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美术创作,而是要在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角度展开,让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新鲜感,这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充满创造力,注重审美教学能够实现教学个性化,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对校本课程积极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本位,在对美术课程加以确定的过程中,还要开发特色课程,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文章着重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一、 引言
学龄阶段的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的品质能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核心素养是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都需要得到培养,这是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科教育与素质培育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全面人才。美术教师在进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研究美术课程的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系统化开发课程的一种模式,学校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自主决定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可以与专家合作,严格按照实践—评估—开发的模式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分析情景,对学生的知识需要进行评估,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将课程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确定下来。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单个的教师,而是一个教师团队。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时,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小学美术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绘画步骤、为学生创造美术创作情境,还要发挥美术审美指导作用,使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不仅具有稳定性,还具有开放性,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教学的展开是以教材内容为主,为了将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教师需要开展灵活多樣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是非常有趣的,并能够投入其中,这样,学生不仅学习质量有所提高,而且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有了更多新的要求,特别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然而从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依然局限于传统,更为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方法,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必要。
三、 美术核心素养概述
小学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注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美术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当遇到实践问题的时候,可以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解决,使美术知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只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学生进入到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思维方式形成的阶段,教师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要考虑到美术学科所具备的特点,还要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起来,基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制定培养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
美术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与实际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美术知识可以让生活实践充满艺术魅力。事实上,各个行业都离不开美术,现在的人们审美层次提高,对任何事物都有美的要求,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是必要的。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利。教师采用引导教学模式,将生活实践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扩展,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知识非常有帮助,而且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四、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方法
(一)让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发现美
实施美术校本课程,就是通过对小学生开展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所提高,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小学生对艺术充满热情。
绘画创作需要静心,任何一个细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个作品的美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注重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欣赏美、创造美。很多小学生缺乏耐心,在绘画的时候心急,结果“欲速则不达”,绘画的作品缺少内涵。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步骤绘画,这不是循规蹈矩,而是透过每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深入理解其内在含义,逐渐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动画人物创作,让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多数学生画的人物充满灵气,并且整个画面完美展示。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绘画的体会,从中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人物的审美。此时,教师对学生稍加指导,不仅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而且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采用塑造情境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将其艺术灵性激发出来,学校可从自身的优势出发,经美术课程开发小组讨论,将“美术教育让学生学有所长”作为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培养小学生一技之长,使他们将来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健全完美的人格,使小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学生而言,绘画场景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想法,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让现场的情境更加生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多媒体视频,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景色,产生心旷神怡之感。此时,教师让小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色画出来,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观,选择自认为最美的景色进行创作。基于真实的主题绘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其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比如,教师将一个绘画主题设置出来之后,播放相关的风景画,让学生比较研究,然后进行创作。一些学生善于临摹,创作能力薄弱,遇到这样的题目一筹莫展。很多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缺乏,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捕捉自然环境要素,录制下来作为微视频,结合背景音乐,使学生体验自然景色之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认为最美的自然环境画出来。如此,学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充满灵动,美在绘画作品中得到升华,学生的审美意识从中体现。
(三)合理应用微课模式指导小学生美术创作
微课模式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美术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元素和审美元素,做到高效、快捷的演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知识,从中发现美,认识到美的价值,吸引学生注意力。
美术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小学生喜欢用画笔展示自己的世界,也是将自己意识里的美呈现,但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将意识中的美落到笔端。教师应用微视频展示美术理论,还要结合美术作品,让学生透过作品之美对美术知识深入理解。此时,教师就要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精挑细选,重在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幫助学生拓展绘画视野,以提高学生审美。
