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提诺与老子美学思想浅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罗提诺的美,是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是在现实世界之外的独立存在,是独立于现象界之外的。而在老子的观念里,“道”和“美”与现实世界从来也未分开过,在宇宙万有里,每一种东西都表示了道,蕴藏了道,每一种东西里都体现了美,蕴含了美。
  关键词:普罗提诺 老子 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从3世纪开始,新柏拉图主义一直是希腊—罗马世界的主导哲学,直到公元6世纪,当时的罗马皇帝查士丁一世(Justinian)关闭异教的学园为止。但即使在此后,它仍然不绝如缕,直到642年伊斯兰教入侵亚历山大里亚,普罗提诺在罗马开课授徒。他建立了一整套自己的哲学体系,而且在他的著作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美学思想。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后来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遍及整个罗马帝国,东部尤盛。其主要活动中心,一度在罗马、叙利亚、帕加马,并在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有长期持续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作为基督教初兴的几个世纪里流行的异教哲学,它最初与基督教的思想和神学对立,但不久却深深地影响了后者。通过基督教神学家们的宣传,普罗提诺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并对长期内欧洲的宗教艺术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支配作用。因此,他在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就取决于此。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传说是老子骑青牛出关时,被关令尹喜所阻,被迫留下五千言以过关。这本短短五千言的著作,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行,蕴涵着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而其中所涵括的美学思想,对我国两千余年的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一 “太一”与“道”
  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相对立的思想,在普罗提诺哲学中,是以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普罗提诺的出发点,仍然是肯定理想世界的存在。然而他们的理想世界本身,又分三个等级。最高的是“太一”,它是一切存在的始源,但它又是超越一切存在的。“太一”不仅高于我们这个世界,而且高于“相”或本真存在。“太一”无可名状,不能为思想所把握。因为思想必定是思与所思的合成,所以任何关于“太一”思想的解释,都是不完全的,片面的,不能反映它的真实本性。
  老子的“道”在概念指定上,与普罗提诺的“太一”极其相似。老子认为“道”是指形而上的道,《老子》一书开头第一句话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老子在对宇宙万有,生命本源的定义上,有和普罗提诺一样的态度——不可言说。老子所说的“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恰恰相反,它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是超越了物质与精神的一种状态。在老子看来,“道”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万物是从“道”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因此老子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由此看来,关于普罗提诺的“太一”与老子“道”的思想,虽然各自产生的时代、文化背境不同,但他们之间的确有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化育万物的本源,都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宇宙万有(包括美与文艺)是“太一”或“道”的外在表现,是形式,“太一”和“道”则是本体,是“质”。
  在老子的认识里,并没有把“道”和宇宙万有(物质世界)相对立起来。在《老子》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那就是说,老子虽然认为道是不可见的,但是它的作用却蕴含在万物之间,永远也不会衰竭。它是万物的根本,然而却一点也不露锋芒,但又与万物同在,蕴藏在万物之中,看不到它,但它又确实存在。
  那么,在新柏拉图主义来说,理想世界和感性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呢?普罗提诺认为,这是一个“流溢”的过程。原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从“太一”中派生出来,“太一”是完满的,又是充溢的。从太一漫溢出的第二层本体是“神圣理智”,由神圣理智再漫溢向下,产生了第三层本体——“宇宙灵魂”,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导原则。至于具体个人的灵魂和具体万事万物,又是本体进一步漫溢的结果。心智、灵魂和感性世界,就是依次从“太一”中流出的东西,在流溢过程中最晚出现的东西,离开“太一”就最远,也就最低级。“太一”就像是一个发光的太阳,离它愈远,光线愈弱,那“至上的光”在照耀心智和灵魂后,就渐渐暗淡,终于在物质中熄灭。
  虽然老子和普罗提诺在宇宙生命本源的认识上这么接近,但他们在本体和本体的起用上,即体和用关系的认识上,却有着质的区别。
  二 美是什么(真实和无)
  美本身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古今中外多少先哲们都想弄清楚的事情。在他们的研究中,也都各自提出了他们自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同样,普罗提诺在《论美》中,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美是什么?
