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背景:
在宁夏首府银川,广为流传着“阿信妈妈”的故事。因为她白手起家,打造了关于“仙鹤楼”的神话;因为她经历波折,坎坷中用信念之舟渡过了苦与乐、生与死、成与败;因为她勤俭善良,关注关怀所有有志的弱者,用爱和温暖把“仙鹤楼”营造成了一个温馨的家。
这个“阿信妈妈”,就是宁夏银川仙鹤餐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德荣。
仙鹤楼简介
宁夏银川仙鹤餐业有限公司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家大型园林式、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餐饮企业。公司下设一分店、二分店、仙鹤水饺馆(统称仙鹤楼),三个店均位于首府银川新华东街与中山南街交汇处,总营业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职工400多人,其中有中高级烹饪、服务师30多人。位于新华东街204号的仙鹤楼二分店,以古典的园林式建筑装修风格为主要特色,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是亲朋好友聚餐的理想场所。二楼婚庆大厅金碧辉煌、宽敞亮丽,并有各种包间32个,是新婚佳人举行婚礼,单位、团体及会议包餐的最佳餐厅,二分店可接待千人同时用餐。仙鹤楼的上百种地方民族风味食品和川、粤菜、海鲜美味佳肴,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穆斯林朋友的青睐和赞扬。
近年来,仙鹤楼的多种食品被中国烹饪协会、宁夏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2001年以后,仙鹤楼又先后被中国烹饪协会、宁夏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国餐饮名店”“宁夏餐饮名店”等荣誉称号。
经全国商业联合会,全国绿色餐饮组委会,人民日报信息中心和自治区、银川市等有关部门评审,仙鹤楼被评为“全国商业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全国诚信单位”和银川市“旅游定点单位”、“卫生量化分级管理A级餐厅”。仙鹤楼以优雅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菜品,优惠的价格欢迎您的光临惠顾。
仙仙美味:
小吃一条街上的那家“仙鹤面馆”
市场怕有心人,也怕勤劳的人。马德荣自产自销,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作法,不仅让家里鸭肥兔壮、一片峥嵘,还让小面馆门庭若市、熙攘热闹,赢利的渠道就这样被马德荣用汗水打开。
1985年,马德荣一家的生活陷入窘境。她所在的银川电表厂效益不好,收入的锐减让马德荣犯了难:娘家是普通的百姓人家,日子并不好过;爱人是复转军人,在银河仪表厂工作,收入也是一般。眼见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处处都要用钱,可马德荣连个求助的地方也没有,怎么办呢?
马德荣心急如焚,和爱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双双辞职自己干。丈夫的7000元转业费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马德荣把钱全取了出来,在银川中山南街租了一套营业房,开起了小面馆,专营当地的面食和小吃。爱人给小面馆起了个响亮吉祥的名字——仙鹤楼,寓意让这个小面馆平平顺利地生存、发展、壮大,像仙鹤一样振翅高飞。
当时的小吃一条街,大大小小的餐厅、饭馆不下几十家,经营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马德荣的小面馆从资金实力到硬件设施都不占优势,要想在这条街上立足,是让马德荣费神、费力、又费心的事。
