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原因导致的极端事件如杀人、自杀、校园暴力事件等已屡见不鲜,而当前国内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局限于预防和处理极端事件的层面。如何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把握,实现心理健康的动态安全,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构建的综合评估系统,通过信息共享、动态追踪、科学评价、有效预警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心理动态的全面把握,搭建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G444;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013-04
所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广义上,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及人格完整且协调,能适应社会与之保持同步①。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信息技术因素等交织叠加对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由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日常事务日益繁琐、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深度辅导”工作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导致学生极端心理问题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或有效处理。特别是现在入学的大学新生已经普遍是“95后”,他们思想更为开放,性格更为独立,拥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对他们的教育引导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已经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机制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但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工作部门缺乏有效联动、学生情况动态追踪不足等原因,造成有些学生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或对问题严重程度估计不足等,最终导致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已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下,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来对学生实现动态地、联动地、有效地的追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置。
一、建立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共享、动态追踪、科学评价、有效预警的方式,以问卷调查、心理测量、行为分析、心理咨询为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现对学生心理动态的全面把握,搭建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火墙”②。建立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一)学校层面
1.工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目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来看体制较为完备。一些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涵盖到每一个具体学生的三级或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
层级的划分、信息传递的有限性、人为因素等导致了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一是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和学生干部由于自身能力水平的差异造成识别问题严重程度的不对等,造成有些重要问题没有被识别或者信息共享③;二是心理咨询中心与学院(系)辅导员之间沟通十分有限,往往出现问题才进行沟通,从而忽略了潜在的问题学生;三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网络社交让学生陷入“心灵孤独”,“宅”成为一部分学生回避自身社交障碍的首选,宿舍成员见面不说话,选择在网上交流方式形成的“孤岛效应”,造成有些问题学生很难被发现。
2.数据收集不充分、不系统
目前,高校收集学生心理健康的信息一般通过心理普查、问卷调查、心理咨询、“深度辅导”、学生干部反馈等渠道获取,但这些信息往往都是彼此孤立的,不完整、不系统、不规范,没有充分的融合入在一起。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很难对个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全面动态监测,造成对个体学生评价的不客观。
3.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片面化、静态化、形式化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普遍表现为“切片模式”,即一次彻底排查后,很长时间内没有连续追踪,有些高校甚至从入学到毕业只做一次全面筛查。心理筛查结果形成的仅是一个个“断面”,没有实现动态化。据笔者了解,有些高校筛查的手段依然停留在调查问卷的层面,隐私无法得到保障,这样很容易出现学生代填、乱填等情况,筛查沦为形式主义,“问题学生”无法被有效筛查出来。
(二)个体层面
1.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95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成长的环境已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家庭經济条件、多元的价值观、互联网等新媒体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成长,这也让他们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心理方面特点明显,同时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生活适应、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生涯发展等方面。抗挫折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依赖心理强,自我意识强,性格脆弱,特立独行都成为了标签。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95后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齐,多元价值观对其产生极大冲击,加之最近几年就业形势不乐观等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极端心理问题的叠加性
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向复合型、叠加性的方向发展。心理危机引发的极端事件,往往不是由单方面问题引起,而是由一个主因、多个诱因,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才最终导致。如家庭、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多方面同时作用,最终由一个主要因素或偶发性因素引发极端事件。因此,在识别学生极端心理问题倾向时,也会面临诸多障碍,容易出现不够全面和系统的情况。
二、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应当遵循的原则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包括心理咨询,但也不仅限于心理咨询。所以既要遵循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也要注重容易导致评估失误的其他因素,因此,对评估系统设置以下原则。
第一,客观原则。评判主体要保证尽量客观公正、不带主观色彩的记录,同时,在记录时要谨慎评判,综合考量,不轻易下结论。
第二,全面原则。要保证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多元和全面;对于所记录的数据,要保证日后在需要提取数据时具有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评估管理等众多功能的全面,实现评估系统的多功能一体化。 第三,拐点原则。拐点指数学上指改变曲线方向的点,在此我们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关于“拐点”的社会学观点④,将其引申为不同预警级别的全面考量机制。即当某一学生的评估总分值超过一定阈值时,要重新梳理评判记录,对该生进行个案分析,不能轻易认定该生就一定存在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第四,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应该遵守保密原则,评估主体和系统管理员应该在权限范围内查询,并按照规定使用,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否则会引发新问题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主体
