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客信息交流是一種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具有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博客信息交流过程主要通过评论、引用通告和社会网络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流程简化,信息流量加大,“把关人”地位弱化,信息机构也是虚拟的存在形态。与传统正式交流、传统非正式交流和普通网络社区交流相比,博客信息交流更注重用户参与创造内容,注重内容生产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博客数据采用XML格式进行标准化存储,在技术、传播和综合组织方面具有优势。
关键词:博客 信息交流 比较 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16-02
人类情报交流早期,人际交流是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这种非正式交流满足了早期人类的知识传播与共享。在文献产生以后,非正式交流也仍然发挥着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博客信息交流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比正式交流更准确及时,而且有效信息量也比出版物大一些。
1 博客信息交流的特点
博客信息交流过程主要通过评论、引用通告和社会网络来实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流程的浓缩和简化。传统的信息交流基于纸质载体,从信息的生产开始,到出版业的出版,最后到达信息使用者。而在博客中这些步骤是同一完成的,信息发布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2)信息流速加快,流量加大。随着科学成果的数量年年递增,通过图书和期刊的途径出版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许多的成果难以及时发表。但博客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发布,不存在篇幅长短的限制。
(3)信息机构虚拟化。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任何人要获得信息就必须获得信息载体的实体。博客作为虚拟的存在形态,使得信息机构朝着虚拟化存储发展。
(4)“把关人”地位的弱化。“把关人”的存在对于发现优秀科研成果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又可能由于个人原因导致重大创新成果没有能够及时发表。博客信息的发布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可言,有利于创新性观点的提出。
2 博客信息交流与传统信息交流比较
2.1 博客信息交流与传统正式交流的差异
(1)传统正式交流的信息经过期刊编辑部层层审稿和同行评议,一般内容方面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都比较高。博客交流的信息一般只要求不违反相关法律,内容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2)传统正式交流中信息传播过程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信息的新颖性不足,信息的传播效率比较低;博客属于即时出版,不存在延迟。
(3)传统正式交流的载体远赶不上论文、图书等作品数量的增长幅度,许多被删减篇幅,延期发表甚至被拒绝出版。而博客中并不存在此类限制。
(4)在传统正式交流下,用户在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后,遇到问题无法与作者及时沟通。而在阅读博客内容时,产生任何疑惑、问题都可以立即以评论的方式留言。
2.2 博客信息交流与传统非正式交流的差异
博客交流属于非正式交流,然而它又不同于传统的非正式交流方式[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认证标准不同。一般而言,传统非正式交流发生在有着共同研究领域或爱好的学者之间,而且这些学者大都已经相对熟识。而在博客世界中,无论是知名学者还是普通学生,甚至不需注册就可以自由的参与。
(2)两者在信息反馈上不同。传统的非正式交流主要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开展,如果在讨论之后对讨论结果有所修正,难以向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及时发布。而博客用户,只需要在博客里提出问题,就会立即收到来自许多博客用户的反馈信息,参与讨论的人都可以及时获知。
(3)核心作者的界定方式不同。通常在传统的非正式交流中,一般以少数知名学者为核心,这些核心的学术学者大都是既定的。而在博客网络中,没有事先定好的核心学者,所有核心作者都是在后期的不断交流中,随着其博客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形成的。
2.3 博客与普通网络社区交流的差异
在Web1.0时期,信息交流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是树型结构。比如在论坛中,最先发布的帖子就是信息交流的根节点,之后才通过其他跟贴的交流形成枝叶,但不管枝叶如何繁茂,根节点始终是信息增长的最初动因。而在博客里,信息增长的动力源自众多人员的观点交汇,根叶节点的混杂是博客的特点。博客是Web2.0技术的典型应用。Web2.0是相对依靠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Web1.0而言的,是新型互联网应用方式的统称。但Web2.0与Web1.0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实际上在2.0的概念提出之前,一些1.0的站点已经具有了2.0的某些特征。Web2.0注重用户参与创造内容,注重内容生产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而且内容生产者与阅读者的身份可以随时转换,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参与机会。普通网络社区的内容总的来说比较繁杂,不如博客相对专业,而且博客的作者大多很关注自己博客上的评论,对于无用的内容可以删除,留下的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博客是大众传播方式的变革,广大用户从被动的阅读模式中解脱出来,开始参与互联网的知识内容的写入,参与网络的共同建设[2]。
3 博客信息交流的优势
3.1 技术优势
