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天然林中松墨天牛等昆虫种群动态初探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马尾松天然林中挂设诱捕器,利用A-3型化学诱剂诱获的昆虫种类达16种,其中天牛7种。松林的主要蛀干害虫达6种,以松墨天牛、椎天牛种群数量比率最高,分别达到77.18%和16.11%。监测发现,松墨天牛在江西省峡江县成虫羽化期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初期为5月上旬,盛期为6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并且雌成虫发生量大于雄成虫。椎天牛出现初始期在5月上旬,仅在5月下旬出现了高峰期。试验表明,A-3型化学诱剂诱捕是监测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和降低其虫口密度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来扰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生物量氮(SMBN)以及生物量碳氮比(C/N)的影响。[方法]以浙江庆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土样为研究材料,设置3个梯度的不同外来干扰程度:无人扰动区(W)、无人—外来扰动交汇区(W-Y)和外来扰动区(Y),每个梯度取4个样。[结果]外来扰动会减少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氮。游人与无人交汇区的SMBC含量最高,最低的是游人区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阐明了干旱半干旱灌区的耗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在干旱半干旱灌区耗水量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从介绍安徽省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危害症状出发,包括玉米斑枯病、玉米灰斑病、玉米矮花叶病及玉米大斑病等,分析了这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并详细阐述了安徽省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