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技巧探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欧·亨利的小说以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为显著特点,《警察与赞美诗》是其代表作之一。李文俊先生1978年的翻译是其经典译本之一。本文将以李文俊先生的译本为例,从词语与句法、文体风格、一词多义的翻译处理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警察与赞美诗》的英语翻译技巧。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 翻译技巧 李文俊版本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小说以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为显著特点,这也是其小说的精髓所在,尤其结尾,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Anthem)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大,被翻译为不同的语言出版发行。该作在我国最早的译本是1935年天虹翻译的《巡捕与赞美诗》,之后也有不少人翻译过该作,如王仲年、潘明元、李文俊,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李文俊先生1978年的译本。李文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名家,曾翻译过非常多的国外文学名著,以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等译本最为有名,成为至今都非常流行的经典版本。李文俊先生在翻译《警察与赞美诗》时,运用了直译、意译、增词译等多种方式,译文风格在保持欧·亨利风格的同时,还能考虑到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兼顾了原著的真实韵味与中国读者的阅读感受。本文将以李文俊先生的译本为例,探讨《警察与赞美诗》的英语翻译技巧。
  一、词语与句法的翻译处理
  英文翻译首先体现在对大量词语与句法的对等或不对等的灵活处理上,既要考虑其在英文语用习惯中的特点,也要顾及接受者的阅读感受。在这方面,李文俊先生的译本便很好地处理了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关系。
  首先,词语翻译的处理。李文俊先生的翻译遵循的原则是,在词语翻译如果无法做到意义与情感的对等转换,也不必严格地对等翻译,即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词语,只要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如:“When Soapy moves uneasily on his bench in the park, you may know that winter is near at the hand.”对于此句,我们以潘明元先生的译文来对比下。“moves uneasily”,潘先生遵循的便是对等原则,译为“焦躁不安,翻来覆去”;而李先生则打破对等翻译,译为“辗转反侧”。两相比较,前者的翻译在还原度上更胜一筹,但不免生硬;后者虽然还原度不高,但译词在表达原文意义上也并不输于前者;更重要的是,“辗转反侧”是中国人熟知的成语,更符合中国读者的意义感知,而且也显得更为精炼。
  其次,句法翻译的处理。众所周知,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存在着巨大的语法差异,要想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转换,句法的处理也是至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如果处理不当,译文读起来很可能会显得生涩不通又不知所云,更不用说能让读者领略原著的风格了。得当的句法处理,既能保留原著的意义与风格,又能符合接受者的阅读口味。如:“Strong and ready hands turned him about and conveyed him in silence and haste him to the sidewalk and averted the ignoble fate of the menaced mallard.”如果按照句法对等规则来翻译,则应被译为:强壮而有预防的手推了他一个转身,被悄悄地押出去并推向人行道,救了那个差点遇险的可怜的鸭子的命。潘明元先生的译本基本就是句法对等翻译。而李文俊先生则翻译为:“粗壮利落的手一下把他推了个转身,悄悄而迅速地把他打发到人行道上,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体面命运也从而得到了扭转。”李先生对英文句法进行了有效调整,译文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语义表达明显清晰很多。而且为了使原著的诙谐风格能无痕对接中国读者,李先生还特意缩短了句子,在通顺无碍的基础上使读者感受到了流浪汉被推得多么快速。
  二、文体风格的翻译处理
  可以说,原文的风格是恒定的,但对于译文而言,多种译本就可能形成多种译本的风格,这当然与译文作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其所使用的翻译手法息息相关。翻译手法主要有直译、意译、异化、归化,在具体翻译中要有一定的翻译策略,将这几种翻译方法灵活组合运用。这个组合运用的选择就造成了译文风格的差异。
