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江西省鄱阳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陈雪莲已两年多。两年多来,每一次去鄱阳,陈主任都会給我一个“惊喜”。记得初次是去鄱阳县调研“两项制度衔接”的落实情况,鄱阳落实速度之快、工作之实、效果之显給了我“惊喜”,后是整村推进、移民搬迁、旅游扶贫等一项项工作让我“惊喜”不断。
6月20日,我又来到了鄱阳,陈主任笑言,这回再給你一个“惊喜”。于是,一行人冒着酷烈的太阳,在狭窄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游城乡茶塘湖村的一片滩涂地,远远望去,似乎什么也没看见,更让人纳闷的是,出来給我介绍情况的是油墩街镇港头村的村主任李顺民。
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际,李顺民主任让我跟着他穿越滩涂,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水面边,放眼望去,水面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类似荷叶的青色叶子,间或挺立着一两朵紫色的花,在夏日的正午,送来了一阵阵的清凉与清香。李主任告诉我,这是芡实。
芡实为一种睡莲科植物,别名鸡头米、刺莲藕等。在中国式园林中,芡实与荷花、睡莲、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芡实的果则是功效良多的中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补中益气、开胃止渴。民间多将芡实用作煲汤材料。
面对为何带我来看别村芡实的疑问,李顺民主任笑了笑告诉我,这一片四千多亩的芡实其实是他承包种植的。
李主任接着告诉我,他所在的油墩街镇港头村有7个自然村,700余农户,3600余人,人均耕地不足三分,且地势低洼、资源匮乏,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在县扶贫和移民办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充分利用发挥港头村民芡实种植技术,帮助村里发展芡实产业。通过几年发展,港头村现有200多人从事芡实种植,成立了芡实合作社,除了在本村种植外,还走出村庄、走出鄱阳、走出江西,在邻村、邻县、湖北、安徽等地种植了三万多亩芡实,年总产值达4800万元。
从茶塘湖村出来,李顺民主任硬是拉着我们去了一趟港头村,村里一幢幢林立的新民居,门口停放的一辆辆小汽车无不显示着芡实种植給港头村带来的富足与幸福。走进港头村时,恰逢镇里举办龙舟赛,港头村的龙舟队还拿了个第一,村民们的笑声、鞭炮声让人仿佛在过春节。李顺民主任则告诉我,下一步,港头村要在扩大芡实种植规模的同时,发展芡实深加工,延长芡实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芡实种植效益。
这真是让人欣喜的“惊喜”啊。
回程的路上,陈雪莲主任告诉我,当初面对港头村的困难时,心里十分着急,为帮村里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我们沉下心来,反复调研,最后根据港头村的资源、人力实际,确立了芡实种植作为村里的“一村一品”产业来发展,从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有沉下心来的工作作风、有务实创新的精神。这应该是此次港头村給我“惊喜”的秘诀,也应该是鄱阳县这几年扶贫和移民工作不断給我“惊喜”的秘诀。但愿这样的“惊喜”能够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呈现。
责任编辑:上官涛
6月20日,我又来到了鄱阳,陈主任笑言,这回再給你一个“惊喜”。于是,一行人冒着酷烈的太阳,在狭窄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游城乡茶塘湖村的一片滩涂地,远远望去,似乎什么也没看见,更让人纳闷的是,出来給我介绍情况的是油墩街镇港头村的村主任李顺民。
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际,李顺民主任让我跟着他穿越滩涂,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水面边,放眼望去,水面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类似荷叶的青色叶子,间或挺立着一两朵紫色的花,在夏日的正午,送来了一阵阵的清凉与清香。李主任告诉我,这是芡实。
芡实为一种睡莲科植物,别名鸡头米、刺莲藕等。在中国式园林中,芡实与荷花、睡莲、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芡实的果则是功效良多的中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补中益气、开胃止渴。民间多将芡实用作煲汤材料。
面对为何带我来看别村芡实的疑问,李顺民主任笑了笑告诉我,这一片四千多亩的芡实其实是他承包种植的。
李主任接着告诉我,他所在的油墩街镇港头村有7个自然村,700余农户,3600余人,人均耕地不足三分,且地势低洼、资源匮乏,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在县扶贫和移民办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充分利用发挥港头村民芡实种植技术,帮助村里发展芡实产业。通过几年发展,港头村现有200多人从事芡实种植,成立了芡实合作社,除了在本村种植外,还走出村庄、走出鄱阳、走出江西,在邻村、邻县、湖北、安徽等地种植了三万多亩芡实,年总产值达4800万元。
从茶塘湖村出来,李顺民主任硬是拉着我们去了一趟港头村,村里一幢幢林立的新民居,门口停放的一辆辆小汽车无不显示着芡实种植給港头村带来的富足与幸福。走进港头村时,恰逢镇里举办龙舟赛,港头村的龙舟队还拿了个第一,村民们的笑声、鞭炮声让人仿佛在过春节。李顺民主任则告诉我,下一步,港头村要在扩大芡实种植规模的同时,发展芡实深加工,延长芡实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芡实种植效益。
这真是让人欣喜的“惊喜”啊。
回程的路上,陈雪莲主任告诉我,当初面对港头村的困难时,心里十分着急,为帮村里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我们沉下心来,反复调研,最后根据港头村的资源、人力实际,确立了芡实种植作为村里的“一村一品”产业来发展,从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有沉下心来的工作作风、有务实创新的精神。这应该是此次港头村給我“惊喜”的秘诀,也应该是鄱阳县这几年扶贫和移民工作不断給我“惊喜”的秘诀。但愿这样的“惊喜”能够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呈现。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