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链接
2月7日,网友梁钰发微博称疫区女性卫生用品的缺口巨大,引发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调查,湖北一线医护中,有超过60%的女性,但她们每月必需的生理用品却未被看作刚需,无法纳入救灾物品之中,很多女性医护不得不穿着“染血的防护服”工作。网络上也存在部分鄙夷生理期用品需求的声音,可见,月经还未被看作女性生活中正常且健康的一部分,女性正常生理需求和权益诉求无法言说。
性毕竟是隐私,因此“羞”还算是自然反应,但以性为“耻”就贻害无穷了。
以最近网络热议的湖北女医护卫生用品话题来说,十余万女性医务工作者先后投身抗“疫”一线,她们中的大多数会在高强度的医护工作中度过经期,除了和男性医护一样经历防护物资短缺的考验,还面临经期护理用品不足的问题。有志愿者关注到这一需求,但向医院发起捐赠时却遭拒绝:“我们其实缺专业防护用具,这个不急的。”“不急”二字在微博上引起不小的争议,网友纷纷替女性医护抱屈。抗“疫”一线医护大军中的女性成员,经历着种种生理考验,生理期用品不足,也只能隐忍缄默。有些女性医护人员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不得不忍受工作一天“血跟尿都混在一起”的尴尬处境。这一局面与普遍存在的“月经羞耻”不无关系。
对性的羞耻感,不仅会阻碍女性对自己正当护理需求的表达,还会阻断性知识的传播。“我从哪里来”这样知识上毫无难度的问题,之所以成为家长和老师难以启齿的“灵魂拷问”,就是缘于对性的羞耻感。消除性的羞耻感、树立积极的性观念,既是性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开展性教育的重要前提。实现这一目的固然不易,但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性耻感是开展性教育的一大障碍
性耻感是性污名化的表现,它将性话题变成了一个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将性知识当作病毒与青少年隔离,是人为制造“性盲”的重要原因;它让与生殖系统有关的词汇产生了攻击羞辱人的功效,在人类的生活中制造了无数不必要的焦虑。今天,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它的危害,然而,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已经形成了集体无意识,性耻感依然是开展性教育的一大障碍。
性耻感迫使学校性教育裹足不前
2017年3月,杭州萧山一位家长吐槽:学校发给孩子的性教育读本部分画面尺度太大,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舆论重压下,当事学校收回了读本。实际上,家长的吐槽并不能确定读本存在问题,只是反映了读本某些内容与画面引起了家长的不适。“不适”,也不过是家长性观念中的羞耻感作祟的结果。但学校的处境和反应非常具有代表性,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学校的性教育风险:许多观念新、责任感强的学校,有心开展性教育,却因为担心舆论风险而裹足不前;有的学校为了规避风险,开展性教育课程之前,要事先书面告知并征得家长同意,若家长不同意,学校得在性教育课程时间为学生另行安排学习活动,不但增加了开展性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让少数学生失去了接受性教育的机会。
性耻感“阉割”了教育者的性教育能力
教育者,至少包括家长和教师,他们本应承担起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责任,却往往在别的方面教育能力在线,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就立刻将其上升到“专业高度”,不敢接招。
新一代家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好奇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大多能耐心地给出靠谱解答,但是问题一旦与性有关,话风就变了:“硬核”的直接怼孩子这么小不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慈祥的“打个太极”说长大后就明白了;也有开明的,愿意给孩子真实的答案,但也煞费苦心地字斟句酌,企图粉饰在他们看来颇有刺激性的内容。
在一次性教育教师培训会上,一位初中女教师来咨询她不久前遇到的问题:课堂上随手翻看了一名女生的笔记本,意外发现上面抄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觉得有问题便给没收了,但却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处理,既没有胆量跟学生交流,也不便就这样还回去,拿在手里倒成了一块心病,师生见面也倍觉尴尬。
就算是单纯的性知识普及,有些老师明明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仍希望请外援来科普,原因是“讲不出口”。关于性的羞耻感,让原本很有教育经验和能力的老师,遇到与性有关的主题就会瞬间失能。“一直觉得自己挺会管学生,没想到在性教育上跌了跟头”是很多教师的心声。
性耻感增大了学生性健康的风险
教师被性耻感支配,会有意无意地剥夺学生接受正确性教育的权利。某小学六年级家委会联系校外性教育团队为学生授课,团队建议的题目是《迈进青春,走向成熟》,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身体发生的变化、隐私部位的清洁与保护、月经期的护理、选穿合适的内衣、正确对待发育差异、如何与自己欣赏的人交往等。家委们对内容没有异议,但班主任却坚持要去掉月经期的护理、选穿合适的内衣等内容,理由是“会让学生尴尬”。授课团队不同意,于是课程就被借故取消了。身为女性教师,应该更能理解这两项内容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却将自己的羞耻感投射到学生身上,让“被尴尬”的学生失去学习机会。
