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探索教与学的关系,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有效、积极地去学。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对初中英语的教学,对涉及英语学习的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分析。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学生
  
  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探索教与学的关系,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有效、积极地去学。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仅有教育的共性也带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关于英语的教和学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认识。
  一、要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发音和拼写习惯
  语言是由一定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这决定了语言构成材料的零碎性,即由字母、音标构成词汇,再由词汇、短語构成句子,因此学好英语首先要学会发音读单词。很多学生发音不准,这往往很大程度上能够从老师的身上找到原因,如果老师自身发音不标准、不清晰、不流畅,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要有很好的英语教学的基本素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发音。而且同时,要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发音,学会识音节,能正确把握重音。音读准了,音节划分清楚了,才会将单词读准确、读流利,才能有助于单词的记忆。不仅如此,由于语言学科的特性,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了解构词法的相关知识,这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扩充词汇量。
  二、鉴于语法结构对以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此有全新的认识
  以往学习英语的过程几乎就是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过于强调语法结构的使用,一味追求语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语法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以至于有的学生语法规则记得很牢固,每提到一个语法项目,能说出一大串的规则来,可一到具体使用就不会了,遇到文章读不懂,写作即使写出一些句子,也是语法错误连篇。新课改要求淡化语法,并不是说语法不重要,而是要思考如何去教,如何去开展。只懂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运用语法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在此基础上来发展学生的技能,提高语用能力。语法学习规则只是一种语言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是为语言学习和应用服务。传统的语法教学以演绎法为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归纳完后就让学生做练习,练习的形式大多以多项选择填空为主,几乎以掌握语法规则为目的。新课表的语法教学提倡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语境、语篇来理解语法现象,在实际运用中自己去发现、归纳语法现象,完成学习任务。
  三、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语言学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有一个枯燥的过程,英语学科的学习亦是如此。背诵单词,短语,记忆语法结构,最终形成语言,所以语言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单词和短语的记忆。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课外中常出现的词汇以及好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英语语感,学生也会因此对自己的表达充满信心。这是一个需要坚持不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免产生懈怠,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意志,不断鼓励学生。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一个单词、短语因语言环境的不同产生意义上大的分歧等;导入新课尽量贴近生活,引起学生兴趣,比如善于利用教室的人和物,环境等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才能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生才能学得有趣,掌握才准确。
  四、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多说、多练,英语课堂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需要多读,多听,不断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重要的是能够自如表达和沟通,这就必须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欲言。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建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机会,课下鼓励学生张开嘴开展同学间的口语交流。比如遇到不会表达的单词或者语句,在一个热烈的谈论氛围中,就会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去学、去问、主动去寻找新的单词、短语或语法结构等知识点,以致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出想代表的意思,并且使得表达越运用越灵活越贴切。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会有很大的提高。
  英语学习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协助和配合,从互相纠正发音到词汇、语法的用法讨论,到场景对话训练等,需要同学间的相互监督、交流和搭档配合等。所以调动起班级整体的学习热忱对个体学生的学习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而对集体协作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英语课堂的教学要求,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和能力方面一个重要的培养要求。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目的,者对英语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推动力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道德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不断渗透在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需要通过语言了解世界,更需要通过语言来传播本国文化,这应该是我们青少年学习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和民族责任感。我们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这一崇高的使命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就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六、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应用机会,并让英语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新课标要求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理念促进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生活中将英语应用到尽可能多的角落。如(1)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根据同学个体特征进行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开展英语游戏、朗诵会,讲演比赛,听力比赛等。可采取各班分别进行,也可联合其他班级共同进行,来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和强化课堂的知识。(2)创建班级或学校范围的英语角,或者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场合的英语活动,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应用中在由于词汇量、词意或语境等掌握不够造成的困难面前,不要退却,而要勇敢面对。(3)与家长作好沟通,在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进行应用,如果家长具备基本交流的能力并进行配合更好,并对孩子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及时进行鼓励。
  其实,无论何种教学方式,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指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更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为此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中国长期依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特点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在许多资源型城市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推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唐山市寻找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路
[摘要] 倾听,是一种习惯,是对人的一种礼貌。倾听,更是一门艺术。会倾听必然会思考,会思考必然会表达。课堂上的倾听尤为重要,它包括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倾听教师的发言,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引领学生认真倾听的路径,以此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关键词] 倾听 总结 纠错 补充 延伸    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会有师生共同讨论的过程。教师的巧妙
化学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非常全面,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极大。教学者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