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刘熙载是近代著名学者,他恪守儒家思想又博通道家思想,著述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从其著述版本、文学思想入手,探讨其文学成就及其对文艺美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刘熙载 著述版本 文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晚清著名学者,出生于江苏兴化城内一户清寒知识分子家庭。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青少年时期专注于学习。刘熙载十岁之前在父母身边,受父亲影响较大,其父刘松岭为监生,在当地颇有威望。刘熙载读书学习有天赋,父亲称其可以入道。刘熙载十岁时父亲去世,几年后母亲王氏又去世。但在孤贫中,刘熙载仍艰苦向学。迫于生计,他十六岁时做过粮行学徒,因酷爱读书、手不释卷被行主辞退。曾师从张秉衡、徐子霖、查咸勤学习。后来决计教授私塾自食其力,同时为科举做准备。
第二,中壮年时期的科举与仕途。道光十九年(1839)刘熙载二十七岁乡试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22),三十二岁中进士,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再加上文章、书法优等,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仕宦生涯。咸丰三年(1853)皇帝召对称旨,入直上书房,为诸王师。咸丰六年(1856),京察,年终考核为一等,本来可以委任为道、府,但他不愿意为吏,遂请假到山东授徒自给。咸丰十一年(1861),应胡林翼之聘,离京到武昌任江汉书院主讲。同治三年(1864),补国子监司业,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
第三,晚年讲学时期。刘熙载五十四岁辞官回家,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六年(1880)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历时十四年。仿效宋代大教育家胡瑗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如张焕纶、袁爽秋、童米孙、胡适的父亲胡传等。胡适很多思想的形成可以溯源到刘熙载,在《胡适口述自传》中,曾回忆其父深受刘熙载的影响。
刘熙载身处清季大动荡、大转变之际,森严的文网时刻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再加上其从小孤寂的生活,致使他在之后的政治上多不谈时事。面对动荡的时局与新思潮,刘熙载也有困惑与矛盾,他既不能力挽狂澜救黎民于水火,又不能像同时代的龚自珍、魏源那样启蒙民智。他不满现实,厌恶官场,忧国忧民,所有种种思想都转变为对教育与文艺教化的重视,刘熙载弃官执教、谈文论艺就是这些思想的表现。
二
刘熙载笃信程朱之学,一生穷理致知、躬行实践。他曾说过,为学不专在读书伦常之地、日用行习之间,事事准情酌理而行,便是真实学问。主讲上海龙门书院之时,刘熙载把教学随笔整理为《持志塾言》,后又把治学心得结集为《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迭韵》,诗文稿《昨非集》。这六种书分别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五年(1879)先后刊行,合称《古桐书屋六种》。刘熙载去世后,后人又将其遗稿《古桐书屋札记》、《游艺约言》、《制义书存》三种汇刻成书,于光绪十三年(1887)付梓刊行。
在上述著作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艺概》。从初版本到现在版本,《艺概》流传一百多年。
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刘熙载亲手编成《艺概》一书,其内容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此种版本分为两册,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单鱼尾。此后的版本多沿袭初版本。《文概》一共包括三百三十九条,专门探讨中国古代散文,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在前一部分中,刘熙载以历史的眼光,纵向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评论始于先秦终于宋代的重要散文作家与作品,另外还有对明代刘基的《郁离子》的评论。在后一部分中,刘熙载又总结了散文创作理论与写作技巧。总而言之,《文概》除了《郁离子》外,评论没有涉及到明清散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明清缺少散文大家,二是不评论近代文章,可以远离文字狱。《诗概》一共包括二百八十五条,专门讨论先秦到宋代的诗歌。在此部分中,刘熙载认为:自然的灵性可以通过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就可以成为诗;诗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统一起来,文艺方可发挥其应有功能;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诗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赋概》一共包括一百三十七条,论述了赋这种文体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赋的功能及写作。《词曲概》一共包括一百五十九条,重点在评述词,论曲为辅。刘熙载论词从词史、词学史切入,批评清代浙、常两派的同时,提出众多精辟见解。《书概》一共包括二百四十六条,探讨书法源流及众多书体特点。《经义概》一共包括九十五条,探讨八股文,总结出不少写作理论。
距初刻本面世不久,也是在同治年间刊出了《古桐书屋六种》本,版式依然沿袭初刻本样式,两册,但在用字上稍有变化,例如《艺概·书概》,初刻本第九条“韧字乃要诀也”,第一八三条“笔软则奇怪生焉”;而《古桐书屋六种》本却变为
