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丰富学习载体增强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能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新课标中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用故事架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桥梁
  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巧妙的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有数不清的历史故事,如何从中选择对教学有用的历史故事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一,历史故事必须要基本忠于客观历史,以往在选择的标准只注重故事性,即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忽略了基本的史实,长此以往造成不可挽救的错误,因此在选择故事时必须要谨慎。第二,选择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故事;第三,故事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第四,要对历史故事即时加以点拨。之所以选择历史故事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就是要发挥故事的作用。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状态,需要老师及时加以点拨。学生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历史,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介绍历史故事可以是多种形式呈现,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故事会、抢答竞赛、成语竞猜等。例如,在讲“商鞅变法”时,我让学生课前先编排课本剧,上课时让学生表演,然后再学习相关的内容。学生们找资料的找资料,表演的表演,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当同学们看到“秦孝公”故作威严,“商鞅”理直气壮,“守旧大臣”气急败坏的精彩表演,都忍俊不禁,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用游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最近我们班级兴起“三国风”,来自于一种卡牌游戏《三国杀》,这是由中国大学生设计的原创游戏,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让玩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东汉乱世。游戏中,你既可以扮演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诸葛孔明,也可以扮演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刘备,还可以扮演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孟德。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在让玩家倍感亲切的同时,又学到了不少的历史知识。这一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学生对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侃侃而谈,对一段段精彩的三国故事津津乐道。为此,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以下问题:“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明曹操‘志’在何处?”“曹操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课堂上引发了热烈的争议,曹操到底志在灭袁绍、废献帝、建魏国还是统一天下?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还是东汉时期的人物?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论证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他们把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曹孟德剖析的非常透彻,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在辨析中更加深刻地了解这段历史背景。不可否认,网络游戏也有其积极有利的一面,游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游戏满足了学生认知的需要。 认知需要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会产生理解周围环境的欲望,搞清楚环境中的疑难问题及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欲望。平时,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满足自身的认知需要。可是,实际上,现在初中生的学习内容多,层次深,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积极主动探求知识,只是被迫的应付老师的要求。为了督促他们的学习,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他们处处加以限制,以至除了学习外,很少有满足他们认知需要的其他方式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游戏则给了他们一个满足认知需要的好地方。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不停地探索,不停地追逐新鲜刺激的生活。游戏的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游戏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游戏满足了他们获取新奇感、充实自我的需要。同时,也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游戏,防止沉溺其中,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用时事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除了考试以外没有什么别用途,很多初中学生正式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把历史完全当作“副科”学习,上课不听讲,考试临时突击记忆。历史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思过去,是为了明天的更美好。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正是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现代历史上,李大钊也曾说:“历史是死的,但现实是活的,与时俱进。”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把课本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即抓住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当代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如可联系现在一些不法分子鼓吹台湾独立,编织“一中一台”“两国论”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三国时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史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学生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其他文献
2004年广东实行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课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仍然认为高中历史课内容比较闷,不喜欢学习历史。为了增加课堂的乐趣,我曾经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电影、音乐、图片、辩论等。虽然这些教学方法在当时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依旧被动的接受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能够让学生能够梳理历史知识,掌握更多的内容,但是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
期刊
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十分重要。但汉字有几十万个之多,小学生应掌握的也约有2500个,认识的约3000个,这么多汉字,如何教学生认识、记忆,是一个大问题。在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记  哥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识记材料是否感兴趣,识记时有无强烈的动机,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语言是人们进行互相交际,传递信息,达到相互了解的交际工具,所以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具有生命力,是我们这些外语教育工作者理应探讨的问题。  一、让学生拥有信心是基础  人无信心,百事难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是任何
期刊
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的结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可以类比的知识与方法。比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之间的学习思维的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解法类比,分式概念、计算与分数概念、计算的类比等。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类比思想是理解概念、锻炼思维、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思
期刊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陈鹤琴先生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认知学习习惯等,这些良好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开展创新教育,作为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老师要树立起培
期刊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
期刊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收集大量资料、习题、高考信息等,根据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写的学习方案。编写导学案主要包括:课前导学→课堂互动探究→总结反思→课后活页作业。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效课堂必要条件  学生自主学
期刊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关系,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学生学习效果,需引起我们的重视。《课程标准》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给现行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科学地、辩证地进行落实,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走进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必须创新教学情境,坚持自主学习与合
期刊
“高效课堂”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而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中小学校师生们的广泛关注,很有点“雨后春笋”“纷至沓来”“咄咄逼人”的味道。  然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学术意义、操作范式认识的不足和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矫枉过正,出现了一些与构建高效课堂初衷极不协调的“音符”。为使高效课堂真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