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人爱喝汤,这种习俗,有人说始于明清,有人说始于唐宋。反正是人云亦云,终究是无所考证的。
  在洛阳的城里,人们对“喝汤”的“汤”字,是有明显特指的。它既不同于乡下人早晚时用小米熬制的稀饭,亦不同于广东人餐前必有的、加了各种补品的高汤。而是每日心心念念都想喝上一碗的各种或荤或素的早餐。
  有人说,洛阳有八大汤品: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湯、杂肝汤和胡辣汤,其实是有些夸大的嫌疑。且不说胡辣汤本不是洛阳特有,不翻汤也只是老城夜市里的小吃,洛阳人一般是不喝的,只有外地的游客来此,算是身在异乡时的一种风味体验罢了。严格说来,让洛阳人恋恋不舍的,也只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杂肝汤和亦荤亦素的豆腐汤和丸子汤了。
  牛、羊、驴的肉汤,基本的主料都是以棒骨、脊骨和肉为主的,配料就复杂些,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各家有各家的秘籍,那是绝不外传的。但也不外乎陈皮、小茴香、花椒、八角、桂皮、肉蔻、草果、香砂、香果、毕卜、丁香、辛夷花、白芷和良姜了。只是品种和用量的多少,是各家不同的,所以才有了口味的不同。豆腐汤和丸子汤则属于素汤,但也有些卖家在熬制豆腐汤时用了鲫鱼,在熬制丸子汤时用了鸡骨架,所以也就有荤有素,只依了自家的口味了。
  在这几种的汤里,我最好的一口,还得是驴肉汤。驴肉性平味甘,入心肝二经,且血如白玉,肉质细腻,喝汤时加入蒜末,鲜香可口。自古便有“天上飞禽,便属鹌鹑;地下走兽,就属驴肉”的说法。
  洛阳人所谓的杂肝汤,一般是牛杂的专指,口味则极具了个性,臭烘烘的,闻不惯的人闻到后就会退避三舍,好之者却如魂牵般趋之若鹜。
  会潮叔家的小杰爱做豆腐汤,做法大抵如了当地的做法,但又有别于汤馆里的口味,据说很好吃的。几次相邀,都因或这或那的缘故,至今也不曾有过这个口福。可惜是可惜了,但念想却总还是在的。
  洛阳人对汤的痴迷,近乎是病态的,疯狂的。汤客们不分老幼,无分尊卑,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进了汤馆,身份便是一律平等的,只是在汤的价格上,多少能体现出来身份的不同罢了。从五元到三十元,也只是肉量上有些区分,至于味道,一定也是平等的。
  现在的汤馆,环境大都好了些,卫生条件也好了些。先时就大不相同了。二十年前,我随了朋友去纱厂路喝牛肉汤,汤客们端了汤碗蹲在马路的边上喝,喝完随手放了碗和筷子就走了。后来者要自己去马路的边上捡了别人的碗,递进洗碗的窗口看着人家洗了,再拿到盛汤的窗口去盛汤。盛了汤,拿了饼,然后再到门口的路边蹲了喝。那种场面,至今都不曾忘却。
  真正的汤客是极讲究的。一定要在七点钟以前,去喝未曾加过水的第一锅的原汤。也大多是自带了自家的饼子,去买那最便宜的汤。出汤时一定对了窗口喊一声:“清汤双椒。”然后抓了葱花和香菜在碗里,找一个角落坐了,慢慢撕了口袋里的饼,泡进去,慢慢吹开汤里的浮油,慢慢地喝上一口。闭上眼睛,回味一会,再慢慢吹一下,慢慢喝一口。直到碗里的汤见了底,半碗泡透了的饼还没吃上几口。然后端了碗去,重新加了调料,葱花和香菜,加了汤,回原位再喝。
  还有一种汤客,第一碗是不放盐的,喝的是原味,第二碗加汤时再放了盐和调料。当然也有始终都喝原味的。
  东花坛原来有一家牛肉汤的馆子,很小,很破,味道却极好。我们都从涧西开车去喝。后来老板发了财,盖了三层的楼面,味道却不如了先前。我说不清楚是汤的味道变了,还是环境的味道变了,反正老的汤客是渐次的少了。外地游客依旧很多,生意依旧如了往日,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的春节,因了疫情的防控,所有的饭店都关门了。过了清明,疫情好转了些,有几家汤馆也陆续地开了门。但要求却很严格:不能堂食,不能扎堆。所以,汤客们都自觉排了队,拿了自家各种的小锅或大盆,买了回家里吃。也有忍不住要在店外吃的,那旧时的停车的场地,就成了汤客们解馋的道场,一个车位一个人,一把高低的凳子,倒也是蛮有趣的。
  年轻的时候,我也算得上汤客中的极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觉还是要节制一些的好。毕竟汤里面有高脂肪,有高嘌呤,毕竟是无益于老年人的。但每次外出,或五日,或十日,心里便痒痒起来。回到洛阳的第一个早上,是一定要去汤馆里喝汤的。这种习惯,年复一年,从来也未曾改变过。
其他文献
河南,我走过  山山水水,坎坎坷坷  南海禅寺的钟声  迷失我多少深刻的思索  嵖岈山的山水  伴我走过多少个日出日落  郝堂的荷花  拂去我心头多少的困惑  堯山大佛的微笑  南湾湖的纯净  在我睡梦中潮起潮落  我行走于郭亮村的险要奇峻  我跨越过鸡公山的秀美巍峨  我钟情于伏牛山的沟沟壑壑  我拥抱天中大地的绿野阡陌  走的累了,累的痛了  诗和远方,融化成歌  河南,我走过  大伾山的俊秀
期刊