Blog的数据采用XML格式进行标准化存储及显示,使用先进的RSS技术进行个性化传播,这为Blog在阿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客作者在发布日志时,可以给自己的文章添加一个或几个Tag,通过这些Tag提示文章的主题和类别,既方便作者自己的管理,同时也方便阅读者进行选择性阅读。当博文被他人引用时,Blog可以通过引用通告(TrackBack)主动通知被引用的网站,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果博文有改动,同样也会主动通知引用的站点。这种相互主动通知的做法使得许多博客很容易成为关系密切的群体。这种密切的关系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属性,并且具有可信赖性[3]。 3.2 传播优势
博客作者将日志发布出来,阅读者通过阅读和留言与之进行交流,即可以是“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交流。但博客中的“一对多”与传统概念并不一致,这里的“一”不再是控制传播内容的组织,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个人;“多”也不再是被动的“多数人”,而是拥有对等权利的许多不同的个体。单个的博客也許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传播者,但汇集了众多博客的博客网站显然是大众传播媒体。博客大众传播有时被称为“大集市模式”[4]。更重要的是,博客能够依据个人的专业和兴趣等特征把人们分别联系起来,实现从简单的通讯到社会圈的形成与构建。
3.3 组织优势
论坛帖子的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大都按时间逆序排列,同一主题的有关帖子,常常分散在论坛的各个位置。这种分散现象使得针对特定主题的讨论难以有效整合,同时一些网友为了保证某个帖子能够长期排在显眼的位置上,把许多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跟在贴子后面,导致主题很容易发生衰变,难以形成深入广泛地探讨。而博客文章的内容结构相对复杂一些[5],大多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把依据自己的观点写成的若干原创文章,或者从网上筛选的一系列相关信息,简单整理后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中,分享给其他有共同兴趣的网友。博客文章有的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与评论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能够有效避免灌水。
4 结语
博客作为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打破了信息交流者之间的时空限制,能够依据个人的专业和兴趣等特征把人们分别联系起来,信息发布和交流更加及时有效,讨论也更加广泛而深入,往往在交流争辩中就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俞传正.基于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2] 岳小娟.博客—一个新的主题空间[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09.
[3] 杨瑞仙.Web2.0环境下的链接关系研究——以博客和百度百科为例[J].情报杂志,2013,32(9):199-203.
[4] 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3):68-73.
[5] 方兴东.“博客”信息时代的麦哲伦[J].计算机与网络,2002(17):1.
关键词:博客 信息交流 比较 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16-02
人类情报交流早期,人际交流是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这种非正式交流满足了早期人类的知识传播与共享。在文献产生以后,非正式交流也仍然发挥着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博客信息交流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比正式交流更准确及时,而且有效信息量也比出版物大一些。
1 博客信息交流的特点
博客信息交流过程主要通过评论、引用通告和社会网络来实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流程的浓缩和简化。传统的信息交流基于纸质载体,从信息的生产开始,到出版业的出版,最后到达信息使用者。而在博客中这些步骤是同一完成的,信息发布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2)信息流速加快,流量加大。随着科学成果的数量年年递增,通过图书和期刊的途径出版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许多的成果难以及时发表。但博客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发布,不存在篇幅长短的限制。
(3)信息机构虚拟化。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任何人要获得信息就必须获得信息载体的实体。博客作为虚拟的存在形态,使得信息机构朝着虚拟化存储发展。
(4)“把关人”地位的弱化。“把关人”的存在对于发现优秀科研成果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又可能由于个人原因导致重大创新成果没有能够及时发表。博客信息的发布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可言,有利于创新性观点的提出。
2 博客信息交流与传统信息交流比较
2.1 博客信息交流与传统正式交流的差异
(1)传统正式交流的信息经过期刊编辑部层层审稿和同行评议,一般内容方面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都比较高。博客交流的信息一般只要求不违反相关法律,内容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2)传统正式交流中信息传播过程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信息的新颖性不足,信息的传播效率比较低;博客属于即时出版,不存在延迟。
(3)传统正式交流的载体远赶不上论文、图书等作品数量的增长幅度,许多被删减篇幅,延期发表甚至被拒绝出版。而博客中并不存在此类限制。
