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

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SX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的观:由培养“完人”走向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传统的教学较多关注认知领域,以学生学习与掌握多而全的显性知识体系为根本目的,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以致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一个人可以理解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但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实践的层面上探讨了德育得以有效推行和发展的现实路径:一是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促进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二是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道德实践;三是营造自然、和谐的德
院(系)在高校的组织结构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把高等学校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一级。可以精简学校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转变其职能。高校应该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校一级
本文对体育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论述,强调指出,对现代体育的理解,不能仅仅是对现代体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而要从更深刻的体育的文化内涵的角度对体育进行诠解.
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质教育评价等常用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现代教育评价方法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现代教育中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高等教育的素分析了每一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