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成年人的性耻感会慢慢传递给青少年,当他们遇到性困惑时便不敢请教父母、师长,遭遇性侵犯时不敢发声寻求帮助,很可能会在成长中面临更多的困扰和风险,付出本可以避免的代价。这次湖北女医护的卫生用品事件,就充分凸显了性耻感是如何让女性面临健康风险时集体失语的。
扫除性耻感,创建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们习以为常、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性耻感,正侵蚀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婚恋幸福。作为教育者,有责任扫除性耻感,推广性教育,还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阻断性耻感的代际传递
人的性耻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社会环境里逐渐习得的。年幼的孩子会对任何感到好奇的事物提问,與性有关的问题在他们眼里也没什么特别的,所谓“童言无忌”,正是如此,感到尴尬的反而是对性充满羞耻感的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从成年人面对性问题时别扭、尴尬、成人间意味深长的对视和讪笑,甚至是恼羞成怒的斥责打骂等反应中,敏感地接收到了性羞耻感信息。时间一长,羞耻感自然在他们的观念中生根。 在一线性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性教育课堂上的表现纯真自然,所有让成年人觉得尴尬的词汇在他们眼中只有本身的含义,他们可以大声说出生殖器官的名称,争着扮演“精子”“卵子”的角色,享受着演绎生命诞生的过程;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性耻感就已经很明显了,曾有一名六年级男生对等待授课的性教育教师说:“听说您要给我们讲那些恶心的事儿?我会不会恶心到把早饭吐出来啊!”不少学生跟着挤眉弄眼起哄大笑。
如果孩子的主要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在性教育方面的开明程度不断提升,带头更新性观念,以积极性观念去扫除性耻感,以自己坦然谈性的态度给青少年以健康积极的示范,就有希望阻断性耻感的代际传递,让性不再成为教育的禁区。
发挥性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性别平等和谐
性教育从本质上在于“教育”,而不仅仅是性知识体系的“教学”。性教育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形成性别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帮助青少年拥有积极友好的校园生活,促使他们成长为身心更加健康的个体。
人类历史长河里,长期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因此女性的生理特点以及性别刻板印象中属于女性的人格特质,都成为被歧视和贬损的对象。这种现象直到今天也普遍存在,即使在校园,因此产生的校园欺凌或冲突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男生将女生不小心掉出的卫生巾踢来踢去,声称挨着处于经期的女生会让自己沾上霉运;人们开始接受“女汉子”的同时,“娘炮”仍然是攻击男生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女生在经期需要小心翼翼隐藏各种迹象,一旦衣裤沾染经血便会遭到嘲笑。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男生女生都会面临性别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常常会通过低俗的黄色玩笑去释放对性的好奇与冲动,这会对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通过性教育改变这些现象,是育人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
某中学教师分享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她所在的班上有几个学生曾在小学阶段接受过较为系统持续的性教育,当班上大多数学生进入青春躁动期时,他们显得特别淡定,其中一位男生的表现尤其让她惊喜。那位男生无意中发现他前排女生裤子上有血迹,怕直接提醒令女生尴尬,便找到她的闺蜜,让她提醒那位女生,并把自己的校服外套脱下,让她带给那位女生围在腰上以遮蔽污迹。受到帮助的女生非常感动,第二天把校服洗得干干净净还给男生。这位老师说,一般初二男生遇到这样的事,常常是当作笑料群起而嘲之,而这位接受过性教育的男生让她看到了初中学生不一样的教养。这位教师甚至会就此联想:性教育能够让他对待女同学有如此尊重的态度,将来他面对自己的恋人、妻子时,也会是一个好伴侣、好丈夫,有能力构建幸福和谐的亲密关系。这件事让她坚定了在班级开展性教育的决心,并改变了性生理知识的讲授一定要分性别的想法。她认为学生不但应该懂得自己的性生理常识,也应该了解另一性别的性生理特点,并学习如何互相尊重与爱护。
湖北女医护卫生用品事件中,如果那位医院负责接收捐贈的联系人,也如这位男生一样,通过性教育懂得尊重女性的生理特点,并能体贴关怀,就不会说出“这个不急”的话,做出拒绝捐赠的事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性耻感的危害,消除性耻感的行动也一直在进行着。2019年2月,经全球统一码联盟审核通过,全球通用表情包将增加“月经表情”,形象为一滴红色的液体,新的表情包一旦上线,使用微信、QQ等就可以直接用表情符号来指代月经。此举的目的便在于用更流行的“社交语言”破除“月经污名化”,消除“月经羞耻”。诚然,性别文化的改变,性耻感的消除,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从小抓起,让青少年通过性教育树立积极的性观念,无疑是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
(作者苟萍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唐红英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雨萱