“ 笔自有诀也”,“笔软则奇怪出焉”,等等。
光绪三年《艺概》岭南重刻本,版式同初刻本,二册,陈璞为书名题签,并有“古樵”印章;光绪二十九年四川成都官书局《艺概》;宣统三年山西两级师范学堂排印《艺概》铅印点校本,两册。
到民国时期,《艺概》出现很多版本。如1923年开明书店铅印点校本排印本《艺概》、民国十六年北京青云阁内富晋书社铅印点校本《刘熙载先生艺概》等版本。解放后铅印点校本更多,主要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王国安标点本《艺概》;巴蜀书社1990年版徐中玉、萧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包括《艺概》、《昨非集》、《游艺约言》、《制义书存》、《古桐书屋札记》、《持志塾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刘立人、陈文和点校本《刘熙载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薛正兴点校本《刘熙载文集》,等等。
从内容上来说,《游艺约言》与《艺概》相类,前者可视为后者的补充,也是以札记的形式谈论诗文书画;《持志塾言》与《古桐书屋札记》是其教学随笔;《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迭韵》属于音韵学心得;《昨非集》是其创作集,包括寓言故事、散文、诗、词四类;《制义书存》为其早年习作,实为《昨非集》未收入者。
三
同国家不幸诗家幸一样,刘熙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其成就早就得到后人肯定,民国时期钱基博在其《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称刘熙载为同治光绪年间的大师。探究刘熙载文学思想与文学成就必须做到知人论世。从刘熙载的一生来看,他一直秉持儒家正人君子气概,同时,刘熙载又是一位博闻强识、学识渊博的学者,从小研读经史,深受儒学熏陶,又能杂学旁搜,出入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志趣同于陶渊明。虽然他没有象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却始终以匡救时弊为己任,手段就是文艺教化。而从他留给后人的众多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文学思想:
首先,在其著述中,刘熙载非常强调文章的真实性,确信“盖文惟其是,惟其真”。如果忽略是与真,仅仅模拟古人文章形式,就会舍本逐末,不可取。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所在,若所写文章内容失真,其形式无论怎样完美,也只是华而不实。在语言运用上,刘熙载也提出自己的标准:“文中用字,在当不在奇。”为了达到字句洽当自然,他还提倡炼字炼句,主张诗中要有妙语,这样才可以达到令人神远的境界。由此可见,刘熙载对语言的运用也充满辩证思维。同时,刘熙载在《诗概》里还总结出“诗一戒滞累尘腐,一戒轻浮放浪”。这些对当今的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还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刘熙载的文学思想具有儒家倾向。刘熙载在《艺概》及《游艺约言》中探讨各体文体、不同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想倾向和情感时,往往流露出强烈的宗经思想。《艺概·文概》开卷即提出,《六经》思想是圣人旨意的再现,深博无涯章。同样,《六经》乃是一切文章之渊薮,统摄着所有类型的文章,反而言之,所有文章都应以《六经》思想为旨归,以合乎儒家经典的雅正,这说明刘熙载谈论文学时明显的宗经思想。溯流而上,宗经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此后历代众多文论家对此又发扬并光大。
从现在看来。刘熙载的宗经观念并无多少创新,但是,就《艺概》与《游艺约言》而言,刘熙载在谈论具体作家、作品时多以此观念来分析文学思想,却又超越常人之处。刘熙载并非泛泛空论,而是把其看作一条重要标准,始终贯穿于对作家作品情感、思想倾向评论之中,其论文的儒家思想倾向不言而喻。有例为证,“诗言志”乃是儒家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言志,一般来说,是指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怀,而儒家的“诗言志”却富有特定的政教含义:“志”要合乎儒家的政教要求,文学乃政治教化的一种工具。刘熙载非常重视“志”,其在《艺概》中论文学时说,志是文章的主导,谈论文体不如谈论志。由此可见,刘熙载不仅重视言志,而且更重视“志”要合乎儒家的标准。
再次,刘熙载的文学思想受道家影响。儒家的哲学精神体现着对现实的执著追求,道家的哲学精神体现着一种超越意识。刘熙载在论文时一方面具有宗经思想,另一方面受道家影响也很大。
据刘熙载回忆,自己从小时候开始学习以来,就知道圣贤的道理不容易弄明白,所以就想从其他渠道参验,博览群书,一直学习到阴阳家、道家、佛家的言论,如果有可以使他明白圣贤道理的,他必然会不厌其烦,竭诚向学。这不仅契合在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学中儒道互补的现实,也说出了儒道聚合的内驱力。
虽然刘熙载以习儒业并科举出身,但其大不同于当时儒生,其一生好道,《梦受丹经》诗便可为证,刘熙载从少年时代起就与道结缘。但是,刘熙载与道结缘并不意味着道教思维就左右其为人处事,他所好的是道家的哲学思维,《饮酒答人间仙》诗可以为证,尤其是末句“君自求仙我饮酒”。
儒道互补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并且早已融入历代文学家的血液之中,刘熙载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清史稿·儒林传》评价刘熙载为“品学纯粹,以身为教”,俨然是一位醇然儒者,他恪守儒家传统,注重经世致用,强调求知即在践履道德;同时,他又契合老庄哲学,一心通道言艺,努力发掘文艺创作底蕴与规律,始终以深邃的眼光、不偏不倚的治学态度评论文艺,其文学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
