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2年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的背景下,光正钢构(002524)仍然执意推出定增募集资金的计划。公司拟募集资金4亿元用于“年产十八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然而记者发现,截至2011年底公司产能利用率尚不足60%,在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定增募投项目扩大产能将面临巨大风险。
此外,公司定增项目经过数次修改,税前净利率由此前的10.5%调整到6.87%。事实上,6.8%的税前净利率也是公司2011年的水平。显然,此前10.5%的数据存在较大的水分,然而公司却并未做出对这一数据进行调整的任何解释,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公司定增仅仅是用于“圈钱”的一个幌子,特别是在资金链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已然孤注一掷。
现有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
2010年上市的光正钢构主要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生产和安装。上市前公司钢结构产能为2万吨/年,随着募投项目“年产7 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的达产公司产能扩大为9万吨。但是产能的提升却并未转化为经济效益,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4.36万元,同比仅增长了9.18%,较2010年16.81%的净利润增幅下降明显;更为严重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甚至出现了389.10万元的亏损。
自今年2月首次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以来,公司经过数次修改最新的方案为:以8.21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0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4亿元,将全部用于“年产十八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4亿元,公司使用剩余首发募集资金3760.99万元投入该项目建设,项目所需资金超过实际募集资金净额部分公司通过自筹方式解决。
不难看出,通过定增项目的实施公司钢结构的产能将一举扩大为27万吨。虽然公司一直在提产能瓶颈制约公司发展、急需扩大钢结构产能等问题。但事实上公司真的急需扩大产能吗?由于公司在2011年年报里并未披露具体产能利用率情况,记者只能从2011年公司生产主次、C/Z 型钢48440.57吨的数据进行推测公司产能利用率约为53.8%。
公司就此多次向公司致电了解情况,但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的采访提纲传真至公司后,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来电以“董秘出差没有回来”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若按记者推测的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不足60%,那此次定增项目扩大产能又有何必要呢?众所周知,产能的急剧扩大将对公司的销售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现有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公司定增项目形成的生产能力必然出现闲置,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资金链十分紧绷
此外,记者注意到公司定增预案经过多次调整,项目的税前净利率也随之出现调整。最初公司称,“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56970.08万元,新增利润总额16486.94万元。”最终调整为“年新增销售收入156970.08万元,新增利润总额10788.17万元。”
由此看出,在新增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公司就将预测的净利总额减少了逾5000万元,这也直接导致公司的税前净利率由此前的10.5%下降至6.87%。事实上,从公司2011年年报可以看出当年公司税前净利率也就是6.8%的水平。那么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此前10.5%的税前净利率究竟是怎么预测出来的?为何后面要降低项目的“利润总额”?其修改理由是什么?再者,项目尚未实施公司就屡次调整数据,极有可能公司项目真正实施后的税前净利率连6.8%的水平都不一定能达到。
种种迹象显示,公司的定增募投项目暗藏诸多风险,而公司在此时间点迫不及待的推出定增背后的原因极有可能是通过“圈钱”来缓解紧绷的资金链。
自上市之后,公司利用募集和超募资金做了多个项目,包括7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光正(武汉)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武汉项目总投资5亿元,自筹资金需4亿元。
但从公司2011年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公司资金链十分紧张,经营、筹资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为负,分别为:-1262.39万元、-1.04亿元和-2891.93万元。此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也为-14.55亿元。
此次定增项目总投资6.4亿元,超过2.5亿元是需要靠公司自筹资金来解决。这意味着要把这几个项目实施完成,公司至少还有近7亿的资金窟窿需要去填。
毫无疑问,目前来看公司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来填这一巨大的资金窟窿。若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无疑会增加财务费用,对业绩又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公司为筹措资金将不停地从资本市场抽水,如若成真公司将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抽水机”,势必遭到市场的唾弃。
此外,公司定增项目经过数次修改,税前净利率由此前的10.5%调整到6.87%。事实上,6.8%的税前净利率也是公司2011年的水平。显然,此前10.5%的数据存在较大的水分,然而公司却并未做出对这一数据进行调整的任何解释,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公司定增仅仅是用于“圈钱”的一个幌子,特别是在资金链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已然孤注一掷。
现有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
2010年上市的光正钢构主要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生产和安装。上市前公司钢结构产能为2万吨/年,随着募投项目“年产7 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的达产公司产能扩大为9万吨。但是产能的提升却并未转化为经济效益,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4.36万元,同比仅增长了9.18%,较2010年16.81%的净利润增幅下降明显;更为严重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甚至出现了389.10万元的亏损。
自今年2月首次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以来,公司经过数次修改最新的方案为:以8.21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0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4亿元,将全部用于“年产十八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4亿元,公司使用剩余首发募集资金3760.99万元投入该项目建设,项目所需资金超过实际募集资金净额部分公司通过自筹方式解决。
不难看出,通过定增项目的实施公司钢结构的产能将一举扩大为27万吨。虽然公司一直在提产能瓶颈制约公司发展、急需扩大钢结构产能等问题。但事实上公司真的急需扩大产能吗?由于公司在2011年年报里并未披露具体产能利用率情况,记者只能从2011年公司生产主次、C/Z 型钢48440.57吨的数据进行推测公司产能利用率约为53.8%。
公司就此多次向公司致电了解情况,但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的采访提纲传真至公司后,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来电以“董秘出差没有回来”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若按记者推测的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不足60%,那此次定增项目扩大产能又有何必要呢?众所周知,产能的急剧扩大将对公司的销售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现有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公司定增项目形成的生产能力必然出现闲置,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资金链十分紧绷
此外,记者注意到公司定增预案经过多次调整,项目的税前净利率也随之出现调整。最初公司称,“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56970.08万元,新增利润总额16486.94万元。”最终调整为“年新增销售收入156970.08万元,新增利润总额10788.17万元。”
由此看出,在新增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公司就将预测的净利总额减少了逾5000万元,这也直接导致公司的税前净利率由此前的10.5%下降至6.87%。事实上,从公司2011年年报可以看出当年公司税前净利率也就是6.8%的水平。那么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此前10.5%的税前净利率究竟是怎么预测出来的?为何后面要降低项目的“利润总额”?其修改理由是什么?再者,项目尚未实施公司就屡次调整数据,极有可能公司项目真正实施后的税前净利率连6.8%的水平都不一定能达到。
种种迹象显示,公司的定增募投项目暗藏诸多风险,而公司在此时间点迫不及待的推出定增背后的原因极有可能是通过“圈钱”来缓解紧绷的资金链。
自上市之后,公司利用募集和超募资金做了多个项目,包括7万吨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光正(武汉)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武汉项目总投资5亿元,自筹资金需4亿元。
但从公司2011年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公司资金链十分紧张,经营、筹资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为负,分别为:-1262.39万元、-1.04亿元和-2891.93万元。此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也为-14.55亿元。
此次定增项目总投资6.4亿元,超过2.5亿元是需要靠公司自筹资金来解决。这意味着要把这几个项目实施完成,公司至少还有近7亿的资金窟窿需要去填。
毫无疑问,目前来看公司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来填这一巨大的资金窟窿。若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无疑会增加财务费用,对业绩又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公司为筹措资金将不停地从资本市场抽水,如若成真公司将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抽水机”,势必遭到市场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