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人爱喝汤,这种习俗,有人说始于明清,有人说始于唐宋。反正是人云亦云,终究是无所考证的。
在洛阳的城里,人们对“喝汤”的“汤”字,是有明显特指的。它既不同于乡下人早晚时用小米熬制的稀饭,亦不同于广东人餐前必有的、加了各种补品的高汤。而是每日心心念念都想喝上一碗的各种或荤或素的早餐。
有人说,洛阳有八大汤品: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湯、杂肝汤和胡辣汤,其实是有些夸大的嫌疑。且不说胡辣汤本不是洛阳特有,不翻汤也只是老城夜市里的小吃,洛阳人一般是不喝的,只有外地的游客来此,算是身在异乡时的一种风味体验罢了。严格说来,让洛阳人恋恋不舍的,也只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杂肝汤和亦荤亦素的豆腐汤和丸子汤了。
牛、羊、驴的肉汤,基本的主料都是以棒骨、脊骨和肉为主的,配料就复杂些,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各家有各家的秘籍,那是绝不外传的。但也不外乎陈皮、小茴香、花椒、八角、桂皮、肉蔻、草果、香砂、香果、毕卜、丁香、辛夷花、白芷和良姜了。只是品种和用量的多少,是各家不同的,所以才有了口味的不同。豆腐汤和丸子汤则属于素汤,但也有些卖家在熬制豆腐汤时用了鲫鱼,在熬制丸子汤时用了鸡骨架,所以也就有荤有素,只依了自家的口味了。
在这几种的汤里,我最好的一口,还得是驴肉汤。驴肉性平味甘,入心肝二经,且血如白玉,肉质细腻,喝汤时加入蒜末,鲜香可口。自古便有“天上飞禽,便属鹌鹑;地下走兽,就属驴肉”的说法。
洛阳人所谓的杂肝汤,一般是牛杂的专指,口味则极具了个性,臭烘烘的,闻不惯的人闻到后就会退避三舍,好之者却如魂牵般趋之若鹜。
会潮叔家的小杰爱做豆腐汤,做法大抵如了当地的做法,但又有别于汤馆里的口味,据说很好吃的。几次相邀,都因或这或那的缘故,至今也不曾有过这个口福。可惜是可惜了,但念想却总还是在的。
洛阳人对汤的痴迷,近乎是病态的,疯狂的。汤客们不分老幼,无分尊卑,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进了汤馆,身份便是一律平等的,只是在汤的价格上,多少能体现出来身份的不同罢了。从五元到三十元,也只是肉量上有些区分,至于味道,一定也是平等的。
现在的汤馆,环境大都好了些,卫生条件也好了些。先时就大不相同了。二十年前,我随了朋友去纱厂路喝牛肉汤,汤客们端了汤碗蹲在马路的边上喝,喝完随手放了碗和筷子就走了。后来者要自己去马路的边上捡了别人的碗,递进洗碗的窗口看着人家洗了,再拿到盛汤的窗口去盛汤。盛了汤,拿了饼,然后再到门口的路边蹲了喝。那种场面,至今都不曾忘却。
真正的汤客是极讲究的。一定要在七点钟以前,去喝未曾加过水的第一锅的原汤。也大多是自带了自家的饼子,去买那最便宜的汤。出汤时一定对了窗口喊一声:“清汤双椒。”然后抓了葱花和香菜在碗里,找一个角落坐了,慢慢撕了口袋里的饼,泡进去,慢慢吹开汤里的浮油,慢慢地喝上一口。闭上眼睛,回味一会,再慢慢吹一下,慢慢喝一口。直到碗里的汤见了底,半碗泡透了的饼还没吃上几口。然后端了碗去,重新加了调料,葱花和香菜,加了汤,回原位再喝。
还有一种汤客,第一碗是不放盐的,喝的是原味,第二碗加汤时再放了盐和调料。当然也有始终都喝原味的。
东花坛原来有一家牛肉汤的馆子,很小,很破,味道却极好。我们都从涧西开车去喝。后来老板发了财,盖了三层的楼面,味道却不如了先前。我说不清楚是汤的味道变了,还是环境的味道变了,反正老的汤客是渐次的少了。外地游客依旧很多,生意依旧如了往日,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的春节,因了疫情的防控,所有的饭店都关门了。过了清明,疫情好转了些,有几家汤馆也陆续地开了门。但要求却很严格:不能堂食,不能扎堆。所以,汤客们都自觉排了队,拿了自家各种的小锅或大盆,买了回家里吃。也有忍不住要在店外吃的,那旧时的停车的场地,就成了汤客们解馋的道场,一个车位一个人,一把高低的凳子,倒也是蛮有趣的。
年轻的时候,我也算得上汤客中的极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觉还是要节制一些的好。毕竟汤里面有高脂肪,有高嘌呤,毕竟是无益于老年人的。但每次外出,或五日,或十日,心里便痒痒起来。回到洛阳的第一个早上,是一定要去汤馆里喝汤的。这种习惯,年复一年,从来也未曾改变过。
