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初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y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初探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irrigation project analys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s.Keyword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project; design; Preliminary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设计标准
  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 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例如P=80%,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 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 在设计时,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
  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 (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2.2有坝取水
  如果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势或者其他原因水位较低,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此时,在设计时就应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低坝或节制问),提高水位,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这种取水方式的设计虽然会增加筑坝的工程投资费用,但引水口位置离灌区较近,引水干渠长度较无坝取水大为缩短,可以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
  2.2.1溢流坝可以起到横拦河道,抬高水位,同时排出河道多余的水量和汛期洪水的作用。
  2.2.2进水闸进水闸可以用于引水灌溉,并能控制入渠的流量。其平面布置有有两种类型,一是侧面取水;二是正面取水。 由于侧面取水不能在引水口处形成横向入流,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入渠,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水源的情况,如果工程地处多沙河流则要选用正面取水的方案。正面取水是指,进水闸引水力向河道水流方向一致或斜交时,在引水口处能形成横向环流,可以达到使水流表层清水入渠,底层含沙水流离开引水口的效果,是农田有坝取水的常用取水型式。
  2.2.3排沙闸可以起到防止泥沙入渠的作用,是多泥沙河流低坝取水枢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过水能力一般应大于进水闸的过水能力,其底板高程则要低于进水闸的底板高程,以求良好的冲沙效果。其他防治泥沙入渠措施还有沉沙槽、沖沙廊道和 沉沙池等,因地制宜选用。
  2.2.4防洪堤为减少拦河坝对上游的淹没损失,洪水期间保护上游城镇、交通和农田的安全,还要在拦河坝上游沿河岸修筑防洪堤。
  3 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3.1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山、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发电、航运、人畜饮水的需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其规划布置一般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3.1.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3.1.2安全为主的设计原则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以防止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3.1.3综合利用的原则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工,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平原地区要采用河水相井水灌溉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3.2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3.2.1山地、丘陵型灌区山地、丘陵型灌区的地形起伏,复杂多样,坡度陡,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修建农田的工程多有渠道弯且长、建筑物多、施工复杂等待点。在设计干渠沿等高线布置时,要考虑到灌区位于分水岭与山溪或河流之间,呈狭长形,等高线大致与河流方向平行,灌区上游坡度较大,地面狭窄等实际情况,在设计时应该以求“水不低头”,即水位少降低,为方向,以求最大限度地自流控制全部灌区面积。支渠在干渠一侧引出,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干渠纵比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控制面积大;筑渠堤结合开挖山坡截水沟,拦截坡地暴雨径流,既拦山洪,又防止水土流失。
  3.2.2平原型灌区一般来说,平源地区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形比较开阔,而且有大片集中的耕地。设计时可以把地理条件与洪、涝、旱、渍、碱等灾情的程度结合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3.2.3山麓平原型灌区当排水条件好,但是地下水埋藏深,开发比较困难,因此,设计时可以着重利用地面水发展渠灌;而当地下水较易开采、水质符合要求时,则着重兴建井灌或井渠灌溉。山麓平原型灌区等高线与河流平行或斜交,地面坡度倾向河流,上部地面坡度陡,近河地面坡度缓。干渠多沿山麓方向布置,支渠与干渠垂直或成一角度布置,主要视地形情况而定。在灌区前缘与河流邻近部位,地下水逐渐升高而接近地面,应修建排水系统,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实行“灌排分开”的布置形式,以求互不干扰。
  参考文献:
  [1] 马清志,赵庆民.农田灌溉工程的抗灾作用及减灾措施[J].治淮,2005.
  [2] 尹三春.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J].硅谷,2009(1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光伏发电的迅猛发展对电力企业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电站投运后的设备管理是电站管理的重要一环。只有降低电气设备故障率,才能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站达到预期发电量,满足收益要求。  关键词: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S9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光伏应用是有效利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全球光伏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受全球光伏市场
摘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离不开水文地质,因为岩土体要依赖于地  下水文地质环境而存在,是工程的基础,对工程的稳定性及耐久性会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 A  1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1.1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与目前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相比较,地下水这部分的内容与其之间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并且,在许多的勘察报告中,往往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特点,并对建筑转换层结构的布置、抗震设计、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转换层;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conversion layer, l
摘要: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量方面出现了不断增加的趋势,行车的密度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公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考验。对不同的桥梁来说,自身的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检查、维修、养护时,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对公路桥梁维修养护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 桥梁 维修 养护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 桥梁养护检查要点分析  1.1 桥面构造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有一大批规模宏大、结构新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赶超了一些发达国家,在总体上高层房屋建筑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本文就主要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车轮滚滚前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由于
7月20日,新兴县创新中心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揭幕仪式。这个以不锈钢研发为龙头的创新中心,将全力打造产品展示、技术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训、产业孵化、质量检测、电子商务、大数据、品牌建设、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等11大公共服务平台。它的投入使用,将有助于提升新兴的整体创新能力,吸引更多的创新项目、科技人才、创新资本等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形成集聚效应,更好地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创造更大的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