  美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普罗提诺认为,美主要适应于视觉,但也有一种美为听觉而存在,而且除了感性领域内的美以外,还有理智精神领域中的美。因此,他诘问道:有形事物和无形事物是否各有特殊的美,抑或一切事物的美都源自同一个原则?换句话说,也就是美究竟从何而来?
  那么美的来源是什么呢?普罗提诺这样回答说,美完全来自理想世界。他认为尘世间的美和神圣世界的美,确有相似之处,(注意,这里所说的“世界”即是“理念”nous。)但人间事物之所以美,并不是由于它们自身是美的,而是由于它们分有了理念。只有当理念进入事物的时候,它才使原来一团混乱的东西,结合成和谐的整体。因为理念本身是整一的,所以由它所形成的东西也是整一的。于是美就降临到这样形成的统一体上,使它作为一个整体和它的各个部分都得到美。归根结底,在普罗提诺看来,“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它分有了来自神的理性”。
  同样,老子既把“道”作为世界的本源,那么,他把美的最高理想,归于他的中心范畴——“道”,即把道作为美的本体。
  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是万物存在的条件和根源。因为万物直接由道所生,所以宇宙万有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在这点上,老子和普罗提诺是完全不同的。普罗提诺是“分有说”,如果物体分有了“理性”或“太一”,那么它就是美的,如果没有分有,则是不美的,但普罗提诺并没有说明现实世界的物体是如何分有“理性”的,分有理性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没有分有“理性”,那么没有分有的理由是什么?这些在普罗提诺那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在老子那里呢,《老子》第三十四章中说:“大道道兮,其可左右。”也即是说,道如同水一样,四处漫流而无所不至。因此,道与宇宙万有是直接统一而密不可分的。中间并没有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普罗提诺看来,感性事物的美,始终是低级的美,它本身只是理想世界的美的不完全的反映。一个建筑家,当他看到一座建筑物符合于他内心关于建筑物的理想时,就认为它是美的。这是由于内在的观念在外在的物质材料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而在杂多性中,表现出不可分割的整一性。总而言之,感性事物本身,是无美可言的,美完全是由理想世界给予它们的。
  与普罗提诺不同,老子主张“无”。他说,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老子》第四章中称“道”,“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在第四十五章中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在这里,“冲”是空虚,不可见的意思;而“湛”,《说文解字》释:“湛,没也。”也就是无形无象的意思。道虽然无形无象,好像什么也没有,但它却又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着,而且是那么的渊深,以至于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
  因为道无所不包,所以也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由此,老子才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无”,是有之无;老子的“有”,是无之有,是一种妙有。而“无”与“有”正是道体的一体之两面,所以才会“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的这种“有”、“无”统一,“虚实”结合的思想,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古典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普罗提诺看来,美来自于神。那么,神和美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普罗提诺的神,就是“太一”,可是他并不称它为“美”。“太一”并不希望自己成为“美”,它是“一切美的精华”、“美上之美”,他把美的地位放得略低于“太一”和“善”,认为善是比美更原初的东西。但是,“太一”、“善”虽然不等于美,却是“原初的美”,即美的最后根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和善是同一的。普罗提诺这样写道:“假如我们愿意在精神世界里指出差别的话,那么理念的领域构成精神世界的美,在这之上的是善,它是美的源泉和原理;或者说善和原初的美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美总是属于彼岸世界。”
  美属于彼岸世界,这句话是普罗提诺美学思想的本质。普罗提诺哲学的缺点是只鼓励人去观看内心而不去观看外界,当我们观看内心时,我们看到的便是神明的nous;而当我们观看外界时,我们看到的便是可感觉的世界的种种缺陷。在他看来,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真正的美的,那就只有遁入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中去求得满足,这样就走向了通往宗教的道路。
  从美学角度来看,普罗提诺把美的本质抽取为这样一个单一、纯粹而又永恒不变的“实在”,显然是过于简单和流于极端,是典型的二元对立论者。相比较而言,老子的“无”更具包容性,是心物一元论,在老子的思想中,美是属于形而下的,站在形而上的高度,则无美可言。普罗提诺和老子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除了二者的生存时代不同,更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在普罗提诺那里,“太一”和“善”是美的最后的根源,“美”在某种意义上基本上等同于善。那么,老子的美是什么呢?从形而上的角度出发,老子的美就是“道”,“道”是绝对的“大”和“全”,是自然,因此,美就是自自然然的、本来如此的一种无可万言说的状态。总之,普罗提诺的美,是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是在现实世界之外的独立存在,是独立于现象界之外的。而在老子的观念里,“道”和“美”与现实世界从来也未分开过,在宇宙万有里,每一种东西都表示了道,蕴藏了道,每一样事物里都体现了美,蕴含了美。
