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辱观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桥梁,以先进人物为示范,以人文素质为抓手,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超越与现实、认知与情感、自律与他律的几个关系,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可以从总体与个体两种维度分析入手: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应成为我国培养高级实用性技术人才的主阵地;从个体上看,不同学校存在地域差异、历史基础差异、政府扶持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应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两个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发就业指导课程,构建课程体系;要把就业指导渗透于实践教学中,构建实践体系。
由于传统大学精神的衰微,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在构建过程中常常摇摆不定、顾此失彼,坚持大学自治,建立充分协调大学、政府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弘扬学术自由,建立合理协调学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现状,比较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并就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探索了推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创新,以及保障和提高博士生培
教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回应,但必须警惕其对教育学科的控制与束缚。文章试图提出一种“学科语境”的研究进路。该研究进路坚持以当下存在的问题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