针对目前高校已有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在进行评估时至少包含三个评判主体: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设置不同权限的账号,对同一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判,通过互联网系统后台实现信息及时共享。评判主体可以以院系为单位,成立评估组,负责对重要问题进行综合商榷。
(三)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包括:(1)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及管理;(2)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3)心理问题在线咨询与预约⑤。
本文着重介绍第二部分即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功能。
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功能建立在高校新生心理普查数据基础之上,借鉴相关量表的筛查标准初步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后⑥,评判主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简要描述,形成动态记录。根据这些动态记录,参照心理测验进行校检,同时参照一定标准(指标体系)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赋值。如果某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得分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评估系统会自动向评判主体提出预警。评判主体根据连续形成的动态记录,采取合理的干预手段,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该生的疏导或防范工作,从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⑦。
(四)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来源
为做到全面客观、真实有效,评判主体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应当注重综合考量,因此,评价的来源和方式也应尽量照顾到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信息来源的不同渠道,可以划分以下三个类别。
1.心理筛查的结果反馈。新生心理普查中通过科学的心理量表工具,可以筛查出具有心理危机风险的重点关注学生,为心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并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心理约谈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2.评判主体通过与学生接触直接得到的信息。一是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专业辅导。二是深度辅导,由辅导员针对每一名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三是座谈会,借助座谈会的形式来拓宽直接了解学生问题的渠道,如思想动态、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干部等分类别分群体座谈会。通过学生在座谈会上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发言情况等表现,发现问题。四是即时谈话,包括与学生通电话、相遇临时交流等,观察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等发现问题。
3.评判主体侧面了解到的信息,即通过他人传达给评判主体的信息。一是任课教师评价。任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接触更多,了解更全。评价主体要经常、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违纪情况等。二是家长沟通。评判主体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顺畅的沟通。注重了解学生成长经历、性格特点、近期动态等问题。三是学生反映。即学生反映的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四是活动参与。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次数及频率,以及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的表现等,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点。
(五)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
为得到合理的评估结果,心理健康综合评估要从多角度全面把握。国内关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论述非常丰富全面。李殿录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家庭环境七个方面⑧。魏鹏程将其分为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又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期望和父母心理⑨。李江霖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社会因素(社会竞争、信息矛盾),学校因素(生活、学习、情感),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家庭关系、教育方式)和自身因素(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⑩。根据国内文献以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同时结合大量调查及访谈得到的结果,笔者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划分为以下十大指标体系。
1.性格因素。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1,其形成受到基因遗传因素、成长发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因素在评估指标中应当长期考量、综合评判、慎重结论,并且不轻易变动。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帕金森甚至将家庭比作是“制造人格的工厂”○12。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等。
3.学业因素。学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专业调剂,无法对非志愿專业产生兴趣;二是学习成绩较差,影响专业学习的发展;三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导致延期毕业或肄业;四是其他种种因素如惰性、学习方法等引起的学业不良。
4.就业因素。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功利、急躁、焦虑、受挫、消极、嫉妒等方面,在考研落榜生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就业问题的评判要从通过不同的评判方式综合考量,做到全面细致。
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问题在宿舍和班级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交际困难、社交恐惧症等方面。对人际关系问题的评判,主要通过观察和侧面了解进行,做到客观、准确。 6.情感因素。情感问题不仅包括爱情,还应当包括亲情和友情。爱情方面主要表现在失恋、单相思、感情纠葛等;友情方面主要表现在误解、背叛、失去等;亲情方面主要表现在缺少交流、不关心等。
7.突发变故。突发变故一般指亲人、朋友、同学、爱人等突然遭遇的、严重的意外事件。对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要在长时期内持续关注,并且通过其情绪、言行等全面评判。
8.既往病史。既往病史不仅包括精神疾病,还包括身体曾经患过的重大疾病。对有过既往病史的学生,不仅要持续关注形成记录,还要注意其是否合适参加某些文体活动,做到谨慎细微。
9.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学生的消费攀比行为。对经济因素进行评判时,一是要注重变动性,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动以及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动;二是要主客观相结合,及时评判不良消费心理行为。
10.社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包括民族、文化、社会支持、生活压力性事件、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水平、社会资本等○13。针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因素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时政热点、恐怖袭击、自然灾难如地震等引发的心理焦虑;二是网络媒体对于自杀等极端事件的不良报道引发的自杀模仿等行为。
(六)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方法