比如,在讲《生活和艺术中的花》的时候,由于小学生不能亲身体验,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微视频,将各国的国花呈现出来,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花形态各异,让小学生目不暇接。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各国文化,做到美术与文化相结合,让小学生认识到美是一种文化,从而对于美的界定也会从文化层面展开,由此使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基于实践工作将实施计划制订出来,制订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教师要根据方案制订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且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学目标要明确。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其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能够对未知的世界保持探索的欲望。美术实验活动所发挥的作用是对美的寻求和开发,从中可以明确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教师要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小学生通过参与美术活动不断创新思维,对各种艺术现象有新的认识,而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索知识,激发主动学习意识。随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就能够对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合理运用。
比如,通过美术课程设计促进小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对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在《青铜器》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展开。青铜器的纹饰非常精美,但是其象征意义也是非常深刻的,其中蕴含着商代的宗教观念以及当时的礼法制度,青铜器上会有一些动物纹,可以判断为当时人们的图腾崇拜。教师重视对青铜饰品知识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型青铜礼器,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商周时期,动物面部纹样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纹样,与古人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祭祀用的青铜礼器上,有很多动物的图案,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图案的代表意义,看看哪些学生能说对。然后明确这些图案本身带有一种精神力量,当时的人们感觉用这种方式可以与神灵沟通,并祈求庇护。学生对青铜饰品有所了解之后,就会更深层次地感受美,学生美术思维逐渐形成,对美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力。
五、 结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小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正确把握美术教学方向,还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予以调整,并将有关的实践内容充实其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提高。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注重其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美术发展,也关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使个人能够对社会发展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学生会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不断自我成长。所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扩展学生美术视野,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翟继波.核心素养视角的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89-90.
[2]张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探讨[J].鸭绿江,2019(20):84-85.
[3]林锦春.核心素养视域下主题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以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6):20-22.
[4]谭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以F小学校本课程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9.
[5]吴青燕.小学美术贝壳创意校本课程开发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20(1):106-107.
[6]储晓晴.核心素养背景下乡镇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长街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贝趣”为例[J].年轻人,2019(16):67-68.
[7]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纸条手工艺术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4):77-78,74.
[8]万梅.核心素养本位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超轻黏土”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87(5):193-194.
[9]叶思思.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段特色教学探究——陶板篆刻文字艺术课堂开展策略[J].神州(上旬刊),2020(9):103-104.
[10]张华华.基于农耕文化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初探——以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栖小学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20(8):56-57.
[11]姜鑫尧,李民.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设计——以济南汇文中学风景布贴画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6):84-85,89.
作者简介:
赖江华,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金峰小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一、 引言
学龄阶段的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的品质能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核心素养是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都需要得到培养,这是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科教育与素质培育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全面人才。美术教师在进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研究美术课程的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系统化开发课程的一种模式,学校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自主决定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可以与专家合作,严格按照实践—评估—开发的模式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分析情景,对学生的知识需要进行评估,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将课程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确定下来。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单个的教师,而是一个教师团队。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时,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小学美术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绘画步骤、为学生创造美术创作情境,还要发挥美术审美指导作用,使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不仅具有稳定性,还具有开放性,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教学的展开是以教材内容为主,为了将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教师需要开展灵活多樣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是非常有趣的,并能够投入其中,这样,学生不仅学习质量有所提高,而且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有了更多新的要求,特别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然而从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依然局限于传统,更为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方法,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必要。
三、 美术核心素养概述
小学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注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美术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当遇到实践问题的时候,可以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解决,使美术知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只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学生进入到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思维方式形成的阶段,教师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要考虑到美术学科所具备的特点,还要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起来,基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制定培养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
美术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与实际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美术知识可以让生活实践充满艺术魅力。事实上,各个行业都离不开美术,现在的人们审美层次提高,对任何事物都有美的要求,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是必要的。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利。教师采用引导教学模式,将生活实践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扩展,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知识非常有帮助,而且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四、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方法
(一)让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发现美
实施美术校本课程,就是通过对小学生开展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所提高,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小学生对艺术充满热情。
