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入世后,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双重竞争,如何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国外贸企业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外贸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措施和竞争战略选择。
关键词:外贸企业 发展措施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2005年1月起中国外贸企业准入由审批制全面转为登记备案制,在贸易权方面给予所有外国个人和企业不低于中国企业的待遇。随着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改革不断扩大和深化,有无数的企业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活动。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进行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逐步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使我国原有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外贸企业的创利能力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整个外贸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一、我国外贸企业特点
1、出口商品品牌竞争力和国外知名品牌差距甚远。很多出口商品是在中国加工组装以满足国外订单,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少,使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的“制造中心”。虽然我国出口额巨大,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导致外贸企业竞争力不强。
2、我国外贸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构成相对较低的传统优势行业,如服装加工业,其生产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国际价格较低,获利微薄。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外贸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不少外贸企业缺乏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外贸生产企业如服装、玩具等,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市场的总体趋势是供过于求。由于绝大多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商品的国际价格不断下跌,外贸企业为抵消产品价格下跌损失的利润,只有采用不断扩大出口数量的办法来加以弥补,企业盲目扩张业务规模,又转而导致外贸企业重规模轻质量的业务发展模式。
3、缺乏自主驾御市场的能力,管理能力薄弱,特别是对终端用户市场管理能力的缺乏。由于外贸的性质更多的是和经销商打交道,外贸企业缺乏品牌及服务意识,对用户市场的控制和反应能力弱,不能自主驾御终端市场。由于没有涉及到如何让终端消费者接受的问题,外贸企业逐渐形成对中间经销商完全依赖,沦落成为简单的商品加工厂,无形之中把自己推向了被动局面。然而现代市场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促销政策,而转向注重更具差异性的产品及品牌效力下蕴涵的产品魅力。
4、在市场运营中,外贸企业缺乏对资源的战略性统筹整合,缺乏驾驭复杂业务模式的经验。每个区域市场有其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原有的外贸业务模式比较单一,外贸企业资源整合和控制能力弱,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有些外贸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分散推广,造成资源分散,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因此外贸企业需要取长补短,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5、外贸企业一般规模都不是很大,售后服务不完善,对外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也比较单一,人力资源匮乏。除此之外,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反倾销、各种贸易壁垒和汇率的不稳定,远程运输产生运费成本和中间环节成本变化,均导致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高。
6、实行登记备案制后,有更多的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及众多私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竞争激烈导致了市场压缩。另外,许多外贸公司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而另一方面,外贸公司在经营模式上没有更多的利润点,无力进入其他领域进行竞争,即便是进入了生产、研发等领域,但是由于原有基础的薄弱,面临众多风险。
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外贸企业的良性发展
外贸业务不稳定,外贸企业收益低等现象十分普遍,国际贸易纠纷频繁发生,企业在操作时应提高警惕,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和躲避风险。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和必然,外贸企业的出路在哪里?面对当前的国际市场发展状况,具有中国特有的企业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外贸企业应当如何予以应对和发展?笔者认为:
1、研究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规模大,开放性强,除了存在语言、文化等差异,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产品标准及管理规则,外贸企业必须熟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市场竞争现状和发展态势,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才能在深层市场上避开众多竞争来赢得胜利。
2、大胆寻求市场缝隙,创建合理的市场定位。市场竞争环境的变迁,要求外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单一业务模式及业务结构,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建立新的利润增长模式,实现企业赢利。市场是变化的,变化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外贸企业必须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空隙,达到求生存谋取发展的目的。注意发掘一些辅助大企业而派生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细分市场,开展服务配套,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企业的潜在优势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