2月7日,网友梁钰发微博称疫区女性卫生用品的缺口巨大,引发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调查,湖北一线医护中,有超过60%的女性,但她们每月必需的生理用品却未被看作刚需,无法纳入救灾物品之中,很多女性医护不得不穿着“染血的防护服”工作。网络上也存在部分鄙夷生理期用品需求的声音,可见,月经还未被看作女性生活中正常且健康的一部分,女性正常生理需求和权益诉求无法言说。
性毕竟是隐私,因此“羞”还算是自然反应,但以性为“耻”就贻害无穷了。
以最近网络热议的湖北女医护卫生用品话题来说,十余万女性医务工作者先后投身抗“疫”一线,她们中的大多数会在高强度的医护工作中度过经期,除了和男性医护一样经历防护物资短缺的考验,还面临经期护理用品不足的问题。有志愿者关注到这一需求,但向医院发起捐赠时却遭拒绝:“我们其实缺专业防护用具,这个不急的。”“不急”二字在微博上引起不小的争议,网友纷纷替女性医护抱屈。抗“疫”一线医护大军中的女性成员,经历着种种生理考验,生理期用品不足,也只能隐忍缄默。有些女性医护人员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不得不忍受工作一天“血跟尿都混在一起”的尴尬处境。这一局面与普遍存在的“月经羞耻”不无关系。
对性的羞耻感,不仅会阻碍女性对自己正当护理需求的表达,还会阻断性知识的传播。“我从哪里来”这样知识上毫无难度的问题,之所以成为家长和老师难以启齿的“灵魂拷问”,就是缘于对性的羞耻感。消除性的羞耻感、树立积极的性观念,既是性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开展性教育的重要前提。实现这一目的固然不易,但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性耻感是开展性教育的一大障碍
性耻感是性污名化的表现,它将性话题变成了一个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将性知识当作病毒与青少年隔离,是人为制造“性盲”的重要原因;它让与生殖系统有关的词汇产生了攻击羞辱人的功效,在人类的生活中制造了无数不必要的焦虑。今天,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它的危害,然而,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已经形成了集体无意识,性耻感依然是开展性教育的一大障碍。
性耻感迫使学校性教育裹足不前
2017年3月,杭州萧山一位家长吐槽:学校发给孩子的性教育读本部分画面尺度太大,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舆论重压下,当事学校收回了读本。实际上,家长的吐槽并不能确定读本存在问题,只是反映了读本某些内容与画面引起了家长的不适。“不适”,也不过是家长性观念中的羞耻感作祟的结果。但学校的处境和反应非常具有代表性,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学校的性教育风险:许多观念新、责任感强的学校,有心开展性教育,却因为担心舆论风险而裹足不前;有的学校为了规避风险,开展性教育课程之前,要事先书面告知并征得家长同意,若家长不同意,学校得在性教育课程时间为学生另行安排学习活动,不但增加了开展性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让少数学生失去了接受性教育的机会。
性耻感“阉割”了教育者的性教育能力
教育者,至少包括家长和教师,他们本应承担起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责任,却往往在别的方面教育能力在线,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就立刻将其上升到“专业高度”,不敢接招。
新一代家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好奇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大多能耐心地给出靠谱解答,但是问题一旦与性有关,话风就变了:“硬核”的直接怼孩子这么小不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慈祥的“打个太极”说长大后就明白了;也有开明的,愿意给孩子真实的答案,但也煞费苦心地字斟句酌,企图粉饰在他们看来颇有刺激性的内容。
在一次性教育教师培训会上,一位初中女教师来咨询她不久前遇到的问题:课堂上随手翻看了一名女生的笔记本,意外发现上面抄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觉得有问题便给没收了,但却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处理,既没有胆量跟学生交流,也不便就这样还回去,拿在手里倒成了一块心病,师生见面也倍觉尴尬。
就算是单纯的性知识普及,有些老师明明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仍希望请外援来科普,原因是“讲不出口”。关于性的羞耻感,让原本很有教育经验和能力的老师,遇到与性有关的主题就会瞬间失能。“一直觉得自己挺会管学生,没想到在性教育上跌了跟头”是很多教师的心声。
性耻感增大了学生性健康的风险
教师被性耻感支配,会有意无意地剥夺学生接受正确性教育的权利。某小学六年级家委会联系校外性教育团队为学生授课,团队建议的题目是《迈进青春,走向成熟》,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身体发生的变化、隐私部位的清洁与保护、月经期的护理、选穿合适的内衣、正确对待发育差异、如何与自己欣赏的人交往等。家委们对内容没有异议,但班主任却坚持要去掉月经期的护理、选穿合适的内衣等内容,理由是“会让学生尴尬”。授课团队不同意,于是课程就被借故取消了。身为女性教师,应该更能理解这两项内容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却将自己的羞耻感投射到学生身上,让“被尴尬”的学生失去学习机会。