刘熙载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同时具有辩证思想的文艺美学家。他提出“艺者,道之形也”,把“道”看作艺术的本源。为了阐释此概念,刘熙载用阴阳刚柔来概括道,同时把阴柔与阳刚的概念推而广之,在《艺概》的文、诗、赋、词曲、书等部分中,大量运用阴柔阳刚理论,并衍生出众多成双成对、相反相成的理论范畴,例如圆与方、是与异、刚与柔、密与疏、正与奇、阔与细、稳与超、醇厚与雄奇、沉着与飘逸、缠绵与超旷、凝重与流动,等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柔阳刚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特殊思维方式,并且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刘熙载融通儒道,提炼先秦哲学思想精华,把辩证、矛盾的法则运用到文学、艺术中来,提出有我与无我、深与浅、直与曲、虚与实、有尽与无穷等命题,对后世相关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有学者统计,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可以发现刘熙载论文谈艺的影子,例如:有我与无我、意境说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熙载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集大成者与终结者,王国维是近代文艺美学的开创者,二人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在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中,既包含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又包含艺术辩证思维。不管是谈文、诗、词、曲、赋,还是书法、经义,都表现出遵循艺术规律,坚持创造精神的美学原则。考察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可以发现他很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不论是其文艺作品论还是创作论,都是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总而言之,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包含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与情结,体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与中国古典美学“和”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刘熙载:《艺概》,《刘熙载论艺六种》,巴蜀书社,1990年版。
[2]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王娜艳,女,1964—,河北定州人,本科,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刘熙载 著述版本 文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晚清著名学者,出生于江苏兴化城内一户清寒知识分子家庭。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青少年时期专注于学习。刘熙载十岁之前在父母身边,受父亲影响较大,其父刘松岭为监生,在当地颇有威望。刘熙载读书学习有天赋,父亲称其可以入道。刘熙载十岁时父亲去世,几年后母亲王氏又去世。但在孤贫中,刘熙载仍艰苦向学。迫于生计,他十六岁时做过粮行学徒,因酷爱读书、手不释卷被行主辞退。曾师从张秉衡、徐子霖、查咸勤学习。后来决计教授私塾自食其力,同时为科举做准备。
第二,中壮年时期的科举与仕途。道光十九年(1839)刘熙载二十七岁乡试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22),三十二岁中进士,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再加上文章、书法优等,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仕宦生涯。咸丰三年(1853)皇帝召对称旨,入直上书房,为诸王师。咸丰六年(1856),京察,年终考核为一等,本来可以委任为道、府,但他不愿意为吏,遂请假到山东授徒自给。咸丰十一年(1861),应胡林翼之聘,离京到武昌任江汉书院主讲。同治三年(1864),补国子监司业,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
第三,晚年讲学时期。刘熙载五十四岁辞官回家,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六年(1880)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历时十四年。仿效宋代大教育家胡瑗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如张焕纶、袁爽秋、童米孙、胡适的父亲胡传等。胡适很多思想的形成可以溯源到刘熙载,在《胡适口述自传》中,曾回忆其父深受刘熙载的影响。
刘熙载身处清季大动荡、大转变之际,森严的文网时刻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再加上其从小孤寂的生活,致使他在之后的政治上多不谈时事。面对动荡的时局与新思潮,刘熙载也有困惑与矛盾,他既不能力挽狂澜救黎民于水火,又不能像同时代的龚自珍、魏源那样启蒙民智。他不满现实,厌恶官场,忧国忧民,所有种种思想都转变为对教育与文艺教化的重视,刘熙载弃官执教、谈文论艺就是这些思想的表现。
二
