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资料分析法,并结合在实际训练等方法对蹦床业余训练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在体能训练、专项训练的基础初上提出建议和优化方案,目标在于提高我国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蹦床运动员。
【关键字】蹦床;业余训练;青少年;训练手段
随着我国体育竞技实例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蹦床事业也得到较快速的发展,从当前看,我国的蹦床运动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虽然我国的蹦床事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各级领导、教练和运动员自身的做出的共同努力下,在最近几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蹦床运动员何雯娜在女子弹床决赛上以37.8分夺得了女子蹦床单人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在奥运会蹦床项目上的金牌得主,此后,我国蹦床事业不断取得突破[1,2]。在优异的成绩面前,我们必须做到不骄不躁,不断创新,争取突破。由于青少年特殊的胜利和心理特征,必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本文就青少年蹦床业余训练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蹦床后备人才的专业水准。
一、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及训练中的重点
1.体能训练
良好的体能是蹦床训练顺利进行的保障。体能训练中包括一般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由于青少年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较少,所以他们的肌肉能量储存量较少,耐力较差,容易疲劳,但是也能较快的恢复。而起青少年骨骼弹性大,但硬度小,所以灵活性和柔韧度较好,但是牢固性差。因此我们再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须适度,各项素质练习搭配得到,均衡发展肌肉的力量,不能一味地追求力量训练,适当搭配柔韧性训练。要注重个体性差异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由于每个运动员的心理、机能、形态等发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训动员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要科学安排体能训练的负荷和顺序,坚持长期地、系统地、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并不断调整和改善,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
2.“三基”训练
“三基”训练是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姿态的训练。由于少年儿童的血液含量较高,血管容易扩张,血压和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成年人比较低。同时,青少年的新陈代谢快,耗氧量大,呼吸频率快,呼吸阻力大,所以肺活量较小。因此,根据青少年的这种身体特点,在蹦床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专项训练和耐力训练的量,合理安排负荷,在联系时,着重于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姿态的训练,避免让青少年的身体负担过大,导致不良后果。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训练中的重点
1.培养学习兴趣
在业余运动员中都是以5周岁到10岁的小孩为主,根据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神经系统容易兴奋,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但是容易三分钟热情,不容易几种注意力,在学习动作初期,大部分是由于对于动作和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遇到挫折或者训练时间过长,容易对训练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4]:(1)首先,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国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是3小时。当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节,保持少年儿童对技术和训练的兴趣;(2)训练内容形式多变,避免单调的重复,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核心是基础训练,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为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蹦床的身体素质训练分为:力量练习、平衡练习、空中感觉练习、灵活性练习、柔韧练习、专项素质练习。将各项训练合理分配,多示范,少讲解,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3)介入游戏或比赛,激发少年儿童兴趣。整体上来,蹦床的技术训练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教练员应根据训练的需要,适时适当地安排运动员应用训练比赛。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从中寻找自身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也让训动员保持竞争向上的意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以保持在日常训练中的良好心态。
2.心理素质训练
在蹦床的业余训练中,教练员不仅要辅助和培养运动员的教学和训练,还要善于运用心理教育培养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蹦床运动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技术训练中,容易产生一些厌倦的情绪,同时由于少年儿童的特殊心理特点,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和心理。不管在平时的训练还是竞赛中,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都离不开良好心理调节能力。作为一名业余训练教练员,要提高少年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让他们自强、自立、自信。对少年儿童多鼓励,多沟通,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迎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营造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蹦床的业余训练中,不仅要加强体能训练、技术技能训练,还要加强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在基础训练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合理的训练指导,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断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和潜能。蹦床事业是一项艰苦、持续的工程,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为我国的蹦床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少儿蹦床运动员,推进我国蹦床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取。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
[2]江广和.论模拟训练形式的转变及其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5(1):113-115.
