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人口是广大的图书潜在市场,出版社应该与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努力,倡导子女给父母买书,引导老年人阅读。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突破2亿;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到2033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约1000万。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普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受过教育、读书识字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书刊报纸阅读需求不断提升。
老龄读者阅读需求分析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这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
也有人将老年人需求详解为九个方面:健康需求、工作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安静需求、支配需求、尊敬需求、信任需求、求偶需求。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所做的《老年群体社区服务需求分析》,抽取2248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老年群体对社区服务需求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低龄受访者(60-70岁)相对来说身体更强健、求知欲更强,因此对文化教育类和工作类服务需求度更高。收入较高,对精神文化类需求也较高。很多老人希望“活到老,学到老”,退休后会重新培养兴趣爱好,希望学习摄影、电脑操作等技能,参加舞蹈、唱歌、绘画等文体类培训;部分老人更注重养生保健,希望参加生活保健类的培训讲座。也有相当多的老人关心国家大事,喜欢读书看报。
老龄图书出版现状
但是目前老年读物相对少儿和其他年龄段读物品种要少,内容重复性强,很难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网店和实体书店一般都有少儿图书专架甚至专区,还按照年龄段细分了童书市场,但是无论网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没有为老龄图书单独归类。在公共图书馆也是如此。老年人阅读需求被严重忽略。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家庭普遍重视孩子教育,全国560多家出版社竟有400多家都在童书出版领域角逐。
二是从经济条件考虑,老年人普遍节俭,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买书。
三是从身体方面考虑,老年人往往视力不佳,看书要求字号大,对于出版社来说不够经济。
四是从兴趣爱好的角度讲,喜欢看书读报只是部分人的爱好,没有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必须。
以上原因决定了老年人整体图书购买能力比较弱。是出版物消费的弱势群体。
老龄人口是广大的图书潜在市场
但是作为老年人,恰恰是传统出版的潜在读者。因为相比阅读电子文档,老年人对于纸质图书更加习惯和偏爱。还有一些老人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上网,以及由于视力原因,也不可能长时间阅读电子文档,这就给传统出版留下空间。出版单位应该抓住机会,抓住这个阅读空间,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消费习惯、阅读习惯,出版适合老年人的读物。
老年人有怀旧的特点,爱读人物传记类特别是伟人毛泽东、邓小平传记等,还有人对中华上下五千年这类历史图书兴趣盎然。另外养生保健是他们的关注重点,人人都想健康长寿,这类图书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一些老人出于兴趣爱好,喜欢艺术类图书如书法、美术、摄影、京剧等等,这些都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可能。
借助社会力量加强老龄图书出版
当然,仅凭出版社一己之力很难产生明显效果,需要全社会关注,运用全社会力量。例如出版社与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加强沟通,提供书目以供向老年人推荐阅读;又如加强农家书屋与社区书屋建设,在书屋中增加老年人爱看的品种;也可以在国内一些城市举办的“漂流书亭”“漂流书架”活动中增加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品种;特别是重要节日如重阳节、老年节等在实体书店设立老年图书专架,对老龄图书予以展示和适当优惠售书。此外,在全社会倡导子女给父母买书,作为孝老爱亲实际行动之一。引导老年人阅读,使他们老有所学,人生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作者单位系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突破2亿;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到2033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约1000万。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普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受过教育、读书识字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书刊报纸阅读需求不断提升。
老龄读者阅读需求分析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这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
也有人将老年人需求详解为九个方面:健康需求、工作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安静需求、支配需求、尊敬需求、信任需求、求偶需求。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所做的《老年群体社区服务需求分析》,抽取2248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老年群体对社区服务需求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低龄受访者(60-70岁)相对来说身体更强健、求知欲更强,因此对文化教育类和工作类服务需求度更高。收入较高,对精神文化类需求也较高。很多老人希望“活到老,学到老”,退休后会重新培养兴趣爱好,希望学习摄影、电脑操作等技能,参加舞蹈、唱歌、绘画等文体类培训;部分老人更注重养生保健,希望参加生活保健类的培训讲座。也有相当多的老人关心国家大事,喜欢读书看报。
老龄图书出版现状
但是目前老年读物相对少儿和其他年龄段读物品种要少,内容重复性强,很难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网店和实体书店一般都有少儿图书专架甚至专区,还按照年龄段细分了童书市场,但是无论网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没有为老龄图书单独归类。在公共图书馆也是如此。老年人阅读需求被严重忽略。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家庭普遍重视孩子教育,全国560多家出版社竟有400多家都在童书出版领域角逐。
二是从经济条件考虑,老年人普遍节俭,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买书。
三是从身体方面考虑,老年人往往视力不佳,看书要求字号大,对于出版社来说不够经济。
四是从兴趣爱好的角度讲,喜欢看书读报只是部分人的爱好,没有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必须。
以上原因决定了老年人整体图书购买能力比较弱。是出版物消费的弱势群体。
老龄人口是广大的图书潜在市场
但是作为老年人,恰恰是传统出版的潜在读者。因为相比阅读电子文档,老年人对于纸质图书更加习惯和偏爱。还有一些老人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上网,以及由于视力原因,也不可能长时间阅读电子文档,这就给传统出版留下空间。出版单位应该抓住机会,抓住这个阅读空间,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消费习惯、阅读习惯,出版适合老年人的读物。
老年人有怀旧的特点,爱读人物传记类特别是伟人毛泽东、邓小平传记等,还有人对中华上下五千年这类历史图书兴趣盎然。另外养生保健是他们的关注重点,人人都想健康长寿,这类图书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一些老人出于兴趣爱好,喜欢艺术类图书如书法、美术、摄影、京剧等等,这些都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可能。
借助社会力量加强老龄图书出版
当然,仅凭出版社一己之力很难产生明显效果,需要全社会关注,运用全社会力量。例如出版社与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加强沟通,提供书目以供向老年人推荐阅读;又如加强农家书屋与社区书屋建设,在书屋中增加老年人爱看的品种;也可以在国内一些城市举办的“漂流书亭”“漂流书架”活动中增加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品种;特别是重要节日如重阳节、老年节等在实体书店设立老年图书专架,对老龄图书予以展示和适当优惠售书。此外,在全社会倡导子女给父母买书,作为孝老爱亲实际行动之一。引导老年人阅读,使他们老有所学,人生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作者单位系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