评估系统采用计分制。但是,因为指标体系中各类因素的相互交织,评估系统也不能简单的完全采用加分制。例如,同一事件对不同性格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应当采取权重制。例如针对不同性格,对某类事件的影响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使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笔者试图建立这样一种评判模型:第一,前期的基础模型构建。一方面,根据学生入学心理普查的结果,建立学生个体带有性格特点的“易感—应激模型”○14;另一方面,建立“申报-保密”制度,在入学前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既往病史。第二,根据学生填报的“生活事件量表”○15,建立各项指标体系的权重。因学生成长变化,需要学生每学期初都填报生活事件量表。第三,设置不同预警级别并分别设定阈值。预警级别设置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各级别阈值的设置可以对各高校心理普查的数据结果进行调研得出,然后反复修正至趋于准确合理。第四,系统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模糊评价”,在一定条件和程度上,各个因素之间形成“大数据”,并在后台根据指标体系分配权重进行云计算,得出学生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可划分为月份、季度、学期、年度)的得分。系统根据得分,自动将达到不同预警级别的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系统本身、APP、邮件系统等形式)及时提供给评判主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特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评判主体之间的评判差异,学生所得总分超过某一阈值时未必就能说明其一定有心理问题。因此,要坚持拐点原则,对于达到预警线的学生,评估组要组织专门评判。当评估组认定某学生确实存在问题时,则需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性的鉴别工作是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精神病专科医生分工共同完成,而学生的心理疾病诊断与评估只能由精神病专科医生在医院门诊作出。
学生工作辅导员和学生心理委员只是负责区分正常心理与一般心理问题的现象;学校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负责鉴别严重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状态的区分;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则负责对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加以鉴别;三方面的人员形成对心理问题鉴别的完整闭合系统。
三、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不足
(一)指标体系赋值标准的不统一
在评判主体对学生问题进行赋值时,往往由于主观差异或对事件认知水平的差异而造成对统一事件的评判不同。虽然评估坚持拐点原则保证其准确性,但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估组的工作量。因此,尽快建立与评估体系相对应的具体事件赋值参照标准,是评估系统建立之后的一项首要任务。
(二)阈值设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因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阈值的设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极易出现不准确、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积累经验,追踪调查,通过实践反复修正,使其逐渐趋于合理和准确。
(三)评判主体的保障机制
评估系统的建立绝非朝夕可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经费,保障设计主体和评判主体的精力和责任。因此,高等院校需要从人力、经费、制度上进一步加强,构建有效的的保障机制来进一步激发评判主体的效用和效率。
四、结论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构建需要在现有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对国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特点,采取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本文试图建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以新生心理筛查为基础,以学生的外在表现探索其心理状况为依据,侧重于跟进和更新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发展变化的情况,将心理問题处置的节点前置到心理问题发现机制之后。由心理问题的发现者根据学生面临心理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日常关注、针对性辅导、联系家长、转介心理中心、转诊专科医院、休学退学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发生的初期就能得到及时关注和有效解决。从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注释]
①周红.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3(1):138-139.
②王斐,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教育心理,2014(02):212-213. ③宋岩,方鹃,孙里宁.心理健康评估发展现状与心理力量评估(MSA)系统研究[J].心理科学,2008(5):1195-1197.
④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09(06):101-107.
⑤刘晓芸,李雪松.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171-173.
⑥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021-025.
⑦黄艳苹,李玲.高校心理普查危机因子检测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037-039.
⑧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4):166-167.
⑨魏鹏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7(06):032-033.
⑩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08):124-125.
○11王令训.论性格的全息心理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2):111-114.
○12杜淑清.人格培养与理想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213-215.
○13张建琼,石武祥.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2(08):029-030.
○14宫火良,李思雨.基于易感——应激模型的青少年自杀意念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2(01):58-61.
○15王宇中,冯丽云等.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4):206-207.
[参考文献]
[1]周红.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3(1):138-139.
[2]王斐,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教育心理,2014(02):212-213.
[3]宋巖,方鹃,孙里宁.心理健康评估发展现状与心理力量评估(MSA)系统研究[J].心理科学,2008(5):1195-1197.
[4]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09(06):101-107.
[5]刘晓芸,李雪松.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171-173.
[6]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021-025.
[7]黄艳苹,李玲.高校心理普查危机因子检测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037-039.
[8]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4):166-167.
[9]魏鹏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7(06):032-033.
[10]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08):124-125.
[11]王令训.论性格的全息心理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2):111-114.
[12]杜淑清.人格培养与理想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213-215.
[13]张建琼,石武祥.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2(08):029-030.
