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解析了师生互动的内涵、意义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课中如何开展师生互动进行了探讨,并对体育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模式、互动策略和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构建能够反映和指导实践的“师生互动观”,为体育教学和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体育 教学 师生互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体育课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教育教学观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及积极性,研究重心从“单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向互动学习转变,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心理沟通,强调师生间、同学间一种平等共生的人际关系。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与界定
  
  互动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形体等符号进行的交互活动、交互影响。根据互动发生时的教育教学情景不同,师生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不论这种影响是发生在群体之间还是个体之间,是发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下还是教育教学以外的社会背景中都会导致双方心理与行为发生同向或反向变化;狭义的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或影响。本研究采用狭义的师生互动观,主要研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和抑制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和特点
  
  1.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1)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发展智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交流、协调、沟通的过程,对建立、改善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学生体育知识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育活动及运动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与教师和其他同学间的交往和合作。
  2.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点
  (1)非智力因素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情感是互动的重要内容,兴趣、动机、爱好等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互动的效果。
  (2)非语言行为作用显著:由于体育本身的特点,非语言交流或互动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影响着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
  
  三、运用互动法教学的原则
  
  1.教师主导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确立教师居主导地位的原则,教师应熟知学生,熟知大纲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运用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把主导性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同时也要使其个性得到发展和智能的开发。
  2.学生主动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归纳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按照五个层次逐步提高的。学生的“需要”、“情感”、“自信”这三个主动学习的非智力要素,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而这个主动活动就是以教学目标为起点,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自觉学习、自觉练习、自觉评价、自我管理,这样就真正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积极性,发挥了“学”是主体地位的作用。
  3.互动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师自身认识水平的高低,课堂中表现出的情绪好坏,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样学生学习和练习认真与否,课堂纪律是严谨或是涣散,也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与室内理论课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这就对教师的讲解示范要求较高,而且还要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而学生在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的同时,还须克服生理的疲劳,这样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将更加明显。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发挥正向的“互动”效应。
  4.传接平衡原则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定量,而体育教学又是通过学生身体练习、身心共同参与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其练习密度和运动量都有科学合理的要求,同时受到教师的严格控制。课堂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接收了多少。知识技能的传播与接收是相互制约的,在一定限度上,教师传授的量与学生的接收量成正比例关系,有效输出量多,接收量多;反之,则接收量少。如果学生接收能力强,教师可以根据来自学生的反馈,随时增加知识技能的传授;反之,则教师要适当降低传播量,过量的传授反而会降低学生接收的质量,导致课堂效率降低。体育教师在备课和授课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输出量。
  
  四、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
  
  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而且还伴随着师生间的情绪、情感交流,伴随着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沟通与人际言行的多向互动过程。依据这种理论,课堂师生互动可建立以下几种沟通模式:
  1.双向沟通模式。指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的双向交流,可用于指导教学,特别是课的开始部分和传授新知识时期,教师此时的任务是讲解、示范和说明注意事项等,此时学生主要是听讲,自由较少。
  2.多向沟通模式。指教师跟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有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或指导的作用,教学效果较好。
  3.成员型沟通模式。教师完全融入到学生集体中间,作为普通一员参与互动过程,包含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效果最好。
  4.多级沟通模式。此模式可用于全班分组教学,小组长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
  在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时机选择合适的互动模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必须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需求与学习水平,作为选择课堂教学决策的依据;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要积极与教师沟通,及时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问题反馈给教师。
  
  五、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
  
  1.身体互动策略
  身体互动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标志。在教学的组织设计中,教师“示范”动作的演示要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学生练习的轮回中,通过现场指导和练习达到掌握的目的。
  2.语言沟通策略
  在单向传播课堂中,教师通过明文规定的形式对班级进行控制,学生没有丝毫自主权。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种语言交流不仅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还应扩散到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
  3.课堂情感调节策略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自信心等都影响着师生互动的进行。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师应灵活采取策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教学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兴趣养成。
  4.改进评价策略
  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期末给学生打个分数来表明其学习成绩,这样对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评价不是很公正。在教育评价中,教师不能片面地看考试结果,更要看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进步情况。除教师的外部评价外,学生内部还应进行自我评价,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
  5.教师期望策略
  合理的教师期望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促进师生的良好互动。作为教师应有乐观的态度,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的进步,特别是像眼神、微笑等非语言信号,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六、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观的束缚
  教师所受的教育以及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教学重心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放到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
  2.课堂互动的程度问题
  教学中只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等还没有引起重视,离最终形成合作式学习还有一定距离。
  3.互动策略的运用
  策略运用应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当前的现状是教师没有在持续的学习情景中,通过教学与训练的监控机制实施练习,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练习方法,造成学生不根据学习情景,教条机械地学习,没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4.评价体系的运用
  现阶段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主要还是依据考试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情况、学生内部自我评价等微乎其微;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限制了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七、总结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系统能动的主体要素,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焦点。传统教学论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论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代教学论则强调两者的有机结合。“师生互动观”的提出,是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结合起来的纽带,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互动,是当今教育理论中对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改革只有从教师方面的“自上而下”和学生方面的“自下而上”的双向选择与交流为起点,才可能充分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法可以进一步培养以学生能力为主线,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编写组.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教育评论,1998(4)
  [4]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4)
  [5]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教育研究,2002(2)
  [6]张萍.师生关系新论.现代教育论丛,2001(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中有毒中药剂量的应用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中药处方1000份,1000份处方中,共有535份(53.5%)处方含有有毒和小毒中药,且有毒和
目的分析复发鼻咽癌应用IMRT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我科13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应用调强适形放疗的患者近
通过3年品种引进试验,总结出养心菜在宁河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本文介绍了养心菜的营养成分、食用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上学机会。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问题涉及到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等多个方面,而在教育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等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前,艺术与技术相生相伴,其间并无一条明确的界线,是技艺共生的"自然时
<正>宗室是古代皇权体制下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作为"天潢贵胄"拥有无可比拟的荣耀,另一方面却又是皇权下的产物,并为政治因素所塑造。金代宗室作为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教师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用来进行讲授或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认真思考:学校的活动、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  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