3、积极开创企业自身品牌。外贸企业可以积极设立研发机构,适度深入产品制造和研发环节,尽量使企业能拥有独特的技术和生产技艺,扩大产品差异性。当今世界已由对劳动密集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对知识技术及服务的市场需求。我国外贸企业应该积极开创企业自身品牌,应一手抓市场,一手抓技术改造,有针对地根据具体市场制定具体方案,提高市场认知度,从而达到低成本锻造品牌的目的,传播企业核心价值,最终形成强势竞争力。个性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任何方面都有竞争力。企业必须形成品牌竞争意识,逐渐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商品结构,逐渐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自己独有的信誉和品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4、强化和利用自身灵活优势,增强赢利能力。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外贸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不能丧失了自己机制灵活的优势而简单地向大企业或跨国企业看齐。由于外贸企业受规模所限,难有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所以,明智的企业就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机构灵活,适应性强, 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协调和管理成本低。企业跨国经营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只要在某些环节拥有相对优势,都可能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
5、加强信息意识。我国外贸企业经营直接介入国际市场的程度比较低,而企业信息化率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准则。对于企业规模受到限制的广大外贸企业,可以借助中介网站,逐步实现网上交易。WTO加快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利用网络营销,节省了开支,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低成本、高竞争力的优势。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也缩小了外贸企业与国外大企业间的能力差异。建立强势网络销售有助于企业克服规模小、资金少、科研能力薄弱的劣势,降低成本。
6、深化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员素养培养,通过学习和引入并重的方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大培养、发现、使用不同人才的力度,减少管理层级,对企业所属员工进行专业强化培训,鼓励员工开发思维,并深度挖掘员工自身的潜力非常重要。企业应加强培养与引进人才,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留得住核心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一个企业良好的运营决不是盲目出击,协调分配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7、加强创新意识,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自于持续性创新。外贸企业可以通过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是动态的,新的知识资源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企业只有着眼于加强技术及管理创新,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制定自己独特的市场创新战略,才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对于某些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把技术开发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必要时,外贸企业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制定和创新战略规划,形成独有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国外贸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就要着眼于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在不断变幻的市场中,保持创新意识,科学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保持不败。
参考文献:
[1]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赵晓晨.外贸代理制难以推广的两个根本原因[J].国际贸易问题,1998,(3).
(作者单位:法国鲁昂大学)
关键词:外贸企业 发展措施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2005年1月起中国外贸企业准入由审批制全面转为登记备案制,在贸易权方面给予所有外国个人和企业不低于中国企业的待遇。随着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改革不断扩大和深化,有无数的企业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活动。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进行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逐步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使我国原有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外贸企业的创利能力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整个外贸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一、我国外贸企业特点
1、出口商品品牌竞争力和国外知名品牌差距甚远。很多出口商品是在中国加工组装以满足国外订单,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少,使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的“制造中心”。虽然我国出口额巨大,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导致外贸企业竞争力不强。
2、我国外贸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构成相对较低的传统优势行业,如服装加工业,其生产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国际价格较低,获利微薄。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外贸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不少外贸企业缺乏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外贸生产企业如服装、玩具等,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市场的总体趋势是供过于求。由于绝大多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商品的国际价格不断下跌,外贸企业为抵消产品价格下跌损失的利润,只有采用不断扩大出口数量的办法来加以弥补,企业盲目扩张业务规模,又转而导致外贸企业重规模轻质量的业务发展模式。
3、缺乏自主驾御市场的能力,管理能力薄弱,特别是对终端用户市场管理能力的缺乏。由于外贸的性质更多的是和经销商打交道,外贸企业缺乏品牌及服务意识,对用户市场的控制和反应能力弱,不能自主驾御终端市场。由于没有涉及到如何让终端消费者接受的问题,外贸企业逐渐形成对中间经销商完全依赖,沦落成为简单的商品加工厂,无形之中把自己推向了被动局面。然而现代市场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促销政策,而转向注重更具差异性的产品及品牌效力下蕴涵的产品魅力。
4、在市场运营中,外贸企业缺乏对资源的战略性统筹整合,缺乏驾驭复杂业务模式的经验。每个区域市场有其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原有的外贸业务模式比较单一,外贸企业资源整合和控制能力弱,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有些外贸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分散推广,造成资源分散,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因此外贸企业需要取长补短,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5、外贸企业一般规模都不是很大,售后服务不完善,对外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也比较单一,人力资源匮乏。除此之外,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反倾销、各种贸易壁垒和汇率的不稳定,远程运输产生运费成本和中间环节成本变化,均导致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高。