为了节约开支,马德荣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亲自处理。从开票、到端盘、到洗碗筷,她样样自己干,还干得好。70平方米的小饭馆窗明几净,客人一进门,清爽舒适得如同到了自己的家,加上他们夫妇如沐春风的微笑和饭菜的可口,让来客们觉得这家面馆虽然不大,但很舒服温馨。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马德荣和丈夫不仅亲自采购原材料,还在家中的院子里搭起了土坯房,进行立体喂养。一层养兔子,中层养鸡,上层养鹌鹑,房顶上还养了鸽子,把不大的空间运用到了极致。他们还在湖里养了鸭子,真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忙了一天下来,夫妇二人看着家中蒸蒸日上的景象,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虽说马德荣没有经营的经验,也没有餐饮行业的技术,但她是个有心人。就拿养鹌鹑来讲,市场上一只清鹌鹑需要两角五分,而她自己养,成本只需一角五分;她还自己动手酱制鹌鹑,一只又可以卖到三毛钱,比当时卖一碗馄饨还多挣两毛钱。马德荣这种自产自销,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作法,不仅让家里鸭肥兔壮、一片峥嵘,还让小面馆门庭若市、熙攘热闹,赢利的渠道就这样被马德荣用汗水打开。
鹤鹤有名:
首府银川,矗立起餐饮名店“仙鹤楼”
2000年12月20日,全面扩展后的仙鹤楼骄傲地矗立在宁夏首府银川的土地上,马德荣和儿子的背水一战,终于迎来了仙鹤楼鼎盛的黄金岁月。
随着生产的逐渐红火,马德荣想扩大经营面积。她打算把房东的一间营业房买下来。可一打听,33万元的房价让人乍舌。一筹莫展中,天意作美,恰逢一个南方人四处打听租房子,于是一个借鸡生蛋的主意酝酿成形:马德荣与南方商人签了三年租赁合同,出租了自己的房子,谈好三年租金一次交清,她又冒险求助亲朋好友,凑足了房费的马德荣终于买到了盼望已久的营业房。三年之后的1988年,她不仅收回了租赁的房子,还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正当马德荣的生意步入良性循环的时候,一场灾祸降临了。1988年的一天,马德荣出面处理客人与服务员的一些误解,被醉酒的客人打伤,导致腰椎骨折,进而引发脑血栓,生命垂危。
在她卧病休养的日子里,仙鹤楼门可罗雀,生意一落千丈。店里离不开她啊!懂事的儿子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利用业余时间沿街叫卖鹌鹑蛋,以维持家计。马德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个月后,稍有好转的她硬是拄着拐杖,去餐厅亲自招呼客人,前来的客人无不为之动容。渐渐地,客人全都回来了,仙鹤楼起死回生。生意好了,她的病痛也渐渐减轻。最艰难的时期终于扛了过去。
没有人知道,马德荣内心经历过的挣扎与蜕变。从风雨飘摇中走过来,马德荣更加懂得了珍惜与善待。1990年,她成功合并了仙鹤楼旁边的三鲜斋饭庄,又租赁了两套营业房,营业面积扩大了好几倍,职工也由开业时的7人增加到几十人。1994年,在同一条街上,仙鹤水饺馆又如期开张,生意兴隆。
马德荣意识到:饭馆大了、职工多了,必须把管理抓上去。她曾先后多次带职工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观摩学习,培训由浅入深,不断拓宽职工的视野,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上乘的菜品,让壮大起来的仙鹤楼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和穆斯林朋友的好评。
1995年,马德荣在仙鹤楼率先开展全天24小时营业制,使银川的夜晚多了耀眼的灯光。物美价廉的菜肴和花色繁多的品类,像一个有力的磁场吸引着八方食客。2000年,马德荣乘胜顺时顺势,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租赁了原东方金贸大厦。胸怀大志的她,不顾亲朋好友的竭力反对,把500万元的身家全投了进去。她与儿子袁兵一起,背水一战,凭着丰富的餐饮经验和成熟的市场定位,接手当年就接待了婚宴近百家,两年便收回了全部投资。
至此,西北首屈一指的大型园林式餐厅仙鹤楼,终于稳稳地矗立在银川大地上,成了宁夏的亮点,成了银川的传奇,也成了马德荣和全体职工的骄傲。
款款情深: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与爱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贫困山区的孩子,关心下岗职工,马德荣用爱织就了一张温暖的网,她想让广袤却并不富足的故土,流淌着关怀与支持,让家乡的人们渐渐富起来。
走进仙鹤楼,你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绿色的舒展与人文的谐和:茂密的榕树枝繁叶盛,新结的荔枝水嫩欲滴,翠绿的青竹,精美的花池,潺潺的小桥流水,雅致的室内布置,令人食欲大增的菜肴,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餐,谁会不愿意呢?