  具体到李文俊先生对《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主要使用的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异化与归化灵活运用的翻译策略。如:“He viewed with swift horror the pit into which he had fallen, the degraded days, unworthy desires, dead hopes, and base motives that made up his existence.”李文俊先生的译文:“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这里,李先生用异化法,即译者尽可能地向作者靠拢,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或语言风格。这段话中,李先生将“dead hopes”译为“心灰意懒”,将“unworthy desires”翻译成“低俗的欲望”,即是直译、异化法的运用。再如:“wherefore it is better to be a guest of the law, which though conducted by rules, does not meddle unduly with a gentleman private affair.”这句话中,李文俊先生对一个关键称谓词的翻译极为到位——“gentleman”,如简单地忠于原文,应译为“正人君子”,但为了保持原著的風格,李先生意译为“一位大爷”,一个称谓语的翻译选择既不显得直板,又能将流浪汉骄傲的性格和不可一世的心态形象地传递给中国读者,这实际上放弃了对原著语词的“愚忠”,而选择了对原著风格的忠诚。这是其意译与归化法的翻译策略的运用,即不考虑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用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形式来翻译,尽可能地达到原文的意义与功能。   三、一词多义的翻译处理
  和汉语一样,英语中也存在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语境不同,词语的意义也不同。初学翻译者面对英文中的这一情况,往往很难准确地把握这些词语的确切内涵,导致无法有效地还原原著中的语境特征。加之英文原著作者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语言系统和写作风格,而译者也同样存在这一情况,这会使得翻译变得更加艰难。基于这种情况,译者应从多方面为解决一词多义的翻译困境下足前期功夫,如译者应充分掌握原著作者创作文本时的背景和写作思想,还要充分了解原著作者的写作风格,等等。这是基础工作。具体到翻译过程,翻译者要充分掌握遇到的词语的基本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義,多方面多角度地斟酌体察,针对上下语境来总体把握词语的意义。
  以《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为例,如:“Soapy's proud spirit on ones,the tortures to be Soapy is charity,If not in coin you must pay in humiliation of spirit for every benefit received at the hands of philanthropy.”这段话中,“proud spirit”一词被李文俊先生译为“灵魂高傲”。“proud”一词虽然分支词义不是很多,但也存在性质不同的两层意义:一是正面意义,自豪、光荣、得意;二是负面意义,傲慢、自得。根据上下文语境,小说中的流浪汉苏比不愿意接受施舍,是因为所谓的慈善机构其实充满了伪善,更因为他不愿意舍弃尊严来承受伪善者以自以为是的高贵的姿态来对自己的隐私进行赤裸裸的盘问。可见,这里既是对伪善机构的刻薄嘴脸的揭露,更表达了苏比的真实内心,即使是流浪汉也是有尊严的。“proud”一词选用具有正面意义的意思更合适。李文俊先生以“高傲”代替相似意义,更将苏比对尊严的珍视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综上所述,本文以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文本,以李文俊先生的译本为例,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英文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当然,这里仅仅选择了三个角度,即词语与句法、文体风格和一词多义的翻译处理来进行分析,尚不足以概括英文翻译技巧的全貌,需要做的研究还有许多。
  参考文献:
  [1]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2]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M].潘明元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3] Leo Hickey.语用学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赵侠.《警察与赞美诗》两个中译本的历时语料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4).
  [5] 梁超.浅谈英汉翻译中的词义表达[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8).
