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份,韩国明知大学68岁的大学校长郑根谟率领55名教授用脸盆接水为即将走向社会的3500名学生举行洗脚仪式,以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祝福,增进师生情谊。此新闻事件一经媒体报道,立时引发了很多公众羡慕的声音:为什么“中国式”的毕业典礼不能像国外那样,既庄严、隆重又温情脉脉呢?
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学校将发出由校长签名的邀请函,邀请家长去出席孩子的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每个毕业学生将一一被念到姓名并上台接受校长授予的学位。这对校长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而对学生来说,则是大学时代最难忘的时刻。
反观国内高校,毕业典礼给人的感觉是“草草收场”。一些高校更是为了节省领导的时间,“创造性”地将全校范围的毕业典礼瘦身成了由各院系学生代表及个别家长出席的微型毕业典礼。当然,这几年一些高校也开始注重毕业典礼,让学生们穿上学位服,戴上学位帽,把仪式尽量搞得庄重一些,但典礼的议程大致是领导讲话、宣读优秀学生名单、象征性地为部分毕业生代表授予学位,很多学生根本不能上主席台,也不可能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让校长把学位帽的流苏从左边移到右边,无法享受大家对自己的欢呼。
一个人在某个阶段所受教育的结束,在其成长道路上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理当通过必要的礼仪形式加以体现。这种礼仪形式,决不等同于备受诟病、抨击的形式主义。
教育是需要神圣感的,学子们一一登台,看上去会占用不少时间,但通过这样的仪式,即将进入新阶段的毕业生们会有一种成长的意识。当每个人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让校长把学位帽的流苏从左边移到右边时,这深深的体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重视,是对他们过去几年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和尊重,从而让他们更加有自信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我国,如果要求每所高校都像美国一样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邀请家长都来参加,可能短期内实现起来还有不小的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漠视毕业典礼的借口。对毕业典礼的漠视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校长不必为每个学生亲自授学位;二是认为大学应该节约办本已十分简单的毕业典礼。前者的理由是太浪费时间,这正体现了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继续,也是一些学生不愿意参加毕业典礼的最根本原因;而后者正是高校不舍得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投入的又一表现,大学在节约办学成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压缩学生培养成本,比如减少实践活动、减少图书资料、控制实验设备使用等等,而在“迎来送往”中却无不大方,在准备评估时不计代价,在项目开工时则追求豪华。
不光是学校对毕业典礼不重视,即便是毕业生们,也对毕业典礼不是很在乎。除去学校管理上的原因,对于毕业生漠视毕业典礼,家长和社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观念是:上小学是为了能考一所好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能考一所好大学,而上一个好大学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而努力,很少有人去想在这个阶段我是否学到了我应该掌握的知识。社会观念如此,大部分家长更是不失时机地在学生心中强化这一观念。于是,在即将结束上一个教育阶段时,很多学生更热衷于谈论毕业后的工作去向。
许多人将毕业典礼归入形式主义一类,但即使我们承认毕业典礼是形式主义,它也可以表现得很温暖、很温情。而事实上,毕业典礼不但不是形式原本主义,更是不该省略的教育细节。
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学校将发出由校长签名的邀请函,邀请家长去出席孩子的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每个毕业学生将一一被念到姓名并上台接受校长授予的学位。这对校长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而对学生来说,则是大学时代最难忘的时刻。
反观国内高校,毕业典礼给人的感觉是“草草收场”。一些高校更是为了节省领导的时间,“创造性”地将全校范围的毕业典礼瘦身成了由各院系学生代表及个别家长出席的微型毕业典礼。当然,这几年一些高校也开始注重毕业典礼,让学生们穿上学位服,戴上学位帽,把仪式尽量搞得庄重一些,但典礼的议程大致是领导讲话、宣读优秀学生名单、象征性地为部分毕业生代表授予学位,很多学生根本不能上主席台,也不可能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让校长把学位帽的流苏从左边移到右边,无法享受大家对自己的欢呼。
一个人在某个阶段所受教育的结束,在其成长道路上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理当通过必要的礼仪形式加以体现。这种礼仪形式,决不等同于备受诟病、抨击的形式主义。
教育是需要神圣感的,学子们一一登台,看上去会占用不少时间,但通过这样的仪式,即将进入新阶段的毕业生们会有一种成长的意识。当每个人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让校长把学位帽的流苏从左边移到右边时,这深深的体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重视,是对他们过去几年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和尊重,从而让他们更加有自信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我国,如果要求每所高校都像美国一样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邀请家长都来参加,可能短期内实现起来还有不小的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漠视毕业典礼的借口。对毕业典礼的漠视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校长不必为每个学生亲自授学位;二是认为大学应该节约办本已十分简单的毕业典礼。前者的理由是太浪费时间,这正体现了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继续,也是一些学生不愿意参加毕业典礼的最根本原因;而后者正是高校不舍得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投入的又一表现,大学在节约办学成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压缩学生培养成本,比如减少实践活动、减少图书资料、控制实验设备使用等等,而在“迎来送往”中却无不大方,在准备评估时不计代价,在项目开工时则追求豪华。
不光是学校对毕业典礼不重视,即便是毕业生们,也对毕业典礼不是很在乎。除去学校管理上的原因,对于毕业生漠视毕业典礼,家长和社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观念是:上小学是为了能考一所好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能考一所好大学,而上一个好大学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而努力,很少有人去想在这个阶段我是否学到了我应该掌握的知识。社会观念如此,大部分家长更是不失时机地在学生心中强化这一观念。于是,在即将结束上一个教育阶段时,很多学生更热衷于谈论毕业后的工作去向。
许多人将毕业典礼归入形式主义一类,但即使我们承认毕业典礼是形式主义,它也可以表现得很温暖、很温情。而事实上,毕业典礼不但不是形式原本主义,更是不该省略的教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