刘熙载笃信程朱之学,一生穷理致知、躬行实践。他曾说过,为学不专在读书伦常之地、日用行习之间,事事准情酌理而行,便是真实学问。主讲上海龙门书院之时,刘熙载把教学随笔整理为《持志塾言》,后又把治学心得结集为《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迭韵》,诗文稿《昨非集》。这六种书分别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五年(1879)先后刊行,合称《古桐书屋六种》。刘熙载去世后,后人又将其遗稿《古桐书屋札记》、《游艺约言》、《制义书存》三种汇刻成书,于光绪十三年(1887)付梓刊行。
在上述著作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艺概》。从初版本到现在版本,《艺概》流传一百多年。
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刘熙载亲手编成《艺概》一书,其内容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此种版本分为两册,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单鱼尾。此后的版本多沿袭初版本。《文概》一共包括三百三十九条,专门探讨中国古代散文,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在前一部分中,刘熙载以历史的眼光,纵向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评论始于先秦终于宋代的重要散文作家与作品,另外还有对明代刘基的《郁离子》的评论。在后一部分中,刘熙载又总结了散文创作理论与写作技巧。总而言之,《文概》除了《郁离子》外,评论没有涉及到明清散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明清缺少散文大家,二是不评论近代文章,可以远离文字狱。《诗概》一共包括二百八十五条,专门讨论先秦到宋代的诗歌。在此部分中,刘熙载认为:自然的灵性可以通过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就可以成为诗;诗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统一起来,文艺方可发挥其应有功能;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诗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赋概》一共包括一百三十七条,论述了赋这种文体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赋的功能及写作。《词曲概》一共包括一百五十九条,重点在评述词,论曲为辅。刘熙载论词从词史、词学史切入,批评清代浙、常两派的同时,提出众多精辟见解。《书概》一共包括二百四十六条,探讨书法源流及众多书体特点。《经义概》一共包括九十五条,探讨八股文,总结出不少写作理论。
距初刻本面世不久,也是在同治年间刊出了《古桐书屋六种》本,版式依然沿袭初刻本样式,两册,但在用字上稍有变化,例如《艺概·书概》,初刻本第九条“韧字乃要诀也”,第一八三条“笔软则奇怪生焉”;而《古桐书屋六种》本却变为
“ 笔自有诀也”,“笔软则奇怪出焉”,等等。
光绪三年《艺概》岭南重刻本,版式同初刻本,二册,陈璞为书名题签,并有“古樵”印章;光绪二十九年四川成都官书局《艺概》;宣统三年山西两级师范学堂排印《艺概》铅印点校本,两册。
到民国时期,《艺概》出现很多版本。如1923年开明书店铅印点校本排印本《艺概》、民国十六年北京青云阁内富晋书社铅印点校本《刘熙载先生艺概》等版本。解放后铅印点校本更多,主要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王国安标点本《艺概》;巴蜀书社1990年版徐中玉、萧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包括《艺概》、《昨非集》、《游艺约言》、《制义书存》、《古桐书屋札记》、《持志塾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刘立人、陈文和点校本《刘熙载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薛正兴点校本《刘熙载文集》,等等。
从内容上来说,《游艺约言》与《艺概》相类,前者可视为后者的补充,也是以札记的形式谈论诗文书画;《持志塾言》与《古桐书屋札记》是其教学随笔;《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迭韵》属于音韵学心得;《昨非集》是其创作集,包括寓言故事、散文、诗、词四类;《制义书存》为其早年习作,实为《昨非集》未收入者。
三
同国家不幸诗家幸一样,刘熙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其成就早就得到后人肯定,民国时期钱基博在其《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称刘熙载为同治光绪年间的大师。探究刘熙载文学思想与文学成就必须做到知人论世。从刘熙载的一生来看,他一直秉持儒家正人君子气概,同时,刘熙载又是一位博闻强识、学识渊博的学者,从小研读经史,深受儒学熏陶,又能杂学旁搜,出入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志趣同于陶渊明。虽然他没有象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却始终以匡救时弊为己任,手段就是文艺教化。而从他留给后人的众多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文学思想:
首先,在其著述中,刘熙载非常强调文章的真实性,确信“盖文惟其是,惟其真”。如果忽略是与真,仅仅模拟古人文章形式,就会舍本逐末,不可取。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所在,若所写文章内容失真,其形式无论怎样完美,也只是华而不实。在语言运用上,刘熙载也提出自己的标准:“文中用字,在当不在奇。”为了达到字句洽当自然,他还提倡炼字炼句,主张诗中要有妙语,这样才可以达到令人神远的境界。由此可见,刘熙载对语言的运用也充满辩证思维。同时,刘熙载在《诗概》里还总结出“诗一戒滞累尘腐,一戒轻浮放浪”。这些对当今的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还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刘熙载的文学思想具有儒家倾向。刘熙载在《艺概》及《游艺约言》中探讨各体文体、不同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想倾向和情感时,往往流露出强烈的宗经思想。《艺概·文概》开卷即提出,《六经》思想是圣人旨意的再现,深博无涯章。同样,《六经》乃是一切文章之渊薮,统摄着所有类型的文章,反而言之,所有文章都应以《六经》思想为旨归,以合乎儒家经典的雅正,这说明刘熙载谈论文学时明显的宗经思想。溯流而上,宗经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此后历代众多文论家对此又发扬并光大。