在洛阳的城里,人们对“喝汤”的“汤”字,是有明显特指的。它既不同于乡下人早晚时用小米熬制的稀饭,亦不同于广东人餐前必有的、加了各种补品的高汤。而是每日心心念念都想喝上一碗的各种或荤或素的早餐。
有人说,洛阳有八大汤品: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湯、杂肝汤和胡辣汤,其实是有些夸大的嫌疑。且不说胡辣汤本不是洛阳特有,不翻汤也只是老城夜市里的小吃,洛阳人一般是不喝的,只有外地的游客来此,算是身在异乡时的一种风味体验罢了。严格说来,让洛阳人恋恋不舍的,也只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杂肝汤和亦荤亦素的豆腐汤和丸子汤了。
牛、羊、驴的肉汤,基本的主料都是以棒骨、脊骨和肉为主的,配料就复杂些,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各家有各家的秘籍,那是绝不外传的。但也不外乎陈皮、小茴香、花椒、八角、桂皮、肉蔻、草果、香砂、香果、毕卜、丁香、辛夷花、白芷和良姜了。只是品种和用量的多少,是各家不同的,所以才有了口味的不同。豆腐汤和丸子汤则属于素汤,但也有些卖家在熬制豆腐汤时用了鲫鱼,在熬制丸子汤时用了鸡骨架,所以也就有荤有素,只依了自家的口味了。
在这几种的汤里,我最好的一口,还得是驴肉汤。驴肉性平味甘,入心肝二经,且血如白玉,肉质细腻,喝汤时加入蒜末,鲜香可口。自古便有“天上飞禽,便属鹌鹑;地下走兽,就属驴肉”的说法。
洛阳人所谓的杂肝汤,一般是牛杂的专指,口味则极具了个性,臭烘烘的,闻不惯的人闻到后就会退避三舍,好之者却如魂牵般趋之若鹜。
会潮叔家的小杰爱做豆腐汤,做法大抵如了当地的做法,但又有别于汤馆里的口味,据说很好吃的。几次相邀,都因或这或那的缘故,至今也不曾有过这个口福。可惜是可惜了,但念想却总还是在的。
洛阳人对汤的痴迷,近乎是病态的,疯狂的。汤客们不分老幼,无分尊卑,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进了汤馆,身份便是一律平等的,只是在汤的价格上,多少能体现出来身份的不同罢了。从五元到三十元,也只是肉量上有些区分,至于味道,一定也是平等的。
现在的汤馆,环境大都好了些,卫生条件也好了些。先时就大不相同了。二十年前,我随了朋友去纱厂路喝牛肉汤,汤客们端了汤碗蹲在马路的边上喝,喝完随手放了碗和筷子就走了。后来者要自己去马路的边上捡了别人的碗,递进洗碗的窗口看着人家洗了,再拿到盛汤的窗口去盛汤。盛了汤,拿了饼,然后再到门口的路边蹲了喝。那种场面,至今都不曾忘却。
真正的汤客是极讲究的。一定要在七点钟以前,去喝未曾加过水的第一锅的原汤。也大多是自带了自家的饼子,去买那最便宜的汤。出汤时一定对了窗口喊一声:“清汤双椒。”然后抓了葱花和香菜在碗里,找一个角落坐了,慢慢撕了口袋里的饼,泡进去,慢慢吹开汤里的浮油,慢慢地喝上一口。闭上眼睛,回味一会,再慢慢吹一下,慢慢喝一口。直到碗里的汤见了底,半碗泡透了的饼还没吃上几口。然后端了碗去,重新加了调料,葱花和香菜,加了汤,回原位再喝。
还有一种汤客,第一碗是不放盐的,喝的是原味,第二碗加汤时再放了盐和调料。当然也有始终都喝原味的。
东花坛原来有一家牛肉汤的馆子,很小,很破,味道却极好。我们都从涧西开车去喝。后来老板发了财,盖了三层的楼面,味道却不如了先前。我说不清楚是汤的味道变了,还是环境的味道变了,反正老的汤客是渐次的少了。外地游客依旧很多,生意依旧如了往日,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的春节,因了疫情的防控,所有的饭店都关门了。过了清明,疫情好转了些,有几家汤馆也陆续地开了门。但要求却很严格:不能堂食,不能扎堆。所以,汤客们都自觉排了队,拿了自家各种的小锅或大盆,买了回家里吃。也有忍不住要在店外吃的,那旧时的停车的场地,就成了汤客们解馋的道场,一个车位一个人,一把高低的凳子,倒也是蛮有趣的。
年轻的时候,我也算得上汤客中的极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觉还是要节制一些的好。毕竟汤里面有高脂肪,有高嘌呤,毕竟是无益于老年人的。但每次外出,或五日,或十日,心里便痒痒起来。回到洛阳的第一个早上,是一定要去汤馆里喝汤的。这种习惯,年复一年,从来也未曾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