[14]宫火良,李思雨.基于易感——应激模型的青少年自杀意念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2(01):58-61.
[15]王宇中,冯丽云等.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4):206-20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G444;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013-04
所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广义上,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及人格完整且协调,能适应社会与之保持同步①。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信息技术因素等交织叠加对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由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日常事务日益繁琐、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深度辅导”工作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导致学生极端心理问题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或有效处理。特别是现在入学的大学新生已经普遍是“95后”,他们思想更为开放,性格更为独立,拥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对他们的教育引导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已经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机制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但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工作部门缺乏有效联动、学生情况动态追踪不足等原因,造成有些学生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或对问题严重程度估计不足等,最终导致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已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下,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来对学生实现动态地、联动地、有效地的追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置。
一、建立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共享、动态追踪、科学评价、有效预警的方式,以问卷调查、心理测量、行为分析、心理咨询为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现对学生心理动态的全面把握,搭建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火墙”②。建立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一)学校层面
1.工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目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来看体制较为完备。一些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涵盖到每一个具体学生的三级或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
层级的划分、信息传递的有限性、人为因素等导致了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一是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和学生干部由于自身能力水平的差异造成识别问题严重程度的不对等,造成有些重要问题没有被识别或者信息共享③;二是心理咨询中心与学院(系)辅导员之间沟通十分有限,往往出现问题才进行沟通,从而忽略了潜在的问题学生;三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网络社交让学生陷入“心灵孤独”,“宅”成为一部分学生回避自身社交障碍的首选,宿舍成员见面不说话,选择在网上交流方式形成的“孤岛效应”,造成有些问题学生很难被发现。
2.数据收集不充分、不系统
目前,高校收集学生心理健康的信息一般通过心理普查、问卷调查、心理咨询、“深度辅导”、学生干部反馈等渠道获取,但这些信息往往都是彼此孤立的,不完整、不系统、不规范,没有充分的融合入在一起。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很难对个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全面动态监测,造成对个体学生评价的不客观。
3.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片面化、静态化、形式化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普遍表现为“切片模式”,即一次彻底排查后,很长时间内没有连续追踪,有些高校甚至从入学到毕业只做一次全面筛查。心理筛查结果形成的仅是一个个“断面”,没有实现动态化。据笔者了解,有些高校筛查的手段依然停留在调查问卷的层面,隐私无法得到保障,这样很容易出现学生代填、乱填等情况,筛查沦为形式主义,“问题学生”无法被有效筛查出来。
(二)个体层面
1.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95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成长的环境已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家庭經济条件、多元的价值观、互联网等新媒体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成长,这也让他们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心理方面特点明显,同时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生活适应、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生涯发展等方面。抗挫折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依赖心理强,自我意识强,性格脆弱,特立独行都成为了标签。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95后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齐,多元价值观对其产生极大冲击,加之最近几年就业形势不乐观等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极端心理问题的叠加性
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向复合型、叠加性的方向发展。心理危机引发的极端事件,往往不是由单方面问题引起,而是由一个主因、多个诱因,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才最终导致。如家庭、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多方面同时作用,最终由一个主要因素或偶发性因素引发极端事件。因此,在识别学生极端心理问题倾向时,也会面临诸多障碍,容易出现不够全面和系统的情况。
二、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应当遵循的原则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包括心理咨询,但也不仅限于心理咨询。所以既要遵循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也要注重容易导致评估失误的其他因素,因此,对评估系统设置以下原则。
第一,客观原则。评判主体要保证尽量客观公正、不带主观色彩的记录,同时,在记录时要谨慎评判,综合考量,不轻易下结论。
第二,全面原则。要保证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多元和全面;对于所记录的数据,要保证日后在需要提取数据时具有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评估管理等众多功能的全面,实现评估系统的多功能一体化。 第三,拐点原则。拐点指数学上指改变曲线方向的点,在此我们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关于“拐点”的社会学观点④,将其引申为不同预警级别的全面考量机制。即当某一学生的评估总分值超过一定阈值时,要重新梳理评判记录,对该生进行个案分析,不能轻易认定该生就一定存在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第四,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应该遵守保密原则,评估主体和系统管理员应该在权限范围内查询,并按照规定使用,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否则会引发新问题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主体
针对目前高校已有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在进行评估时至少包含三个评判主体: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设置不同权限的账号,对同一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判,通过互联网系统后台实现信息及时共享。评判主体可以以院系为单位,成立评估组,负责对重要问题进行综合商榷。