从现在看来。刘熙载的宗经观念并无多少创新,但是,就《艺概》与《游艺约言》而言,刘熙载在谈论具体作家、作品时多以此观念来分析文学思想,却又超越常人之处。刘熙载并非泛泛空论,而是把其看作一条重要标准,始终贯穿于对作家作品情感、思想倾向评论之中,其论文的儒家思想倾向不言而喻。有例为证,“诗言志”乃是儒家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言志,一般来说,是指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怀,而儒家的“诗言志”却富有特定的政教含义:“志”要合乎儒家的政教要求,文学乃政治教化的一种工具。刘熙载非常重视“志”,其在《艺概》中论文学时说,志是文章的主导,谈论文体不如谈论志。由此可见,刘熙载不仅重视言志,而且更重视“志”要合乎儒家的标准。
再次,刘熙载的文学思想受道家影响。儒家的哲学精神体现着对现实的执著追求,道家的哲学精神体现着一种超越意识。刘熙载在论文时一方面具有宗经思想,另一方面受道家影响也很大。
据刘熙载回忆,自己从小时候开始学习以来,就知道圣贤的道理不容易弄明白,所以就想从其他渠道参验,博览群书,一直学习到阴阳家、道家、佛家的言论,如果有可以使他明白圣贤道理的,他必然会不厌其烦,竭诚向学。这不仅契合在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学中儒道互补的现实,也说出了儒道聚合的内驱力。
虽然刘熙载以习儒业并科举出身,但其大不同于当时儒生,其一生好道,《梦受丹经》诗便可为证,刘熙载从少年时代起就与道结缘。但是,刘熙载与道结缘并不意味着道教思维就左右其为人处事,他所好的是道家的哲学思维,《饮酒答人间仙》诗可以为证,尤其是末句“君自求仙我饮酒”。
儒道互补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并且早已融入历代文学家的血液之中,刘熙载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清史稿·儒林传》评价刘熙载为“品学纯粹,以身为教”,俨然是一位醇然儒者,他恪守儒家传统,注重经世致用,强调求知即在践履道德;同时,他又契合老庄哲学,一心通道言艺,努力发掘文艺创作底蕴与规律,始终以深邃的眼光、不偏不倚的治学态度评论文艺,其文学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
刘熙载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同时具有辩证思想的文艺美学家。他提出“艺者,道之形也”,把“道”看作艺术的本源。为了阐释此概念,刘熙载用阴阳刚柔来概括道,同时把阴柔与阳刚的概念推而广之,在《艺概》的文、诗、赋、词曲、书等部分中,大量运用阴柔阳刚理论,并衍生出众多成双成对、相反相成的理论范畴,例如圆与方、是与异、刚与柔、密与疏、正与奇、阔与细、稳与超、醇厚与雄奇、沉着与飘逸、缠绵与超旷、凝重与流动,等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柔阳刚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特殊思维方式,并且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刘熙载融通儒道,提炼先秦哲学思想精华,把辩证、矛盾的法则运用到文学、艺术中来,提出有我与无我、深与浅、直与曲、虚与实、有尽与无穷等命题,对后世相关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有学者统计,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可以发现刘熙载论文谈艺的影子,例如:有我与无我、意境说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熙载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集大成者与终结者,王国维是近代文艺美学的开创者,二人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在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中,既包含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又包含艺术辩证思维。不管是谈文、诗、词、曲、赋,还是书法、经义,都表现出遵循艺术规律,坚持创造精神的美学原则。考察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可以发现他很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不论是其文艺作品论还是创作论,都是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总而言之,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包含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与情结,体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与中国古典美学“和”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刘熙载:《艺概》,《刘熙载论艺六种》,巴蜀书社,1990年版。
[2]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王娜艳,女,1964—,河北定州人,本科,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