新的仙鹤楼引来了各方食客。近年来,随着仙鹤楼的名传千里,各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前去助兴。候耀文、姜昆、陈佩斯等一大批著名表演艺术家慕名而来,对西部能有这样体现人文关怀、倡导绿色消费的酒楼而啧啧称叹。他们或随兴吟诗、或挥毫泼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仙鹤楼的喜爱和祝愿。
真应了“仙献如意,鹤贺吉祥”的美言,2003年8月20日,马德荣参加全国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到银川,马德荣的激情难以言表,她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可是国家和人民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真是受用终生啊!她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回报银川这片土地,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与爱。
马德荣把发展宁夏民族的特色餐饮,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和南部贫困山区子女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作为她最大的愿望。她招聘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并逐步培养了大批专业烹饪服务人员,引导他们自信自强,掌握一技之长,走自谋发展的自立之路。
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妇女儿童事业,更是马德荣视为己任的善举。她特别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这几年,她捐助数万元资金给庆阳地区教育局和银川新市区兴源小学,捐款捐物,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难。在历次的献爱心、重绿化等活动中,都有马德荣出资尽力的举动。在她眼里,仙鹤楼发展了,更要不忘银川这片土地。这里的山,这里的人,都是她牵念的源头,都是让她深深惦记着的。她要让这片广袤却并不富足的土地,流淌出更多的支持、关怀,让爱和温暖使这里的人们快乐起来、安定起来、富裕起来。
悠悠母爱:仙鹤楼里的“阿信妈妈”
被职工拥戴着的“阿信妈妈”马德荣,就这样在尽呈祥瑞的悠悠仙鹤楼,用勤勉、信念和爱心,书写着美食绝境“仙鹤楼”的佳话。
开70平方米的面馆时,马德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如今,小面馆做成了5千平方米的园林式大型餐饮企业,拥有员工460多人,每年上缴利税上百万,但马德荣质朴依旧。不熟识她的人来到这里,有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她身着工服,头戴白帽在一线忙碌的身影。
创业二十年来,马德荣解决了几百名山区的孩子就业,他们在仙鹤楼得到了锻炼。有的掌握了技能,回家乡创业,带富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有的成了仙鹤楼的骨干力量,和他们敬重的领头人一起,为企业继续做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愿意离开,是因为在流动频繁的餐饮业,是仙鹤楼让他们找到了安心的感觉,是马德荣让他们体会到放心和贴心。在他们眼里,马德荣就是一位用信念和爱支撑自己、支撑创业、支撑员工的“阿信妈妈”。
一位在仙鹤楼工作数年的管理人员,谈到马德荣对员工的关怀,深情地说:这么多年来,不论自己有多难,马总从未拖欠过职工的工资;不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她都雷打不动地为员工排忧解难。在企业最艰难的时期和她生死未知的当口,马总都不会忘记给职工家里生孩子或结婚的员工送礼钱,带去祝福或安慰;新来的员工衣裤破旧,她常常自己掏钱给他们购买衣物、被子;她的腰病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可看见员工租住的房子脏,她都要抢着亲自打扫,对待员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点点滴滴的小事聚集起来,员工的心被爱融化了,“阿信妈妈”的称谓也悄悄流传开来。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阿信妈妈”马德荣会一如既往地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把爱织成信念,带着企业和自己的团队走过一个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她的故事,会让所有的人心怀崇敬;她的胸怀,会让所有的人用信念支撑起从容。
在宁夏首府银川,广为流传着“阿信妈妈”的故事。因为她白手起家,打造了关于“仙鹤楼”的神话;因为她经历波折,坎坷中用信念之舟渡过了苦与乐、生与死、成与败;因为她勤俭善良,关注关怀所有有志的弱者,用爱和温暖把“仙鹤楼”营造成了一个温馨的家。
这个“阿信妈妈”,就是宁夏银川仙鹤餐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德荣。
仙鹤楼简介
宁夏银川仙鹤餐业有限公司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家大型园林式、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餐饮企业。公司下设一分店、二分店、仙鹤水饺馆(统称仙鹤楼),三个店均位于首府银川新华东街与中山南街交汇处,总营业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职工400多人,其中有中高级烹饪、服务师30多人。位于新华东街204号的仙鹤楼二分店,以古典的园林式建筑装修风格为主要特色,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是亲朋好友聚餐的理想场所。二楼婚庆大厅金碧辉煌、宽敞亮丽,并有各种包间32个,是新婚佳人举行婚礼,单位、团体及会议包餐的最佳餐厅,二分店可接待千人同时用餐。仙鹤楼的上百种地方民族风味食品和川、粤菜、海鲜美味佳肴,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穆斯林朋友的青睐和赞扬。
近年来,仙鹤楼的多种食品被中国烹饪协会、宁夏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2001年以后,仙鹤楼又先后被中国烹饪协会、宁夏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国餐饮名店”“宁夏餐饮名店”等荣誉称号。
经全国商业联合会,全国绿色餐饮组委会,人民日报信息中心和自治区、银川市等有关部门评审,仙鹤楼被评为“全国商业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全国诚信单位”和银川市“旅游定点单位”、“卫生量化分级管理A级餐厅”。仙鹤楼以优雅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菜品,优惠的价格欢迎您的光临惠顾。
仙仙美味:
小吃一条街上的那家“仙鹤面馆”
市场怕有心人,也怕勤劳的人。马德荣自产自销,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作法,不仅让家里鸭肥兔壮、一片峥嵘,还让小面馆门庭若市、熙攘热闹,赢利的渠道就这样被马德荣用汗水打开。
1985年,马德荣一家的生活陷入窘境。她所在的银川电表厂效益不好,收入的锐减让马德荣犯了难:娘家是普通的百姓人家,日子并不好过;爱人是复转军人,在银河仪表厂工作,收入也是一般。眼见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处处都要用钱,可马德荣连个求助的地方也没有,怎么办呢?
