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药物经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FMA)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8、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4、12周,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明显。
其他文献
研究了线性正则化反演中正则化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以香农熵减最大化为条件的正则化参数确定方法——最大熵法,并以具体遥感反演实例,和常规正则化参数确定方法比较,证明了最大熵法在观测数据误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明显优势,在观测数据误差方差大、而先验知识精度较高时也显示优势。
概述了虚拟压缩恢复基本原理及其在地球科学特别是边值问题中的应用。作为新的应用实例,论证了Runge定理、Runge Krarup定理和Keldysh Lavrentiev定理均是虚拟压缩恢复原理的推论。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运算的新的坐标变换方法,该方法具有不需要计算转换系数矩阵、可逆的特点。利用标志点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