[3]卓贤麟、蔡光亮.国家蹦床队参加雅典奥运会比赛总结。《蹦床与技巧》2004年
[4]张克仁,陈学华,浦淑琴.有关身体训练的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04等
[5]赵杰、江山 2004年蹦床青少年锦标赛女子网上腾空高度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出版2004年
【关键字】蹦床;业余训练;青少年;训练手段
随着我国体育竞技实例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蹦床事业也得到较快速的发展,从当前看,我国的蹦床运动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虽然我国的蹦床事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各级领导、教练和运动员自身的做出的共同努力下,在最近几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蹦床运动员何雯娜在女子弹床决赛上以37.8分夺得了女子蹦床单人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在奥运会蹦床项目上的金牌得主,此后,我国蹦床事业不断取得突破[1,2]。在优异的成绩面前,我们必须做到不骄不躁,不断创新,争取突破。由于青少年特殊的胜利和心理特征,必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本文就青少年蹦床业余训练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蹦床后备人才的专业水准。
一、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及训练中的重点
1.体能训练
良好的体能是蹦床训练顺利进行的保障。体能训练中包括一般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由于青少年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较少,所以他们的肌肉能量储存量较少,耐力较差,容易疲劳,但是也能较快的恢复。而起青少年骨骼弹性大,但硬度小,所以灵活性和柔韧度较好,但是牢固性差。因此我们再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须适度,各项素质练习搭配得到,均衡发展肌肉的力量,不能一味地追求力量训练,适当搭配柔韧性训练。要注重个体性差异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由于每个运动员的心理、机能、形态等发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训动员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要科学安排体能训练的负荷和顺序,坚持长期地、系统地、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并不断调整和改善,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
2.“三基”训练
“三基”训练是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姿态的训练。由于少年儿童的血液含量较高,血管容易扩张,血压和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成年人比较低。同时,青少年的新陈代谢快,耗氧量大,呼吸频率快,呼吸阻力大,所以肺活量较小。因此,根据青少年的这种身体特点,在蹦床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专项训练和耐力训练的量,合理安排负荷,在联系时,着重于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姿态的训练,避免让青少年的身体负担过大,导致不良后果。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训练中的重点
1.培养学习兴趣
在业余运动员中都是以5周岁到10岁的小孩为主,根据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神经系统容易兴奋,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但是容易三分钟热情,不容易几种注意力,在学习动作初期,大部分是由于对于动作和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遇到挫折或者训练时间过长,容易对训练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4]:(1)首先,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国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是3小时。当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节,保持少年儿童对技术和训练的兴趣;(2)训练内容形式多变,避免单调的重复,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核心是基础训练,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为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蹦床的身体素质训练分为:力量练习、平衡练习、空中感觉练习、灵活性练习、柔韧练习、专项素质练习。将各项训练合理分配,多示范,少讲解,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3)介入游戏或比赛,激发少年儿童兴趣。整体上来,蹦床的技术训练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教练员应根据训练的需要,适时适当地安排运动员应用训练比赛。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从中寻找自身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也让训动员保持竞争向上的意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以保持在日常训练中的良好心态。
2.心理素质训练
在蹦床的业余训练中,教练员不仅要辅助和培养运动员的教学和训练,还要善于运用心理教育培养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蹦床运动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技术训练中,容易产生一些厌倦的情绪,同时由于少年儿童的特殊心理特点,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和心理。不管在平时的训练还是竞赛中,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都离不开良好心理调节能力。作为一名业余训练教练员,要提高少年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让他们自强、自立、自信。对少年儿童多鼓励,多沟通,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迎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营造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蹦床的业余训练中,不仅要加强体能训练、技术技能训练,还要加强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在基础训练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合理的训练指导,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断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和潜能。蹦床事业是一项艰苦、持续的工程,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为我国的蹦床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少儿蹦床运动员,推进我国蹦床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取。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
[2]江广和.论模拟训练形式的转变及其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5(1):113-115.
[3]卓贤麟、蔡光亮.国家蹦床队参加雅典奥运会比赛总结。《蹦床与技巧》2004年
[4]张克仁,陈学华,浦淑琴.有关身体训练的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04等
[5]赵杰、江山 2004年蹦床青少年锦标赛女子网上腾空高度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出版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