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学纯真贯一生,诗书万卷路千程。急功近利凡夫辈,大器还须晚后成。”这是自己的一首拙诗,算是自勉吧!我已近古稀之年,细想此生,如《石头记》中大荒山下之顽石,“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今世惟有铁笔砚池相伴,不过倒也算是小楼清静静,书屋乐融融。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步入学书的殿堂已是而立之年。上世纪70年代有幸认识书画家朱焰先生,他赠我鲁公《勤礼碑选字帖》,如此在先生教导下步入正轨,并由唐上溯魏晋三代钟鼎,临帖不辍。时值1980年全国煤炭系统举办首届书法美术篆刻摄影展,我的作品入展,次年参加由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举办的为期一月的培训,使我眼界大开,得睹大家风采,一窥书法真谛。1985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全面地学习书法理论,大量的临摹历代碑帖,为以后的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书法成为我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学书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正是:“院清人静古灯残,扑面晚风刺骨寒。晨读临习成日课,诗情偶发莫池干。”
我无心当篆刻家,自知鲁钝,戏嘲“穿椎”。然我学篆刻与白石翁有相似的原委。1976年太原举办书法展,我便拿书法习作让朱焰先生指导,当时尚不知书作需要钤印,先生夸我写得不错,问我怎不压印,无印不成书啊!我急返找朋友用梨木刻一图章,用办公印油印之,再次登门。先生观之让我重写,写后先生以闲章为我代印,算是参加了此次展览。随后朱先生让我买两块石料为我找人刻印,然此石料在朱先生案上放了两年也未成印…… 让我深感求人难,求印更难。也罢,求人莫如求己。便购刀、置印谱、读说文、写籀篆,从秦汉入手,开始了自己的学印之路。为学刻边款,不惜远访汾西同仁李刚。这一刻便是二十年之久。自己刻印着实全是逼出来的,赋诗写照:“块块青田临古印,纷飞石屑露刀痕。磨来刻去磨心志,意会神合始乱真。”
光阴如梭,人生似梦,小院种树,陋室临池,读书吟诗,书朋满坐,其乐融融。弹指间已近古稀,人生可谓白驹过隙,无常苦短。学书之路修且远兮!对于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来说,知识的匮乏,见识的浅薄,才是横于自己面前最大的魔障。有追求就得奋进!缺什么就补什么,我的三十岁以后的业余时间就是在不断的补课中度过的。
漫长的学书经历,知识积累渐丰,感受颇多。
对于“传统”,讨论颇多,论来论去,仅仅局限于汉字结构、笔墨技巧以及历代的书家碑帖等等一些技法层面的东西,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即由儒释道构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哲学思想、人文理念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书法的灵魂。如果把技法层比作硬件的话,那么文化层便是软件,硬件需要软件来支撑,学传统不可偏废其一。
中国的文字演变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完善了不同书体并形成碑与帖两大体系,相互依从相互弥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链。而碑与帖是书法链条中的两大纽带,犹如黄河长江共同滋养着中华大地,继承传统不可偏颇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丢掉哪一个环节都会给你留下深深的遗憾,扬帖抑碑与扬碑抑帖均嫌偏颇!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它就是通过表义的文字、内容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打动观赏者,使之产生共鸣,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现在观书者只观表层,不顾内容,认为内容不重要,其实并非如此。是内容激发了你的情感,使之尽情发挥,产生激情洋溢、生气盎然的佳作。书法家不应是抄字匠!