  三 结语
  普罗提诺与老子的思想,是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的时代背境下孕育出来的产物,因此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同为早期人类文化思想的结晶,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普罗提诺与老子美学思想的比较,不仅可以探索东西方文化现象、思维方式之异同,而且可以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艺术中,存在着的终极关怀意识。
  通过对普罗提诺与老子美学思想的一番探讨和对比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普罗提诺和老子的思想,在对世界、对宇宙万有的本体论上,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但精微深奥之处,显然还是老子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这种比对,使我们不仅对西方的部分文化渊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也对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体会和感悟,从而了解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并将对我们今后所从事的艺术探索,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首先受其世界观的影响。而艺术家世界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便是受到支配他的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艺术在本质上,是人类世界观的体现,是人类对宇宙、世界、社会的认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着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对于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人来说,深入研究与探讨普罗提诺和老子等先贤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对提高其传统审美文化修养、深化创作思想内涵,有着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汝信、杨宇:《西方美学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 南怀瑾:《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张少华,男,1970—,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教学,工作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美国,除了官方的中央和地方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还有很多民间组织致力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军团、美国残疾退役军人组织、视障退役军人协会、美国海
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和属性层,属性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做好审计评价工作,审计部门应在全军范围内遴选专家,建立专家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发端于、立足于个人生存中的“困境”,通过对人生困境──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时、来自自我的情与欧的细致观察和具体描述,以“自然”为母体,提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谁知道此时此刻在火星上、  水星上、海王星上,  是否有一个人,  坐在学校课桌前,  面对白纸发愁?  他绞尽脑汁,  怎么也想不出  那篇作文的开头的词。  在大熊星座、狮子星座里,  一定有另一个小学生,  把标点符号  落在了墨水瓶里……  就跟我一样,我几乎听到,  遥远苍穹深处,  钢笔尖发出沙沙声响。  银河系一个小小的点儿上,  一个小小的学生,  在历史课本上  画着漫畫。  他
武器装备体系建设资源的科学统筹配置,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和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必然要求。应依托战略规划部这个平台,形成“基于统一认识、源于需求牵引、立于规划设计、
目前西方所流行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都是与法国哲学家J.德里达的名字分不开的。 德里达1930年出生于法属殖民地阿
数字小镇的一名私家女侦探来到唏哩哗啦小镇调查一起“黑巧克力帮”凶杀案时,在她所住的名糖轩饭店被枪杀。在附近的大侦探聪明儿带助手阿笨首先赶到现场,见女侦探倒在窗下,胸部中了两枪,手里紧握着一支口红。聪明儿撩起窗帘一看,只见玻璃上留着一行用口红写下的数字:809。又从女式提包中找出一张卷得很紧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已查到三名嫌疑犯,他们都是数字国的私家侦探,其中一人被“黑巧克力帮”收买,他就是凶
叶适,南宋著名的思想家、爱国政论家和谐治学者。自60年代以来,国内就有许多学者对叶适的思想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把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同时指出叶适思想研究当中有待
在整个20世纪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流派。并且,我们所谓的西方,也包括欧洲、北美,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众多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之间,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