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要远离疾病,健康长寿,我们一定要树立防胜于治的健康理念,做到定期健康体检,学会健康管理,不怕发现问题。发现健康问题科学分析,正确对待,采用严守“三道防线”的心脑血管病健康管理策略。
第一道防线(一级预防):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积极预防。
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皇帝内经》中就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记载。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人的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1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生活方式。10年后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就告诉我们,要想不生病,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亦如此,首先是要学会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自我健康管理支招
1.别拿脂肪肝不当病。四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高血脂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2.重视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系。
3.了解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的因果关系,早期干预“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最危险的生活方式病,是指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4.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可使代谢综合征危险性减少45%~50%,特别是腰围超标者,男90厘米(2.7尺)、女80厘米(2.4尺)。这类肥胖者一定要多吃高纤维素(少吃肥肉和油、盐,多吃碱性食物)。
5.有代谢综合征倾向者,饮食应清淡,低热,低胆固醇,含较高纤维素(也就是少吃肥肉和油、盐,多吃碱性食物)。
6.制定锻炼计划,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7.戒烟限酒,定期体检(查四血,测体重,量腰围,看眼底,做B超)。
8.适当选择降压、降脂、降糖药物和保健食品(不饱和性脂肪酸,膳食纤维,菌藻类,核酸等)。
专家提示:一级预防要讲究整体效应
世界卫生组织有四大健康基石,这四大基石至少由8大板块构成:环境清新,起居规律,营养合理,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心态积极,睡眠良好,定期体检。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并养成了习惯就称为生活健康,如果只做到了部分,代谢综合征、生活方式病还会找上门来。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木桶理论”,构成木桶的任何一块板少了都围不成木桶,任何一块短了都盛不满水,“生命的木桶”是由健康板块围城的,这就叫“健康的木桶观”。根据木桶观找出自己的“健康短板”,经常维修木桶,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木桶”永远盛满健康之水,这就是“一级预防的整体效应”。
第二道防线(二级预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005年10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预防慢性疾病——一项重大投资》说: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头号杀手,今年全球5800万去世的人中,约3600万人是死于慢性病,即每5位死者中有3位死于慢性病。未来10年慢性病将要夺去全球近4亿人的生命。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控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就可以避免八成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以及四成的癌症。但是,如果已经患上了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糖尿病了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积极治疗”,防止加重,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心梗与中风),就是对稳定斑块(稳定性心绞痛),设法继续稳定,对于不稳定斑块(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梗),设法促其向稳定转化,能消失,逆转更好,如果措施得力,效果肯定显著。
阿司匹林怎么用
指征 心脑血管病人(无禁忌证者)防事件突发;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血液黏稠、糖尿病)防加重;心梗、脑梗病人防复发。
禁忌 有溃疡者,出血性疾病,肝功能不好(影响肾血流量时);没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不可将其作为预防的保健药品。控制不达标,反而促进脑出血(特别是70岁以上,伴有肝功能不良或者严重的动脉硬化者);对药物过敏者。
用量 血液黏稠、抗凝——75~100毫克/每日(小于75毫克无效),心梗早期(急性发作)——150毫克/每天(减少死亡23%),支架后——150毫克/每天,脑梗后48小时内——150~325毫克/每次,嚼服,有超早溶功效,脑梗恢复期——100毫克/每天,复发降低33%。
注意 不可突然停药,停药事件反弹,30天内出血率高;使用中应检查凝血功能和尿常规;不宜与伊那普利合用(影响降压);有阿司匹林禁忌时可改用潘生丁、噻氯匹定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第一道防线(一级预防):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积极预防。
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皇帝内经》中就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记载。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人的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1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生活方式。10年后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就告诉我们,要想不生病,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亦如此,首先是要学会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自我健康管理支招
1.别拿脂肪肝不当病。四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高血脂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2.重视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系。
3.了解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的因果关系,早期干预“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最危险的生活方式病,是指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4.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可使代谢综合征危险性减少45%~50%,特别是腰围超标者,男90厘米(2.7尺)、女80厘米(2.4尺)。这类肥胖者一定要多吃高纤维素(少吃肥肉和油、盐,多吃碱性食物)。
5.有代谢综合征倾向者,饮食应清淡,低热,低胆固醇,含较高纤维素(也就是少吃肥肉和油、盐,多吃碱性食物)。
6.制定锻炼计划,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7.戒烟限酒,定期体检(查四血,测体重,量腰围,看眼底,做B超)。
8.适当选择降压、降脂、降糖药物和保健食品(不饱和性脂肪酸,膳食纤维,菌藻类,核酸等)。
专家提示:一级预防要讲究整体效应
世界卫生组织有四大健康基石,这四大基石至少由8大板块构成:环境清新,起居规律,营养合理,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心态积极,睡眠良好,定期体检。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并养成了习惯就称为生活健康,如果只做到了部分,代谢综合征、生活方式病还会找上门来。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木桶理论”,构成木桶的任何一块板少了都围不成木桶,任何一块短了都盛不满水,“生命的木桶”是由健康板块围城的,这就叫“健康的木桶观”。根据木桶观找出自己的“健康短板”,经常维修木桶,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木桶”永远盛满健康之水,这就是“一级预防的整体效应”。
第二道防线(二级预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005年10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预防慢性疾病——一项重大投资》说: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头号杀手,今年全球5800万去世的人中,约3600万人是死于慢性病,即每5位死者中有3位死于慢性病。未来10年慢性病将要夺去全球近4亿人的生命。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控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就可以避免八成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以及四成的癌症。但是,如果已经患上了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糖尿病了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积极治疗”,防止加重,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心梗与中风),就是对稳定斑块(稳定性心绞痛),设法继续稳定,对于不稳定斑块(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梗),设法促其向稳定转化,能消失,逆转更好,如果措施得力,效果肯定显著。
阿司匹林怎么用
指征 心脑血管病人(无禁忌证者)防事件突发;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血液黏稠、糖尿病)防加重;心梗、脑梗病人防复发。
禁忌 有溃疡者,出血性疾病,肝功能不好(影响肾血流量时);没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不可将其作为预防的保健药品。控制不达标,反而促进脑出血(特别是70岁以上,伴有肝功能不良或者严重的动脉硬化者);对药物过敏者。
用量 血液黏稠、抗凝——75~100毫克/每日(小于75毫克无效),心梗早期(急性发作)——150毫克/每天(减少死亡23%),支架后——150毫克/每天,脑梗后48小时内——150~325毫克/每次,嚼服,有超早溶功效,脑梗恢复期——100毫克/每天,复发降低33%。
注意 不可突然停药,停药事件反弹,30天内出血率高;使用中应检查凝血功能和尿常规;不宜与伊那普利合用(影响降压);有阿司匹林禁忌时可改用潘生丁、噻氯匹定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