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爱人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大学的时候,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段时间,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学》,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的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可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我们何不少提些口号,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习惯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无存。
  我前面提到的传统中的糟粕,它虽然恶劣,阻人进步、碍事发展,但它真是强大得很,难以根除。陶公所讲之现象,八九十年前是这样,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学校里的一些先生,我们叫他们教书匠,他在学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书。他全然不管学生怎么学,他只管自己怎么教,我怎么教,你学生就怎么学。除了教那本教材上的东西之外,便没有其它可教,学生便没有了其它可学的内容。先生们不准学生看课外书,不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校不给学生接触自然、走近生活的自由,学生除了一心只读教科书、一切只为考高分外,便没有了其它。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的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师也想到了。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时,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国,而古典诗词历经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绝对是璀璨的文化瑰宝。教育名家叶嘉莹说:“中国古典诗词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的、富于联想的、活泼开放的、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她又说:“古典诗词是医治唯利是图、浮躁病、空虚症的一剂良药,能够给人们的灵魂洗个澡。”她的话真是至当不易。  可是,相对于古典诗歌的汪洋大海,高中教材里的篇目仍属沧海一粟;而有限的课时根本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于诗歌
期刊
初识《菜根谭》之名,缘于读书时曾看到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联。《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人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语录体小品文集。“菜根”一词来源自宋儒汪信民的名言“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洪应明以菜根比喻人生的根本,所谓“性定菜根香”。  《菜根谭》的作者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悟出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商界巨子们
期刊
论述类文本阅读对不少学生来说,都有难度。因为这种文本本身理论性比较强,虽然考卷中选择的是相对较为浅显的学术类文章,但学生平时阅读少,练习不够,因此在考试时碰到这种文本,陌生感特别强烈。那么作为新课标试卷中的必考内容,应怎样做好论述类文本的试题呢。  首先要做好“读”这个步骤。  很多学生做题错误率高,是因为不愿在“读”上下功夫。往往文章还未读透就急着做题,题做完了,文本讲的什么内容,脑中一片空白,
期刊
如果要问:“2012年,电视上、新闻里最火的一句话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说:“你幸福吗?”如果有人问起我们诸如此类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知道大家的回答是什么,但我想说我的幸福很简单,那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做教师。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教育则不然。语文是一门长期困扰我们的学科,教师说语文难教,学生说语文难学。我们可以看破名利,看破红尘,可就是无法看破教育。积累越多,似乎
期刊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会有利有弊,教师要做的是兴利除弊。高中生作文互评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种种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并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  高中生作文互评常见问题有哪些呢?该怎样解决呢?  一、互评积极性不高——提高积极性  互评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互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互评积极性不高,体现在以下方面:主观上不积极参与互评,不能主动参与互评,不积极选择评改对象,不能坚持互评
期刊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认为学习语文不是读就是写,不是写就是背。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新鲜感、好奇心。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瓶颈。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应该改变这种现象。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主动去学。有了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应再是居高临下的“特权”人物,而应该抛却师道尊严的老观念,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平起
期刊
敢于提问题是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孩子们好奇心和批判力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有调查资料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问题时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高中生仅占2.9%,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把握就不举手”
期刊
寓言类材料作文一直都是高考最亲睐的内容,2009年的《兔子学习游泳》、2010年《猫捉老鼠》、2012年的《船主和船员的故事》都可归类为寓言类作文材料。  寓言类材料作文也属新材料作文的范畴,与其他新材料作文一样,这没有固定的话题,需要考生在写作之前审清材料内容,确定立意角度,然后作文。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但换个角度看,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考和写作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结合
期刊
诗歌是一种凝练的艺术,往往是寥寥数字之间却包含了作者无尽的情感和意蕴,而诗歌的这个特点,也增加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难度,特别是高一的学生。针对这个特点,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必修一和必修二共出现了三首诗歌作品:《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文本中的诗歌篇目为落脚点,每学一首诗歌,都根据这首诗歌的特点补充相关的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