(4)在传统正式交流下,用户在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后,遇到问题无法与作者及时沟通。而在阅读博客内容时,产生任何疑惑、问题都可以立即以评论的方式留言。
2.2 博客信息交流与传统非正式交流的差异
博客交流属于非正式交流,然而它又不同于传统的非正式交流方式[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认证标准不同。一般而言,传统非正式交流发生在有着共同研究领域或爱好的学者之间,而且这些学者大都已经相对熟识。而在博客世界中,无论是知名学者还是普通学生,甚至不需注册就可以自由的参与。
(2)两者在信息反馈上不同。传统的非正式交流主要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开展,如果在讨论之后对讨论结果有所修正,难以向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及时发布。而博客用户,只需要在博客里提出问题,就会立即收到来自许多博客用户的反馈信息,参与讨论的人都可以及时获知。
(3)核心作者的界定方式不同。通常在传统的非正式交流中,一般以少数知名学者为核心,这些核心的学术学者大都是既定的。而在博客网络中,没有事先定好的核心学者,所有核心作者都是在后期的不断交流中,随着其博客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形成的。
2.3 博客与普通网络社区交流的差异
在Web1.0时期,信息交流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是树型结构。比如在论坛中,最先发布的帖子就是信息交流的根节点,之后才通过其他跟贴的交流形成枝叶,但不管枝叶如何繁茂,根节点始终是信息增长的最初动因。而在博客里,信息增长的动力源自众多人员的观点交汇,根叶节点的混杂是博客的特点。博客是Web2.0技术的典型应用。Web2.0是相对依靠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Web1.0而言的,是新型互联网应用方式的统称。但Web2.0与Web1.0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实际上在2.0的概念提出之前,一些1.0的站点已经具有了2.0的某些特征。Web2.0注重用户参与创造内容,注重内容生产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而且内容生产者与阅读者的身份可以随时转换,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参与机会。普通网络社区的内容总的来说比较繁杂,不如博客相对专业,而且博客的作者大多很关注自己博客上的评论,对于无用的内容可以删除,留下的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博客是大众传播方式的变革,广大用户从被动的阅读模式中解脱出来,开始参与互联网的知识内容的写入,参与网络的共同建设[2]。
3 博客信息交流的优势
3.1 技术优势
Blog的数据采用XML格式进行标准化存储及显示,使用先进的RSS技术进行个性化传播,这为Blog在阿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客作者在发布日志时,可以给自己的文章添加一个或几个Tag,通过这些Tag提示文章的主题和类别,既方便作者自己的管理,同时也方便阅读者进行选择性阅读。当博文被他人引用时,Blog可以通过引用通告(TrackBack)主动通知被引用的网站,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果博文有改动,同样也会主动通知引用的站点。这种相互主动通知的做法使得许多博客很容易成为关系密切的群体。这种密切的关系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属性,并且具有可信赖性[3]。 3.2 传播优势
博客作者将日志发布出来,阅读者通过阅读和留言与之进行交流,即可以是“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交流。但博客中的“一对多”与传统概念并不一致,这里的“一”不再是控制传播内容的组织,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个人;“多”也不再是被动的“多数人”,而是拥有对等权利的许多不同的个体。单个的博客也許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传播者,但汇集了众多博客的博客网站显然是大众传播媒体。博客大众传播有时被称为“大集市模式”[4]。更重要的是,博客能够依据个人的专业和兴趣等特征把人们分别联系起来,实现从简单的通讯到社会圈的形成与构建。
3.3 组织优势
论坛帖子的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大都按时间逆序排列,同一主题的有关帖子,常常分散在论坛的各个位置。这种分散现象使得针对特定主题的讨论难以有效整合,同时一些网友为了保证某个帖子能够长期排在显眼的位置上,把许多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跟在贴子后面,导致主题很容易发生衰变,难以形成深入广泛地探讨。而博客文章的内容结构相对复杂一些[5],大多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把依据自己的观点写成的若干原创文章,或者从网上筛选的一系列相关信息,简单整理后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中,分享给其他有共同兴趣的网友。博客文章有的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与评论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能够有效避免灌水。
4 结语
博客作为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打破了信息交流者之间的时空限制,能够依据个人的专业和兴趣等特征把人们分别联系起来,信息发布和交流更加及时有效,讨论也更加广泛而深入,往往在交流争辩中就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俞传正.基于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2] 岳小娟.博客—一个新的主题空间[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09.
[3] 杨瑞仙.Web2.0环境下的链接关系研究——以博客和百度百科为例[J].情报杂志,2013,32(9):199-203.
[4] 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3):68-73.
[5] 方兴东.“博客”信息时代的麦哲伦[J].计算机与网络,20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