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成年人的性耻感会慢慢传递给青少年,当他们遇到性困惑时便不敢请教父母、师长,遭遇性侵犯时不敢发声寻求帮助,很可能会在成长中面临更多的困扰和风险,付出本可以避免的代价。这次湖北女医护的卫生用品事件,就充分凸显了性耻感是如何让女性面临健康风险时集体失语的。
扫除性耻感,创建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们习以为常、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性耻感,正侵蚀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婚恋幸福。作为教育者,有责任扫除性耻感,推广性教育,还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阻断性耻感的代际传递
人的性耻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社会环境里逐渐习得的。年幼的孩子会对任何感到好奇的事物提问,與性有关的问题在他们眼里也没什么特别的,所谓“童言无忌”,正是如此,感到尴尬的反而是对性充满羞耻感的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从成年人面对性问题时别扭、尴尬、成人间意味深长的对视和讪笑,甚至是恼羞成怒的斥责打骂等反应中,敏感地接收到了性羞耻感信息。时间一长,羞耻感自然在他们的观念中生根。 在一线性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性教育课堂上的表现纯真自然,所有让成年人觉得尴尬的词汇在他们眼中只有本身的含义,他们可以大声说出生殖器官的名称,争着扮演“精子”“卵子”的角色,享受着演绎生命诞生的过程;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性耻感就已经很明显了,曾有一名六年级男生对等待授课的性教育教师说:“听说您要给我们讲那些恶心的事儿?我会不会恶心到把早饭吐出来啊!”不少学生跟着挤眉弄眼起哄大笑。
如果孩子的主要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在性教育方面的开明程度不断提升,带头更新性观念,以积极性观念去扫除性耻感,以自己坦然谈性的态度给青少年以健康积极的示范,就有希望阻断性耻感的代际传递,让性不再成为教育的禁区。
发挥性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性别平等和谐
性教育从本质上在于“教育”,而不仅仅是性知识体系的“教学”。性教育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形成性别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帮助青少年拥有积极友好的校园生活,促使他们成长为身心更加健康的个体。
人类历史长河里,长期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因此女性的生理特点以及性别刻板印象中属于女性的人格特质,都成为被歧视和贬损的对象。这种现象直到今天也普遍存在,即使在校园,因此产生的校园欺凌或冲突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男生将女生不小心掉出的卫生巾踢来踢去,声称挨着处于经期的女生会让自己沾上霉运;人们开始接受“女汉子”的同时,“娘炮”仍然是攻击男生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女生在经期需要小心翼翼隐藏各种迹象,一旦衣裤沾染经血便会遭到嘲笑。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男生女生都会面临性别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常常会通过低俗的黄色玩笑去释放对性的好奇与冲动,这会对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通过性教育改变这些现象,是育人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
某中学教师分享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她所在的班上有几个学生曾在小学阶段接受过较为系统持续的性教育,当班上大多数学生进入青春躁动期时,他们显得特别淡定,其中一位男生的表现尤其让她惊喜。那位男生无意中发现他前排女生裤子上有血迹,怕直接提醒令女生尴尬,便找到她的闺蜜,让她提醒那位女生,并把自己的校服外套脱下,让她带给那位女生围在腰上以遮蔽污迹。受到帮助的女生非常感动,第二天把校服洗得干干净净还给男生。这位老师说,一般初二男生遇到这样的事,常常是当作笑料群起而嘲之,而这位接受过性教育的男生让她看到了初中学生不一样的教养。这位教师甚至会就此联想:性教育能够让他对待女同学有如此尊重的态度,将来他面对自己的恋人、妻子时,也会是一个好伴侣、好丈夫,有能力构建幸福和谐的亲密关系。这件事让她坚定了在班级开展性教育的决心,并改变了性生理知识的讲授一定要分性别的想法。她认为学生不但应该懂得自己的性生理常识,也应该了解另一性别的性生理特点,并学习如何互相尊重与爱护。
湖北女医护卫生用品事件中,如果那位医院负责接收捐贈的联系人,也如这位男生一样,通过性教育懂得尊重女性的生理特点,并能体贴关怀,就不会说出“这个不急”的话,做出拒绝捐赠的事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性耻感的危害,消除性耻感的行动也一直在进行着。2019年2月,经全球统一码联盟审核通过,全球通用表情包将增加“月经表情”,形象为一滴红色的液体,新的表情包一旦上线,使用微信、QQ等就可以直接用表情符号来指代月经。此举的目的便在于用更流行的“社交语言”破除“月经污名化”,消除“月经羞耻”。诚然,性别文化的改变,性耻感的消除,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从小抓起,让青少年通过性教育树立积极的性观念,无疑是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
(作者苟萍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唐红英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