马德荣心急如焚,和爱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双双辞职自己干。丈夫的7000元转业费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马德荣把钱全取了出来,在银川中山南街租了一套营业房,开起了小面馆,专营当地的面食和小吃。爱人给小面馆起了个响亮吉祥的名字——仙鹤楼,寓意让这个小面馆平平顺利地生存、发展、壮大,像仙鹤一样振翅高飞。
当时的小吃一条街,大大小小的餐厅、饭馆不下几十家,经营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马德荣的小面馆从资金实力到硬件设施都不占优势,要想在这条街上立足,是让马德荣费神、费力、又费心的事。
为了节约开支,马德荣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亲自处理。从开票、到端盘、到洗碗筷,她样样自己干,还干得好。70平方米的小饭馆窗明几净,客人一进门,清爽舒适得如同到了自己的家,加上他们夫妇如沐春风的微笑和饭菜的可口,让来客们觉得这家面馆虽然不大,但很舒服温馨。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马德荣和丈夫不仅亲自采购原材料,还在家中的院子里搭起了土坯房,进行立体喂养。一层养兔子,中层养鸡,上层养鹌鹑,房顶上还养了鸽子,把不大的空间运用到了极致。他们还在湖里养了鸭子,真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忙了一天下来,夫妇二人看着家中蒸蒸日上的景象,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虽说马德荣没有经营的经验,也没有餐饮行业的技术,但她是个有心人。就拿养鹌鹑来讲,市场上一只清鹌鹑需要两角五分,而她自己养,成本只需一角五分;她还自己动手酱制鹌鹑,一只又可以卖到三毛钱,比当时卖一碗馄饨还多挣两毛钱。马德荣这种自产自销,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作法,不仅让家里鸭肥兔壮、一片峥嵘,还让小面馆门庭若市、熙攘热闹,赢利的渠道就这样被马德荣用汗水打开。
鹤鹤有名:
首府银川,矗立起餐饮名店“仙鹤楼”
2000年12月20日,全面扩展后的仙鹤楼骄傲地矗立在宁夏首府银川的土地上,马德荣和儿子的背水一战,终于迎来了仙鹤楼鼎盛的黄金岁月。
随着生产的逐渐红火,马德荣想扩大经营面积。她打算把房东的一间营业房买下来。可一打听,33万元的房价让人乍舌。一筹莫展中,天意作美,恰逢一个南方人四处打听租房子,于是一个借鸡生蛋的主意酝酿成形:马德荣与南方商人签了三年租赁合同,出租了自己的房子,谈好三年租金一次交清,她又冒险求助亲朋好友,凑足了房费的马德荣终于买到了盼望已久的营业房。三年之后的1988年,她不仅收回了租赁的房子,还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正当马德荣的生意步入良性循环的时候,一场灾祸降临了。1988年的一天,马德荣出面处理客人与服务员的一些误解,被醉酒的客人打伤,导致腰椎骨折,进而引发脑血栓,生命垂危。
在她卧病休养的日子里,仙鹤楼门可罗雀,生意一落千丈。店里离不开她啊!懂事的儿子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利用业余时间沿街叫卖鹌鹑蛋,以维持家计。马德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个月后,稍有好转的她硬是拄着拐杖,去餐厅亲自招呼客人,前来的客人无不为之动容。渐渐地,客人全都回来了,仙鹤楼起死回生。生意好了,她的病痛也渐渐减轻。最艰难的时期终于扛了过去。
没有人知道,马德荣内心经历过的挣扎与蜕变。从风雨飘摇中走过来,马德荣更加懂得了珍惜与善待。1990年,她成功合并了仙鹤楼旁边的三鲜斋饭庄,又租赁了两套营业房,营业面积扩大了好几倍,职工也由开业时的7人增加到几十人。1994年,在同一条街上,仙鹤水饺馆又如期开张,生意兴隆。
马德荣意识到:饭馆大了、职工多了,必须把管理抓上去。她曾先后多次带职工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观摩学习,培训由浅入深,不断拓宽职工的视野,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上乘的菜品,让壮大起来的仙鹤楼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和穆斯林朋友的好评。
1995年,马德荣在仙鹤楼率先开展全天24小时营业制,使银川的夜晚多了耀眼的灯光。物美价廉的菜肴和花色繁多的品类,像一个有力的磁场吸引着八方食客。2000年,马德荣乘胜顺时顺势,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租赁了原东方金贸大厦。胸怀大志的她,不顾亲朋好友的竭力反对,把500万元的身家全投了进去。她与儿子袁兵一起,背水一战,凭着丰富的餐饮经验和成熟的市场定位,接手当年就接待了婚宴近百家,两年便收回了全部投资。
至此,西北首屈一指的大型园林式餐厅仙鹤楼,终于稳稳地矗立在银川大地上,成了宁夏的亮点,成了银川的传奇,也成了马德荣和全体职工的骄傲。
款款情深: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与爱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贫困山区的孩子,关心下岗职工,马德荣用爱织就了一张温暖的网,她想让广袤却并不富足的故土,流淌着关怀与支持,让家乡的人们渐渐富起来。
走进仙鹤楼,你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绿色的舒展与人文的谐和:茂密的榕树枝繁叶盛,新结的荔枝水嫩欲滴,翠绿的青竹,精美的花池,潺潺的小桥流水,雅致的室内布置,令人食欲大增的菜肴,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餐,谁会不愿意呢?
