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达三清法联合止泻五穴治疗小儿湿热泻经验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如水样为特征,好发于夏秋两季,常见于湿热泻.作者探讨孙安达教授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其以三清法联合止泻五穴为主,但为避免伤阴,常配伍健脾养阴的穴位,使患儿阴阳调和,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附医案一则,以资验证.
其他文献
中医的查体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临床查体以望、闻及切诊为主,但随着医学的进步仍需要不断完善.经络查体归属切诊范畴,当代学者根据《内经》并结合现代解剖知识,对经络进行了新的认识,并拓展了经络查体.笔者认为通过经络查体可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及用药,同时对选经配穴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临床疗效亦可通过经络查体进行验证.本文通过收集经络查体对感冒后咳嗽、偏头痛、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指导病例,以验证经络查体的实用性及重要性.
历代关于周围性面瘫病因颇有争议,基本分为三类:“外因致病说、内因致病说和内外因综合致病说”.经过对历代医家著作的分析与对临床有效治疗面瘫的研究总结,“外风”是面瘫的主要病因.“风为百病之长”,寒邪、热邪等依附于风邪侵袭面部,发为面瘫.本文着眼于面瘫的“内外风”之争,主要为了追寻面瘫的主要病因,以此为出发点来帮助指导临床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健侧大脑半球rTMS治疗对重度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同时在健侧大脑半球初级运动皮层(M1)区使用10Hz rTMS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均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及改良Bathrel指数评分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rTMS组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thr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