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12例手术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学习曲线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学习曲线,为术者循序渐进地开展该手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一主刀医生从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连续开展的112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累积和分析法(CUSUM)及风险调整累积和分析法(RA-CUSUM),将学习曲线分为3个阶段,分析相关围手术期及术后病理各项指标。

结果

曲线的第一阶段为学习期,包括1到45例手术操作;第二阶段为能力增强期,为46到76例手术操作;第三阶段为成熟期,为77到112例手术操作。患者3个阶段的手术时间[(448.4±75.0)min比(381.3±74.3)min比(336.2±52.1)min)],术中出血量[(373.3±250.1)ml比(332.3±211.6)ml比(265.3±253.2)ml]、进食流质时间[6.0(5.0,8.0)d比5.0(3.0,6.0)d比3.0(3.0±5.0)d]逐步减少,胰腺癌占比(11.1%比38.7%比44.4%)、清扫淋巴结数目[(10.0±7.0)个比(8.8±4.3)个比(13.3±6.2)个]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三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第一例血管重建发生在第48例,属于能力增强期。

结论

经过46例LPD手术,术者可以基本度过LPD的学习阶段,手术操作超过76例可以到达成熟期。血管重建应当被看做度过学习期的标志,而不是到达成熟期的标志。此时,应提早预判学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适时做出调整。

其他文献
左心耳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左心耳干预已成为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不断问世,进一步奠定了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理论基础,提升了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性认识和临床实践质量。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在2014
目的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在传统经冠状静脉窦左心室导线植入失败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因各种原因导致传统左心室导线无法植入或植入失败改行希浦系统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起搏参数(起搏阈值、感知),并就3个月时随访结果与术前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传染病逐渐被控制,慢性病逐渐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是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病学专业在20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在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本文简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主要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介入心脏病学(包括冠心病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的发
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中实现持久的肺静脉电隔离对于减少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至关重要。消融指数(ablation index,AI)是评估消融损伤的一种新的积分公式,综合了导管贴靠压力、功率和消融时间,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已证明其有效性。通过采用压力导管应用AI可有效评估消融损伤深度,使射频导管消融能够取得较高的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本文就AI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起搏的术中心电特征、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3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符合起搏适应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尝试行左束支起搏,如失败则改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定义左束支起搏成功的标准:①起搏图形,单极起搏V1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形态;②刺激信号到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
目的调查中国西部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抗凝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抗凝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西藏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内科医生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及学习经历、抗凝知识知晓、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对抗凝药物以认识等)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 6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下植入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2018年2月至8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22例口服抗凝药治疗相对禁忌或出现不良反应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于局部麻醉下经皮植入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结果共入选22例患者,其中男14例(63.6%)。平均年龄(70.7±9.2)岁,年龄范围51~84岁,CHA2DS2-VASc评分(4.2
目的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入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n=18),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其中16例合并慢心室率有起搏适应证,2例合并快心室率、QRS时限>130 ms,行房室结消融。术前窄QRS时限<120 ms 8
目的调查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比例、检查部位、人群特征,以及影响完成磁共振检查的因素。方法纳入阜外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前瞻性通过程控门诊和电话随访,利用表格问卷调查患者术后是否有磁共振检查需求、检查的部位,检查前后是否行起搏器程控和发生不良事件,收集磁共振检查前后起搏器程控的参数,调查导致未完成磁共振检查的原因。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永久性左束支起搏患者导线的中长期稳定性。方法研究入选了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五病区成功进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术后1、3、6个月,1年,之后每年1次定期随访患者的起搏参数,包括R波感知、阈值、阻抗;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单极和双极起搏心电图。对起搏参数或起搏心电图有明显变化者,行超声心动图或双源CT以明确导线头端的位置有无改变。结果共220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