6、实行登记备案制后,有更多的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及众多私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竞争激烈导致了市场压缩。另外,许多外贸公司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而另一方面,外贸公司在经营模式上没有更多的利润点,无力进入其他领域进行竞争,即便是进入了生产、研发等领域,但是由于原有基础的薄弱,面临众多风险。
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外贸企业的良性发展
外贸业务不稳定,外贸企业收益低等现象十分普遍,国际贸易纠纷频繁发生,企业在操作时应提高警惕,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和躲避风险。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和必然,外贸企业的出路在哪里?面对当前的国际市场发展状况,具有中国特有的企业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外贸企业应当如何予以应对和发展?笔者认为:
1、研究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规模大,开放性强,除了存在语言、文化等差异,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产品标准及管理规则,外贸企业必须熟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市场竞争现状和发展态势,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才能在深层市场上避开众多竞争来赢得胜利。
2、大胆寻求市场缝隙,创建合理的市场定位。市场竞争环境的变迁,要求外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单一业务模式及业务结构,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建立新的利润增长模式,实现企业赢利。市场是变化的,变化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外贸企业必须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空隙,达到求生存谋取发展的目的。注意发掘一些辅助大企业而派生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细分市场,开展服务配套,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企业的潜在优势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
3、积极开创企业自身品牌。外贸企业可以积极设立研发机构,适度深入产品制造和研发环节,尽量使企业能拥有独特的技术和生产技艺,扩大产品差异性。当今世界已由对劳动密集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对知识技术及服务的市场需求。我国外贸企业应该积极开创企业自身品牌,应一手抓市场,一手抓技术改造,有针对地根据具体市场制定具体方案,提高市场认知度,从而达到低成本锻造品牌的目的,传播企业核心价值,最终形成强势竞争力。个性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任何方面都有竞争力。企业必须形成品牌竞争意识,逐渐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商品结构,逐渐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自己独有的信誉和品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4、强化和利用自身灵活优势,增强赢利能力。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外贸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不能丧失了自己机制灵活的优势而简单地向大企业或跨国企业看齐。由于外贸企业受规模所限,难有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所以,明智的企业就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机构灵活,适应性强, 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协调和管理成本低。企业跨国经营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只要在某些环节拥有相对优势,都可能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
5、加强信息意识。我国外贸企业经营直接介入国际市场的程度比较低,而企业信息化率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准则。对于企业规模受到限制的广大外贸企业,可以借助中介网站,逐步实现网上交易。WTO加快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利用网络营销,节省了开支,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低成本、高竞争力的优势。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也缩小了外贸企业与国外大企业间的能力差异。建立强势网络销售有助于企业克服规模小、资金少、科研能力薄弱的劣势,降低成本。
6、深化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员素养培养,通过学习和引入并重的方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大培养、发现、使用不同人才的力度,减少管理层级,对企业所属员工进行专业强化培训,鼓励员工开发思维,并深度挖掘员工自身的潜力非常重要。企业应加强培养与引进人才,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留得住核心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一个企业良好的运营决不是盲目出击,协调分配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7、加强创新意识,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自于持续性创新。外贸企业可以通过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是动态的,新的知识资源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企业只有着眼于加强技术及管理创新,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制定自己独特的市场创新战略,才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对于某些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把技术开发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必要时,外贸企业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制定和创新战略规划,形成独有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国外贸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就要着眼于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在不断变幻的市场中,保持创新意识,科学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保持不败。
参考文献:
[1]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赵晓晨.外贸代理制难以推广的两个根本原因[J].国际贸易问题,1998,(3).
(作者单位:法国鲁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