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汽车底盘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以及制动系,底盘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以及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由此可见,汽车的底盘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汽车安全与否。但是,由于它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本文重点就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U472
传统的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式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使课堂气氛较差,而且阻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我国新课程改革强烈要求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体系,也就是“三以一化”。然而,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直是个难题。
1.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明显分离开来,而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们的教学目标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导致理论与实践彻底脱离
不少教师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上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且还没有针对性,仅仅依靠课本大纲而没有根据实践需求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有的理论知识可能在实践中根本就用不上,或者学生对在实践中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又理解得不够透彻。说白了就是在书本上学的理论知识不知道怎么用,而在实践操作中又不会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尽管有些教师能根据实践的要求讲解理论,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本就无法将理论知识彻底地掌握,最终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2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自豪感与成就感
对于技校生而言,实践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学习兴趣的职业倾向比较明显,如果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会感觉学的所有理论都没有什么用处,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都会消失,没有联系实践的理论教学是很枯燥的,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动力,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成就感都会荡然无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3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若没有理论做基础,实践是无法顺利进行的,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机器,同时还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学生不懂理论,学生也就根本不知道机器操作的原理,这样是无法促进生产工艺以及科技进步的,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融为一体,在讲授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移到实践中,实现讲与练的结合,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纸上谈兵”转变为实践的“率众杀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同时还学会了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往往存在着不少学生都在观看其他学生操作或者是协助其他学生操作,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比较自由的。但是每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在实践场地不守纪律,这时教师应该要加强管理,避免那些学生阻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个别学生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句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使实践操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肯定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好,这是不用怀疑的,理论一体化教学应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课以及具体的任务进行分组,消除传统的几十个人一个班的授课模式,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下面以一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某一技校有一班60个人,有两个教师通过一年的授课,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比例是50%,而另外有一七八人组成的培训班,同样两个教师,但是仅仅经过3个月的教学,最终学生任务完成的比例是90%,通过该实例可以看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科学、合理分组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合理地安排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师资力量、设备方面的限制,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
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不要忘了对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并对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探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把汽车底盘分为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以及制动系等四个部分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每个部分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往往对理论基础记忆不清或者会将相似的知识混淆,这样一来,就无法将理论真正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学了也是白学,汽车的维修肯定是要在具体的车子中操作的,所以,可以将底盘分为以下三种台架,即前桥、传动以及后桥,采取分模块教学与分部位教学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1采用分模块教学
汽车是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以及制动系等四个部分组成的,教师应该要对每个系统的结构以及主要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接着将每个系统又细分为几个小模块,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维修,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汽车底盘的整体框架,这样就不容易忘记。
以传动系为例,传动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离合器、万向节、驱动桥、传动轴、变速箱以及半轴、驱动轮等。对传统系统每个模块的结构、功能作用进行精讲,使学生对每个小模块的组成以及主要作用理解并熟练掌握,这样就不容易混淆。同时,对于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详细记录那些安装错误的地方,并对错误的原因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后面的学习。
3.2实行分部位教学
在汽车的底盘中,前桥包括了转向系统、行驶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而后桥包括了行驶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而这些系统是相互兼容的,以往的学生大多觉得面对实车的时候比较困难,因此,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可以對行驶系、制动系以及转向系分部位进行教学,先概括每个系统,并介绍其结构与功能,然后根据不同部位的组成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自己操作检测以及维修等工作,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点记忆深刻,不至于将各部件的功能混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教学时,应该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理论充分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瑞丰,李忠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谷定来.《汽车底盘》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U472
传统的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式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使课堂气氛较差,而且阻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我国新课程改革强烈要求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体系,也就是“三以一化”。然而,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直是个难题。
1.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明显分离开来,而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们的教学目标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导致理论与实践彻底脱离
不少教师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上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且还没有针对性,仅仅依靠课本大纲而没有根据实践需求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有的理论知识可能在实践中根本就用不上,或者学生对在实践中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又理解得不够透彻。说白了就是在书本上学的理论知识不知道怎么用,而在实践操作中又不会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尽管有些教师能根据实践的要求讲解理论,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本就无法将理论知识彻底地掌握,最终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2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自豪感与成就感
对于技校生而言,实践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学习兴趣的职业倾向比较明显,如果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会感觉学的所有理论都没有什么用处,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都会消失,没有联系实践的理论教学是很枯燥的,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动力,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成就感都会荡然无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3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若没有理论做基础,实践是无法顺利进行的,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机器,同时还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学生不懂理论,学生也就根本不知道机器操作的原理,这样是无法促进生产工艺以及科技进步的,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融为一体,在讲授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移到实践中,实现讲与练的结合,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纸上谈兵”转变为实践的“率众杀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同时还学会了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往往存在着不少学生都在观看其他学生操作或者是协助其他学生操作,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比较自由的。但是每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在实践场地不守纪律,这时教师应该要加强管理,避免那些学生阻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个别学生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句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使实践操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肯定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好,这是不用怀疑的,理论一体化教学应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课以及具体的任务进行分组,消除传统的几十个人一个班的授课模式,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下面以一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某一技校有一班60个人,有两个教师通过一年的授课,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比例是50%,而另外有一七八人组成的培训班,同样两个教师,但是仅仅经过3个月的教学,最终学生任务完成的比例是90%,通过该实例可以看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科学、合理分组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合理地安排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师资力量、设备方面的限制,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
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不要忘了对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并对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探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把汽车底盘分为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以及制动系等四个部分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每个部分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往往对理论基础记忆不清或者会将相似的知识混淆,这样一来,就无法将理论真正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学了也是白学,汽车的维修肯定是要在具体的车子中操作的,所以,可以将底盘分为以下三种台架,即前桥、传动以及后桥,采取分模块教学与分部位教学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1采用分模块教学
汽车是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以及制动系等四个部分组成的,教师应该要对每个系统的结构以及主要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接着将每个系统又细分为几个小模块,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维修,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汽车底盘的整体框架,这样就不容易忘记。
以传动系为例,传动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离合器、万向节、驱动桥、传动轴、变速箱以及半轴、驱动轮等。对传统系统每个模块的结构、功能作用进行精讲,使学生对每个小模块的组成以及主要作用理解并熟练掌握,这样就不容易混淆。同时,对于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详细记录那些安装错误的地方,并对错误的原因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后面的学习。
3.2实行分部位教学
在汽车的底盘中,前桥包括了转向系统、行驶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而后桥包括了行驶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而这些系统是相互兼容的,以往的学生大多觉得面对实车的时候比较困难,因此,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可以對行驶系、制动系以及转向系分部位进行教学,先概括每个系统,并介绍其结构与功能,然后根据不同部位的组成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自己操作检测以及维修等工作,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点记忆深刻,不至于将各部件的功能混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教学时,应该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理论充分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瑞丰,李忠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谷定来.《汽车底盘》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