绘画创作需要静心,任何一个细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个作品的美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注重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欣赏美、创造美。很多小学生缺乏耐心,在绘画的时候心急,结果“欲速则不达”,绘画的作品缺少内涵。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步骤绘画,这不是循规蹈矩,而是透过每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深入理解其内在含义,逐渐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动画人物创作,让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多数学生画的人物充满灵气,并且整个画面完美展示。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绘画的体会,从中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人物的审美。此时,教师对学生稍加指导,不仅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而且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采用塑造情境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将其艺术灵性激发出来,学校可从自身的优势出发,经美术课程开发小组讨论,将“美术教育让学生学有所长”作为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培养小学生一技之长,使他们将来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健全完美的人格,使小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学生而言,绘画场景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想法,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让现场的情境更加生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多媒体视频,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景色,产生心旷神怡之感。此时,教师让小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色画出来,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观,选择自认为最美的景色进行创作。基于真实的主题绘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其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比如,教师将一个绘画主题设置出来之后,播放相关的风景画,让学生比较研究,然后进行创作。一些学生善于临摹,创作能力薄弱,遇到这样的题目一筹莫展。很多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缺乏,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捕捉自然环境要素,录制下来作为微视频,结合背景音乐,使学生体验自然景色之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认为最美的自然环境画出来。如此,学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充满灵动,美在绘画作品中得到升华,学生的审美意识从中体现。
(三)合理应用微课模式指导小学生美术创作
微课模式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美术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元素和审美元素,做到高效、快捷的演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知识,从中发现美,认识到美的价值,吸引学生注意力。
美术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小学生喜欢用画笔展示自己的世界,也是将自己意识里的美呈现,但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将意识中的美落到笔端。教师应用微视频展示美术理论,还要结合美术作品,让学生透过作品之美对美术知识深入理解。此时,教师就要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精挑细选,重在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幫助学生拓展绘画视野,以提高学生审美。
比如,在讲《生活和艺术中的花》的时候,由于小学生不能亲身体验,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微视频,将各国的国花呈现出来,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花形态各异,让小学生目不暇接。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各国文化,做到美术与文化相结合,让小学生认识到美是一种文化,从而对于美的界定也会从文化层面展开,由此使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基于实践工作将实施计划制订出来,制订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教师要根据方案制订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且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学目标要明确。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其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能够对未知的世界保持探索的欲望。美术实验活动所发挥的作用是对美的寻求和开发,从中可以明确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教师要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小学生通过参与美术活动不断创新思维,对各种艺术现象有新的认识,而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索知识,激发主动学习意识。随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就能够对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合理运用。
比如,通过美术课程设计促进小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对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在《青铜器》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展开。青铜器的纹饰非常精美,但是其象征意义也是非常深刻的,其中蕴含着商代的宗教观念以及当时的礼法制度,青铜器上会有一些动物纹,可以判断为当时人们的图腾崇拜。教师重视对青铜饰品知识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型青铜礼器,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商周时期,动物面部纹样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纹样,与古人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祭祀用的青铜礼器上,有很多动物的图案,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图案的代表意义,看看哪些学生能说对。然后明确这些图案本身带有一种精神力量,当时的人们感觉用这种方式可以与神灵沟通,并祈求庇护。学生对青铜饰品有所了解之后,就会更深层次地感受美,学生美术思维逐渐形成,对美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力。
五、 结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小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正确把握美术教学方向,还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予以调整,并将有关的实践内容充实其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提高。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注重其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美术发展,也关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使个人能够对社会发展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学生会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不断自我成长。所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扩展学生美术视野,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翟继波.核心素养视角的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89-90.
[2]张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探讨[J].鸭绿江,2019(20):84-85.
[3]林锦春.核心素养视域下主题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以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6):20-22.
[4]谭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以F小学校本课程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9.
[5]吴青燕.小学美术贝壳创意校本课程开发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20(1):106-107.
[6]储晓晴.核心素养背景下乡镇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长街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贝趣”为例[J].年轻人,2019(16):67-68.
[7]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纸条手工艺术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4):77-78,74.
[8]万梅.核心素养本位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超轻黏土”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87(5):193-194.
[9]叶思思.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段特色教学探究——陶板篆刻文字艺术课堂开展策略[J].神州(上旬刊),2020(9):103-104.
[10]张华华.基于农耕文化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初探——以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栖小学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20(8):56-57.
[11]姜鑫尧,李民.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设计——以济南汇文中学风景布贴画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6):84-85,89.
作者简介:
赖江华,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金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