(三)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包括:(1)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及管理;(2)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3)心理问题在线咨询与预约⑤。
本文着重介绍第二部分即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功能。
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功能建立在高校新生心理普查数据基础之上,借鉴相关量表的筛查标准初步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后⑥,评判主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简要描述,形成动态记录。根据这些动态记录,参照心理测验进行校检,同时参照一定标准(指标体系)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赋值。如果某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得分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评估系统会自动向评判主体提出预警。评判主体根据连续形成的动态记录,采取合理的干预手段,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该生的疏导或防范工作,从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⑦。
(四)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来源
为做到全面客观、真实有效,评判主体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应当注重综合考量,因此,评价的来源和方式也应尽量照顾到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信息来源的不同渠道,可以划分以下三个类别。
1.心理筛查的结果反馈。新生心理普查中通过科学的心理量表工具,可以筛查出具有心理危机风险的重点关注学生,为心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并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心理约谈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2.评判主体通过与学生接触直接得到的信息。一是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专业辅导。二是深度辅导,由辅导员针对每一名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三是座谈会,借助座谈会的形式来拓宽直接了解学生问题的渠道,如思想动态、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干部等分类别分群体座谈会。通过学生在座谈会上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发言情况等表现,发现问题。四是即时谈话,包括与学生通电话、相遇临时交流等,观察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等发现问题。
3.评判主体侧面了解到的信息,即通过他人传达给评判主体的信息。一是任课教师评价。任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接触更多,了解更全。评价主体要经常、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违纪情况等。二是家长沟通。评判主体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顺畅的沟通。注重了解学生成长经历、性格特点、近期动态等问题。三是学生反映。即学生反映的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四是活动参与。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次数及频率,以及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的表现等,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点。
(五)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
为得到合理的评估结果,心理健康综合评估要从多角度全面把握。国内关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论述非常丰富全面。李殿录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家庭环境七个方面⑧。魏鹏程将其分为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又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期望和父母心理⑨。李江霖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社会因素(社会竞争、信息矛盾),学校因素(生活、学习、情感),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家庭关系、教育方式)和自身因素(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⑩。根据国内文献以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同时结合大量调查及访谈得到的结果,笔者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划分为以下十大指标体系。
1.性格因素。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1,其形成受到基因遗传因素、成长发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因素在评估指标中应当长期考量、综合评判、慎重结论,并且不轻易变动。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帕金森甚至将家庭比作是“制造人格的工厂”○12。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等。
3.学业因素。学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专业调剂,无法对非志愿專业产生兴趣;二是学习成绩较差,影响专业学习的发展;三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导致延期毕业或肄业;四是其他种种因素如惰性、学习方法等引起的学业不良。
4.就业因素。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功利、急躁、焦虑、受挫、消极、嫉妒等方面,在考研落榜生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就业问题的评判要从通过不同的评判方式综合考量,做到全面细致。
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问题在宿舍和班级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交际困难、社交恐惧症等方面。对人际关系问题的评判,主要通过观察和侧面了解进行,做到客观、准确。 6.情感因素。情感问题不仅包括爱情,还应当包括亲情和友情。爱情方面主要表现在失恋、单相思、感情纠葛等;友情方面主要表现在误解、背叛、失去等;亲情方面主要表现在缺少交流、不关心等。
7.突发变故。突发变故一般指亲人、朋友、同学、爱人等突然遭遇的、严重的意外事件。对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要在长时期内持续关注,并且通过其情绪、言行等全面评判。
8.既往病史。既往病史不仅包括精神疾病,还包括身体曾经患过的重大疾病。对有过既往病史的学生,不仅要持续关注形成记录,还要注意其是否合适参加某些文体活动,做到谨慎细微。
9.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学生的消费攀比行为。对经济因素进行评判时,一是要注重变动性,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动以及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动;二是要主客观相结合,及时评判不良消费心理行为。
10.社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包括民族、文化、社会支持、生活压力性事件、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水平、社会资本等○13。针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因素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时政热点、恐怖袭击、自然灾难如地震等引发的心理焦虑;二是网络媒体对于自杀等极端事件的不良报道引发的自杀模仿等行为。
(六)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方法