新的仙鹤楼引来了各方食客。近年来,随着仙鹤楼的名传千里,各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前去助兴。候耀文、姜昆、陈佩斯等一大批著名表演艺术家慕名而来,对西部能有这样体现人文关怀、倡导绿色消费的酒楼而啧啧称叹。他们或随兴吟诗、或挥毫泼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仙鹤楼的喜爱和祝愿。
真应了“仙献如意,鹤贺吉祥”的美言,2003年8月20日,马德荣参加全国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到银川,马德荣的激情难以言表,她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可是国家和人民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真是受用终生啊!她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回报银川这片土地,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与爱。
马德荣把发展宁夏民族的特色餐饮,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和南部贫困山区子女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作为她最大的愿望。她招聘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并逐步培养了大批专业烹饪服务人员,引导他们自信自强,掌握一技之长,走自谋发展的自立之路。
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妇女儿童事业,更是马德荣视为己任的善举。她特别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这几年,她捐助数万元资金给庆阳地区教育局和银川新市区兴源小学,捐款捐物,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难。在历次的献爱心、重绿化等活动中,都有马德荣出资尽力的举动。在她眼里,仙鹤楼发展了,更要不忘银川这片土地。这里的山,这里的人,都是她牵念的源头,都是让她深深惦记着的。她要让这片广袤却并不富足的土地,流淌出更多的支持、关怀,让爱和温暖使这里的人们快乐起来、安定起来、富裕起来。
悠悠母爱:仙鹤楼里的“阿信妈妈”
被职工拥戴着的“阿信妈妈”马德荣,就这样在尽呈祥瑞的悠悠仙鹤楼,用勤勉、信念和爱心,书写着美食绝境“仙鹤楼”的佳话。
开70平方米的面馆时,马德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如今,小面馆做成了5千平方米的园林式大型餐饮企业,拥有员工460多人,每年上缴利税上百万,但马德荣质朴依旧。不熟识她的人来到这里,有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她身着工服,头戴白帽在一线忙碌的身影。
创业二十年来,马德荣解决了几百名山区的孩子就业,他们在仙鹤楼得到了锻炼。有的掌握了技能,回家乡创业,带富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有的成了仙鹤楼的骨干力量,和他们敬重的领头人一起,为企业继续做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愿意离开,是因为在流动频繁的餐饮业,是仙鹤楼让他们找到了安心的感觉,是马德荣让他们体会到放心和贴心。在他们眼里,马德荣就是一位用信念和爱支撑自己、支撑创业、支撑员工的“阿信妈妈”。
一位在仙鹤楼工作数年的管理人员,谈到马德荣对员工的关怀,深情地说:这么多年来,不论自己有多难,马总从未拖欠过职工的工资;不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她都雷打不动地为员工排忧解难。在企业最艰难的时期和她生死未知的当口,马总都不会忘记给职工家里生孩子或结婚的员工送礼钱,带去祝福或安慰;新来的员工衣裤破旧,她常常自己掏钱给他们购买衣物、被子;她的腰病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可看见员工租住的房子脏,她都要抢着亲自打扫,对待员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点点滴滴的小事聚集起来,员工的心被爱融化了,“阿信妈妈”的称谓也悄悄流传开来。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阿信妈妈”马德荣会一如既往地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把爱织成信念,带着企业和自己的团队走过一个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她的故事,会让所有的人心怀崇敬;她的胸怀,会让所有的人用信念支撑起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