、对学生学习生涯的影响
好的思维方式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如果从小学开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好,对于以后的学习将有不良的影响甚至于产生阻力。假设一个学生思维刻板,不懂得灵活运用,同一个词语换一种题型就不能操作,那么在其他课程中,特别是需要抽象、逻辑、综合、比较的科目上学起来就会很吃力。所以,语文课堂作为一门国语课,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可以说是其他科目的工具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的理解力、分析力、抽象力和判断力等是必要的。
3、学生建立自信的需要
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单纯地接收,不提问,也不反驳,甚至老师讲错了,学生也将错记错地听下去,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尽管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提出的问题也有限,但不能因此就一味地把学生当做被动的接收方,老师则高尚地不问对错的给予。
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深信不疑,把教师当做神一样看待,学生将毫无判断能力,并且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只听取老师的分析过程和总结的结果。这样的学生必定是没有主见的,就算提出一些自己认为对的问题,只要老师不赞成就没有继续追问的勇气。一再被老师否定,学生就会怀疑自己,没有自信。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也是必须的。
三、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要转化,教师不是给予的那一方,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接收方,而是一个主动寻找知识的探寻者。语文老师只需要掌握整个课堂的总体行进步骤和节奏,带着学生走入每一个环节,然后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学习,既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人语言表达流利时,他的思维也是清晰有逻辑的;如果其表达的内容混乱杂糅,那么,他的思维也是无逻辑不条理的。所以,老师要常常设置一些语言类的小专题,例如朗诵、辩论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使得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分析、能综合、有逻辑。
3、制造矛盾,创设疑难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故意制造一些矛盾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给一些简单的提示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得学生更有创造性,并且建立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信。
小学语文既是语文学习的开始,又是其他课程的一门有效的工具课,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乎学生学习生涯甚至其一生的长远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有所获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卓毅,林君芬.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2]刘宗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华中师范大学,2012,11.
[3]田常泰.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三题[J].黑龙江教育,1994,21.
[4]郭京龙,郭志族.中国思维科学报告[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1
思维能力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它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能力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并且要制定目的明确的、成系统的教育计划。《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并且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那么,思维能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何培养呢?
一、什么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理解为思维的能力。所以,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思维?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我们可以从这个概念提取三个信息:思维要接收客观事物,概括进入大脑的客观事物,最后反映客观事物。也就是说,思维所进行的操作可以概括为输入、分析和输出。由此可见,思维能力也就是大脑输入、分析和输出的能力。具体来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所包含的具体操作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如理解力、分析力、比较力、抽象力、判断力等等。
二、为什么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作为一个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老师灌输的。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学生没有主动意识,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包括想象力、创造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首当其冲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独立而完整的思维能力才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小学生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老师不再是掌控一切的独裁者。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并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是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需要做的。
2、对学生学习生涯的影响
好的思维方式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如果从小学开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好,对于以后的学习将有不良的影响甚至于产生阻力。假设一个学生思维刻板,不懂得灵活运用,同一个词语换一种题型就不能操作,那么在其他课程中,特别是需要抽象、逻辑、综合、比较的科目上学起来就会很吃力。所以,语文课堂作为一门国语课,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可以说是其他科目的工具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的理解力、分析力、抽象力和判断力等是必要的。
3、学生建立自信的需要
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单纯地接收,不提问,也不反驳,甚至老师讲错了,学生也将错记错地听下去,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尽管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提出的问题也有限,但不能因此就一味地把学生当做被动的接收方,老师则高尚地不问对错的给予。
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深信不疑,把教师当做神一样看待,学生将毫无判断能力,并且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只听取老师的分析过程和总结的结果。这样的学生必定是没有主见的,就算提出一些自己认为对的问题,只要老师不赞成就没有继续追问的勇气。一再被老师否定,学生就会怀疑自己,没有自信。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也是必须的。
三、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要转化,教师不是给予的那一方,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接收方,而是一个主动寻找知识的探寻者。语文老师只需要掌握整个课堂的总体行进步骤和节奏,带着学生走入每一个环节,然后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学习,既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人语言表达流利时,他的思维也是清晰有逻辑的;如果其表达的内容混乱杂糅,那么,他的思维也是无逻辑不条理的。所以,老师要常常设置一些语言类的小专题,例如朗诵、辩论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使得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分析、能综合、有逻辑。
3、制造矛盾,创设疑难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故意制造一些矛盾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给一些简单的提示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得学生更有创造性,并且建立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信。
小学语文既是语文学习的开始,又是其他课程的一门有效的工具课,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乎学生学习生涯甚至其一生的长远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有所获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卓毅,林君芬.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2]刘宗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华中师范大学,2012,11.
[3]田常泰.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三题[J].黑龙江教育,1994,21.
[4]郭京龙,郭志族.中国思维科学报告[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