评估系统采用计分制。但是,因为指标体系中各类因素的相互交织,评估系统也不能简单的完全采用加分制。例如,同一事件对不同性格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应当采取权重制。例如针对不同性格,对某类事件的影响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使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笔者试图建立这样一种评判模型:第一,前期的基础模型构建。一方面,根据学生入学心理普查的结果,建立学生个体带有性格特点的“易感—应激模型”○14;另一方面,建立“申报-保密”制度,在入学前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既往病史。第二,根据学生填报的“生活事件量表”○15,建立各项指标体系的权重。因学生成长变化,需要学生每学期初都填报生活事件量表。第三,设置不同预警级别并分别设定阈值。预警级别设置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各级别阈值的设置可以对各高校心理普查的数据结果进行调研得出,然后反复修正至趋于准确合理。第四,系统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模糊评价”,在一定条件和程度上,各个因素之间形成“大数据”,并在后台根据指标体系分配权重进行云计算,得出学生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可划分为月份、季度、学期、年度)的得分。系统根据得分,自动将达到不同预警级别的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系统本身、APP、邮件系统等形式)及时提供给评判主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特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评判主体之间的评判差异,学生所得总分超过某一阈值时未必就能说明其一定有心理问题。因此,要坚持拐点原则,对于达到预警线的学生,评估组要组织专门评判。当评估组认定某学生确实存在问题时,则需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性的鉴别工作是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精神病专科医生分工共同完成,而学生的心理疾病诊断与评估只能由精神病专科医生在医院门诊作出。
学生工作辅导员和学生心理委员只是负责区分正常心理与一般心理问题的现象;学校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负责鉴别严重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状态的区分;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则负责对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加以鉴别;三方面的人员形成对心理问题鉴别的完整闭合系统。
三、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不足
(一)指标体系赋值标准的不统一
在评判主体对学生问题进行赋值时,往往由于主观差异或对事件认知水平的差异而造成对统一事件的评判不同。虽然评估坚持拐点原则保证其准确性,但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估组的工作量。因此,尽快建立与评估体系相对应的具体事件赋值参照标准,是评估系统建立之后的一项首要任务。
(二)阈值设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因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阈值的设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极易出现不准确、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积累经验,追踪调查,通过实践反复修正,使其逐渐趋于合理和准确。
(三)评判主体的保障机制
评估系统的建立绝非朝夕可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经费,保障设计主体和评判主体的精力和责任。因此,高等院校需要从人力、经费、制度上进一步加强,构建有效的的保障机制来进一步激发评判主体的效用和效率。
四、结论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构建需要在现有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对国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特点,采取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本文试图建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以新生心理筛查为基础,以学生的外在表现探索其心理状况为依据,侧重于跟进和更新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发展变化的情况,将心理問题处置的节点前置到心理问题发现机制之后。由心理问题的发现者根据学生面临心理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日常关注、针对性辅导、联系家长、转介心理中心、转诊专科医院、休学退学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发生的初期就能得到及时关注和有效解决。从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注释]
①周红.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3(1):138-139.
②王斐,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教育心理,2014(02):212-213. ③宋岩,方鹃,孙里宁.心理健康评估发展现状与心理力量评估(MSA)系统研究[J].心理科学,2008(5):1195-1197.
④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09(06):101-107.
⑤刘晓芸,李雪松.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171-173.
⑥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021-025.
⑦黄艳苹,李玲.高校心理普查危机因子检测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037-039.
⑧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4):166-167.
⑨魏鹏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7(06):032-033.
⑩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08):124-125.
○11王令训.论性格的全息心理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2):111-114.
○12杜淑清.人格培养与理想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213-215.
○13张建琼,石武祥.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2(08):029-030.
○14宫火良,李思雨.基于易感——应激模型的青少年自杀意念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2(01):58-61.
○15王宇中,冯丽云等.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4):206-207.
[参考文献]
[1]周红.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3(1):138-139.
[2]王斐,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教育心理,2014(02):212-213.
[3]宋巖,方鹃,孙里宁.心理健康评估发展现状与心理力量评估(MSA)系统研究[J].心理科学,2008(5):1195-1197.
[4]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09(06):101-107.
[5]刘晓芸,李雪松.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171-173.
[6]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021-025.
[7]黄艳苹,李玲.高校心理普查危机因子检测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037-039.
[8]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4):166-167.
[9]魏鹏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7(06):032-033.
[10]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08):124-125.
[11]王令训.论性格的全息心理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2):111-114.
[12]杜淑清.人格培养与理想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213-215.
[13]张建琼,石武祥.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2(08):029-030.
[14]宫火良,李思雨.基于易感——应激模型的青少年自杀意念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2(01):58-61.
[15]王宇中,冯丽云等.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4):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