打了两次手机,樊子荣才接。  樊子荣是我的定点帮扶贫困户,62岁,老两口因心脏病致贫。老樊身体不好,年纪又大,无法外出打工。他行动慢,终年勤爬苦做,但播种期总比别人家晚几天。他一早上坡挖红苕,就是想早点把土倒腾出来种麦子。  樊子荣家住木桥田村,属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金凤镇管辖。  木桥田村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水流缓,水浅,没桥,也不用架桥。第一次进村帮扶时,公路没通。那天遇雨,路滑,泥坑深,我穿雨
期刊
2020年12月15日,由作家出版社举办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丛书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國家温度》的作者蒋巍,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室主任、丛书责编史佳丽等出席了新书发布会。  该套丛书在中国作协启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后立项,并被中宣部确定为2020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丛书由10部报告文学组成,包括蒋巍的《国家温度》、吴克敬的《耕梦索洛湾》
期刊
秦楚玉,1976年生,陕西省山阳县人,曾在多个报刊发表散文和小说作品。  1  这是秦岭深处的一个村庄。地图上无名。疏疏朗朗寂静地。十几户人家,一条河,是村子的主角儿。  河水不大,是小姑娘啊。唱呀跳呀,从秦岭里出来。平原人眼珠子一亮,呀,好纯亮的水。便知这水源处,一定有秦岭的村子。  有水,就有路。水往低处,从山到河,去向更阔大的海;人喜登高,秦岭的山高,和平原上的城,比高比大。村里的路,厮想山
期刊
时间:2020年10月18日  地点:河南省文学院二楼会议室  主办:河南省作家协会  承办: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洛阳市作家协会(以发言先后顺序为序)  孟宪明:我认为,研讨会对作家来说就像生一个孩子过满月一样,把亲戚朋友都请过来,把孩子抱过来让大家都看一看,很热闹。对一个作家来说,这是一个集中学习、集中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感觉宏蓓这本书,是值得讨论的。我是把这本书认真地看完了,我们现在说的儿童文学
期刊
李长菊,笔名东篱。作品散见《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散文《为麦子干杯》获2020年山东省“聚焦八大发展战略、助力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主题文学征文二等奖。  立冬之后,雪就像一位随时到访的客人,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每到冬天,母亲总是看着依然綠油油的菜园念叨着:小雪储白菜,大雪储菠菜。于是,小雪这个节气,就好像一个坎,一个白菜必须离开土地的坎。所有的白菜,似乎也都在等一场雪,一场改变它们站
期刊
1  1980年的某个傍晚,一架雪白的飞机朝南流湖村乌黑的头上呼啸而来。  万才坐在门槛上,指着天空跟他的弟弟说,万钢,你看,它又来了。来了就来了,关我屁事。万钢表现出一副轻蔑的样子,进屋放下书包就开始做作业。这让万才非常沮丧。万才跑进西边房间拿起弹弓往外冲,脚在光滑的地皮上打了个滑,把万钢屁股下面的凳子拌翻了。万钢倒栽通,四脚朝天。  饭桶,万才死饭桶。万钢生气了,骂万才。  不把你弹下来,我就
期刊
12月26日上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等承办的“大决战——河南省脱贫攻坚优秀摄影作品展”洛阳巡展在洛阳市美术馆开幕。“大决战”已先后在开封等8个地市进行了巡展。  此次展出的181幅作品中有洛阳的50幅作品。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洛阳摄影人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计报酬,甘于奉献,深入到全市9县(市)6区,深入到田间地头,大山深处,积极投入这场公益活动中,
期刊
艾弗里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拜这所赐,他的生活也普通得不像样子,每天朝九晚五,回到家以后吃饭,处理工作后续,偶尔会看看书,然后睡觉。  一天,艾弗里正在刷牙,有感于毫无生机的一天又这么过去,他不禁想道:“要是不用睡觉就好了,这样我一天至少能多出七个小时,这七个小时要是全部用来阅读,我会成为一个气质截然不同的人;要是全部用来学习和工作,我不久就能得到提拔;要是全部用来写作,我很快就会著作等身。像现在
期刊
青玉案·初春  一雷惊破长空雁,  落红处、玲珑衍。  五色晕渲香缅远。  一方青糯,三千残点,  怎及初开艳?  纤毫题破薛涛笺,  欲敛娇羞渐开面。  遍写春思空自遣。  烛浮清影,偶有香变,  几度风清浅。  如梦令·元宵  琪花欺柳,明月偷镀锦绣。  剌剌卷斑驳,星汉可曾不朽?  饮酒,饮酒,梦醒春桃盈袖。  咏白海棠  潇潇秋雨唤秋门,傲骨听风难寄盆。  红绿千色愁煞眼,冰肌一抹俏断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