  作 者:张斯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汉翻译。
  编 辑:张晴 E?鄄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代作家莫言说“我们是鲁迅的直系传人”,并在创作中自觉师法鲁迅。同时,莫言还提出“沿着鲁迅所开辟的道路再往前走一点”,在继承的同时不断追求创新。他的新作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体现出对鲁迅乡土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探讨《晚熟的人》在人物塑造方面对鲁迅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新创,对我们研究莫言最新作品的创作风貌,把握鲁迅开创的乡土文学谱系在当代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莫言 《晚熟的
期刊
摘 要:金代南渡诗人用典精确,手法多变,他们对典故的运用,并非为了炫才矜博,而是从文化心态与思想意蕴的角度着眼,有意识地辅佐诗作立意,从而使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刻。既能做到表里相资,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南渡时期 事典 语典 反意用典  典故作为一种凝聚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哲理性美感的语言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具有简练得体、字少而意丰的特殊功效。《诗人玉屑》卷七引《西
期刊
摘 要: 身兼雕塑家与诗人双重身份的象征诗人李金发,受西方象征主义尤其是波德莱尔“应和理论”的影响,巧妙地将绘画技巧与色彩融入诗中,以色传情,用色彩传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并通过色彩释放诗歌内容的隐喻功能,衍生出黑夜意象、黄金意象、黄昏意象等,深化了其诗歌的审美深度和广度,创造出充满色彩想象和审美意象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李金发 诗歌 色彩 意象  李金发是中国文坛上第一位出现的现代派诗人,也是使象
期刊
摘 要:《起点》是哈萨克族当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也是郝斯里汗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在哈萨克族牧区实行农业集体化改革时期,由于固守传统的“异心”分子为阻止合作社正常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破坏行为。作者将阶级敌人与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受挑唆的个体牧民三者交织在一起叙述,叙事风格独树一帜。  关键词:《起点》 叙事 全聚焦 情节序列  郝斯里汗是当代中国哈萨克族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新疆塔城托里县加依尔草原的一个
期刊
摘 要:《西游记》刻画了正面、负面、中立的王者形象的特征,通过动作、侧面、环境、语言描写等塑造艺术使活灵活现的王者形象跃然纸上。这些幻想的形式和现实的内容既受到了时代潮流和心学思潮的影响和制约,也间接地批判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陋和黑暗。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仁君德政和理想国家的渴望,也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西游记》 王者 人物形象  作为我国古典神魔小说的典范
期刊
摘 要:英国茶文化空间与女性关系密切。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父权制社会中,家宅中的茶桌被建构成女性化空间,形塑着女性气质和炉边天使的女性形象;同时,作为准公共空间,茶桌启蒙了女性争取独立的意识。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商业茶室,则为女性突破交际困境提供了绝佳途径,是女性集会及女权主义者实现政治诉求的重要公共空间,成为英国女权主义者争取选举权运动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束缚 启蒙 女性 茶文化空间 英
期刊
摘 要:贾赦虽是荣国府的长子,却不具有长子的待遇。这主要是因为他“行事不妥”,一味地追求享受淫乐,因此不被贾母喜欢,也为众人所不齿。贾赦扭曲的心理,也正是因为封建家庭的矛盾纷争所造成的,贾赦在贾府中的身份地位使他最终成为一个沉迷声色、骄奢淫逸之人,对妻儿下人颐指气使的无用之辈。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 贾赦 解读  《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是一个高贵、庞大、复杂而又矛盾的大家庭,贾府的没落与贾府
期刊
摘 要:徐志摩的诗浅近易懂,短小的篇幅里却有着形象的呈现—形象的变换—形象的确定—形象的显现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中诗人的意识和情绪往复循进方愈显绵密强劲,读者往往忽略了“现实”真实,被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情绪引入一个迥异的“艺术”真实。  关键词:徐志摩 诗 从情节到情绪 以有形寓无形 以有限表无限  徐志摩是一位非常特别的诗人,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让无数中国学子记住了“康桥”这个高等学府的名字,也
期刊
摘 要:柳宗元是我国古代中期最为显赫的文章大家,他的许多文章脍炙人口,知名度极高。但是,柳宗元有一篇赋文《晋问》,知道的人却不多。此篇文章创作于作者被贬永州时,是专门写山西的,从地理写到物产,从物产写到人文,表达了作者对山西高度的赞美,并蕴含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此文以赋体写出,奇崛雄壮,在柳文中独树一帜,在古代赋体文中也堪称奇葩。故本文对其略加赏析,借以追寻柳宗元对山西的眷恋之情,窥见其文章多样的写
期刊
摘 要:清代顺、康和嘉、道时期,海宁查氏家族先后出现了以查慎行、查揆为中心,与之交游的从兄族弟为辅翼,受其奖掖的族子侄孙为骥尾的庞大的诗人群体。查氏诗人群体创作诗歌数量多,题材广泛,诗群内部成员唱酬雅集,诗酒流连,和韵联句,诗风具有明显的家族化特征。  关键词:海宁查氏 诗歌群体 家族特征  清代江南文坛,文学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家族性、集群性特征。江南文学家族郡邑族聚,每逢节令团圆,亭园筑构、文会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