对待基本功的训练,我常以变魔术喻之,把碑帖和书体称之为道具,玩魔术靠的是道具与熟练的技巧,道具多,花样才能变得多,技巧纯熟才能变得让人看不出破绽。其理用于书何不如是。博古融通,了然于胸。提笔挥毫,无所挂碍,任情肆意,抒我心臆。故学书广收博取,方能厚积薄发。
观书观什么?曰:观气象,观神采,观格调,观品位。气象大,格调高,品位才高。其次才论笔墨技巧,章法布白。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格调高,靠的是书者的修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书法写来写去写的是修养,这是真谛。知识浅薄,心理浮躁,只靠摆弄线条、玩小技巧、拼凑花样、追求时尚,是没有多大出息的。
当今创新成了时髦的话语,要表现风格、张扬个性,谈何容易!个性要有共性来支撑,风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至于是否形成自己的面貌,能否立得住,这得要后人来评说,历史来认可。少点儿急功近利,多些苦读励学方能成其正果。
我喜欢草书,因其具更多的抒情性,写我心声,融喜怒哀乐于笔端,挥天写地骋我情怀。正是:“疾风暴雨墨淋漓,落纸烟飞鬼魅奇。一扫庸流雕小技,胸襟直泻费人知。”
“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岂不然哉!顾念平生学书,童蒙涂鸦,而立入轨,夜以继日,燃灯继晷,用功不可谓不勤,然所得甚浅,不敢言书家也,不过书胸中之逸气耳。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步入学书的殿堂已是而立之年。上世纪70年代有幸认识书画家朱焰先生,他赠我鲁公《勤礼碑选字帖》,如此在先生教导下步入正轨,并由唐上溯魏晋三代钟鼎,临帖不辍。时值1980年全国煤炭系统举办首届书法美术篆刻摄影展,我的作品入展,次年参加由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举办的为期一月的培训,使我眼界大开,得睹大家风采,一窥书法真谛。1985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全面地学习书法理论,大量的临摹历代碑帖,为以后的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书法成为我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学书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正是:“院清人静古灯残,扑面晚风刺骨寒。晨读临习成日课,诗情偶发莫池干。”
我无心当篆刻家,自知鲁钝,戏嘲“穿椎”。然我学篆刻与白石翁有相似的原委。1976年太原举办书法展,我便拿书法习作让朱焰先生指导,当时尚不知书作需要钤印,先生夸我写得不错,问我怎不压印,无印不成书啊!我急返找朋友用梨木刻一图章,用办公印油印之,再次登门。先生观之让我重写,写后先生以闲章为我代印,算是参加了此次展览。随后朱先生让我买两块石料为我找人刻印,然此石料在朱先生案上放了两年也未成印…… 让我深感求人难,求印更难。也罢,求人莫如求己。便购刀、置印谱、读说文、写籀篆,从秦汉入手,开始了自己的学印之路。为学刻边款,不惜远访汾西同仁李刚。这一刻便是二十年之久。自己刻印着实全是逼出来的,赋诗写照:“块块青田临古印,纷飞石屑露刀痕。磨来刻去磨心志,意会神合始乱真。”
光阴如梭,人生似梦,小院种树,陋室临池,读书吟诗,书朋满坐,其乐融融。弹指间已近古稀,人生可谓白驹过隙,无常苦短。学书之路修且远兮!对于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来说,知识的匮乏,见识的浅薄,才是横于自己面前最大的魔障。有追求就得奋进!缺什么就补什么,我的三十岁以后的业余时间就是在不断的补课中度过的。
漫长的学书经历,知识积累渐丰,感受颇多。
对于“传统”,讨论颇多,论来论去,仅仅局限于汉字结构、笔墨技巧以及历代的书家碑帖等等一些技法层面的东西,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即由儒释道构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哲学思想、人文理念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书法的灵魂。如果把技法层比作硬件的话,那么文化层便是软件,硬件需要软件来支撑,学传统不可偏废其一。
中国的文字演变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完善了不同书体并形成碑与帖两大体系,相互依从相互弥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链。而碑与帖是书法链条中的两大纽带,犹如黄河长江共同滋养着中华大地,继承传统不可偏颇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丢掉哪一个环节都会给你留下深深的遗憾,扬帖抑碑与扬碑抑帖均嫌偏颇!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它就是通过表义的文字、内容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打动观赏者,使之产生共鸣,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现在观书者只观表层,不顾内容,认为内容不重要,其实并非如此。是内容激发了你的情感,使之尽情发挥,产生激情洋溢、生气盎然的佳作。书法家不应是抄字匠!
对待基本功的训练,我常以变魔术喻之,把碑帖和书体称之为道具,玩魔术靠的是道具与熟练的技巧,道具多,花样才能变得多,技巧纯熟才能变得让人看不出破绽。其理用于书何不如是。博古融通,了然于胸。提笔挥毫,无所挂碍,任情肆意,抒我心臆。故学书广收博取,方能厚积薄发。
观书观什么?曰:观气象,观神采,观格调,观品位。气象大,格调高,品位才高。其次才论笔墨技巧,章法布白。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格调高,靠的是书者的修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书法写来写去写的是修养,这是真谛。知识浅薄,心理浮躁,只靠摆弄线条、玩小技巧、拼凑花样、追求时尚,是没有多大出息的。
当今创新成了时髦的话语,要表现风格、张扬个性,谈何容易!个性要有共性来支撑,风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至于是否形成自己的面貌,能否立得住,这得要后人来评说,历史来认可。少点儿急功近利,多些苦读励学方能成其正果。
我喜欢草书,因其具更多的抒情性,写我心声,融喜怒哀乐于笔端,挥天写地骋我情怀。正是:“疾风暴雨墨淋漓,落纸烟飞鬼魅奇。一扫庸流雕小技,胸襟直泻费人知。”
“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岂不然哉!顾念平生学书,童蒙涂鸦,而立入轨,夜以继日,燃灯继晷,用功不可谓不勤,然所得甚浅,不敢言书家也,不过书胸中之逸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