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爱,才能在师生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爱,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师爱包含着关心、帮助、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欣赏、公平。
关键词:教育 理解 师爱
无论是教师还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事莫过于什么道理都讲尽,学生不但依然厌学,而且还不断地惹是生非。中国第一本教育专著《学记》主张若要学生“信其道”,首先得“亲其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呢?高尔基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才能在师生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爱,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关心爱护学生。”怎样去爱学生呢?从教二十五年的我认为师爱包含着关心、帮助、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欣赏、公平。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学生、温暖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信老师,才能转化思想,不断完善自我,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一、全面了解学生
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学生更渴求老师的关爱。若要实施关爱,班主任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学生。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吃饭,一起娱乐、一起分享美味,一起读书,一起春游,倾听学生的谈话,采纳学生的建议,找学生谈心,询问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家访,发微信或打电话与在异地打工的家长沟通……这样,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学习状态等都了如指掌。
二、及时关心帮助学生
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就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是班主任应尽的义务。如悄悄给贫困的学生物资帮助;尽可能地给单亲的学生填补亲情;多给留守儿童心灵沟通,多给予照顾;给奋进生树立更高目标;给后进生树立自信……伤心时的一个抚摸,受挫时的一句鼓励,生病时的一杯开水,自卑时的一个微笑……这些看似小事,但学生内心深处却对这样如同父母的老师由衷地产生敬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亲近你,把你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三、理解尊重学生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维护他们的自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回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以后,每当看到这个男生举起左手,老师就尽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起右手就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平素在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得开朗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尊是人的天性,孩子的自尊最脆弱也最容易被摧毁,尊重孩子的自尊是教育者的至善。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四、学会赏识学生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取别人的赞美。学生常常把班主任的表扬鼓励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教师的肯定赏识时,就产生了自信,会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尤其是那些厌学贪玩、常挨批评的后进生,老师的一个赞扬赏识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会让他看到希望产生自信,进而完善自己。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有那么多的不满意,是因为我们常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差异,造成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孩子的进步,也为了给他们一点信心,教师必须用“显微镜”来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你是真诚地爱你的学生,从心眼里欣赏你的学生,你就会随时地不断地发现孩子身上迸发出的可爱的火花。点燃这些火花,就可以让星星之火燎原了。
五、宽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呢!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感化他们。
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班主任只有对學生一碗水端平,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树立教师的威信。
“爱”虽一个字,但作为教师要爱得适时有度有效,不仅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还需要有智慧,有教育艺术。但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有了知己的感觉,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42
关键词:教育 理解 师爱
无论是教师还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事莫过于什么道理都讲尽,学生不但依然厌学,而且还不断地惹是生非。中国第一本教育专著《学记》主张若要学生“信其道”,首先得“亲其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呢?高尔基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才能在师生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爱,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关心爱护学生。”怎样去爱学生呢?从教二十五年的我认为师爱包含着关心、帮助、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欣赏、公平。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学生、温暖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信老师,才能转化思想,不断完善自我,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一、全面了解学生
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学生更渴求老师的关爱。若要实施关爱,班主任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学生。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吃饭,一起娱乐、一起分享美味,一起读书,一起春游,倾听学生的谈话,采纳学生的建议,找学生谈心,询问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家访,发微信或打电话与在异地打工的家长沟通……这样,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学习状态等都了如指掌。
二、及时关心帮助学生
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就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是班主任应尽的义务。如悄悄给贫困的学生物资帮助;尽可能地给单亲的学生填补亲情;多给留守儿童心灵沟通,多给予照顾;给奋进生树立更高目标;给后进生树立自信……伤心时的一个抚摸,受挫时的一句鼓励,生病时的一杯开水,自卑时的一个微笑……这些看似小事,但学生内心深处却对这样如同父母的老师由衷地产生敬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亲近你,把你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三、理解尊重学生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维护他们的自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回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以后,每当看到这个男生举起左手,老师就尽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起右手就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平素在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得开朗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尊是人的天性,孩子的自尊最脆弱也最容易被摧毁,尊重孩子的自尊是教育者的至善。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四、学会赏识学生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取别人的赞美。学生常常把班主任的表扬鼓励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教师的肯定赏识时,就产生了自信,会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尤其是那些厌学贪玩、常挨批评的后进生,老师的一个赞扬赏识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会让他看到希望产生自信,进而完善自己。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有那么多的不满意,是因为我们常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差异,造成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孩子的进步,也为了给他们一点信心,教师必须用“显微镜”来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你是真诚地爱你的学生,从心眼里欣赏你的学生,你就会随时地不断地发现孩子身上迸发出的可爱的火花。点燃这些火花,就可以让星星之火燎原了。
五、宽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呢!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感化他们。
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班主任只有对學生一碗水端平,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树立教师的威信。
“爱”虽一个字,但作为教师要爱得适时有度有效,不仅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还需要有智慧,有教育艺术。但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有了知己的感觉,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