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分歧握手是唯一选择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来,中日和中韩关系的发展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利,也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的繁荣稳定。随着三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增长,加强中日韩合作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东亚经济:风景这边独好
  中日和中韩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两国之间。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时,全球政治格局仍处于冷战状态,但由于美国在越战后实力和地位遭到削弱,因而试图通过与中国发展关系来寻求新的战略平衡。中日双方抓住了这个历史时机,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虽然两国之间存在的历史和领土这两大结构性矛盾并没有解决,但双方都抓住了稳定与发展这两个核心问题。
  另一大历史背景是环太平洋经济的活跃与发展。上世纪60至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议论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形成。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与此同时,日本决定开始对中国实施政府经济开发援助。1979年,日本提出了“环太平洋构想”。显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日关系的迅猛发展,为这一构想奠定了丰厚的现实基础。
  可以说,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带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动力不仅在上世纪90年代末带动亚洲迅速走出金融风暴,也是如今全球经济遭遇困难的局面下,东亚经济依然能够保持“风景这边独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为两国带来的最直接利益是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40年来,中日之间的贸易从1972年的10.3亿美元,到2011年的3449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中国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同样,中韩关系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战略环境,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1992年,两国的贸易往来只有50亿美元,而如今,2011年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2456亿美元,翻了将近50倍。
  目前,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东亚地区的87%,三国的合作成为促进地区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政治合作:沟通协调最重要
  由于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复杂,中日韩之间出现了政治紧密程度与经济紧密程度不相匹配的现象,邻里之间的一些琐事干扰着人们察看前行的道路。
  从历史上看,三国政治关系的稳定是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事实上,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就意味着以意识形态对抗为核心的冷战格局在东亚地区开始瓦解。这种瓦解不仅消除了政治上的对抗,也打破了经济上的篱笆。而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又进一步为冷战的终结创造了条件。
  冷战的终结为东亚经济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1992年中韩建交的意义有两点:一是使中国在东亚实现了全面的关系正常化;二是打破了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两国广泛深入的合作成为促进半岛地区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
  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朝鲜与美日韩之间的冷战局面至今仍未消除,朝韩之间的矛盾以及核问题时常干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处理各种危机、解决半岛核问题的过程中,中韩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中韩之间建立的高层互访机制确定了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意义并不仅限于增加两国的政治互信,更重要的是,中韩领导人之间的沟通已经是维护半岛稳定不可或缺的机制。
  历史证明,三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东亚地区的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三国未来:在突破中求发展
  中日韩三国关系对全球而言也同样重要。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值的1/5,对外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三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世界格局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三国面临的问题是深化经济合作的潜力依然巨大、政治合作亟须加强、安全合作亟待展开。
  与欧洲相比,三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明显要低一些,这也说明三国经济合作的潜力非常大。过去,三国之间存在的结构互补性是三国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随着中、韩经济水平的提高,三国之间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相互竞争。
  上世纪80年代时,东亚经济呈雁阵结构,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扮演领头雁的角色,韩国居中,中国排尾。韩国经济是一种追赶的发展模式,随着它与日本的经济同质性越来越强,再加上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三国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
  目前,东亚经济面临全面升级转型的挑战。而长期在东亚扮演资金和技术龙头的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以长达20多年的低迷拖累东亚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日本不能将经济进行升级,在信息技术、产品高端化、品牌塑造以及服务业等众多领域不能与欧美竞争,反而在汽车等传统产品上,以价格竞争来挤压中韩的发展空间。在这种状况下,中日韩三国需要通过更深的产业融合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但是,在深度的经济合作上,三国面临着来自政治和安全领域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制约着三国合作的深化。在朝鲜半岛核问题和海洋权益纠纷的表象背后,根本性的挑战来自于该地区自冷战遗留下来的传统战略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日韩作为美国的军事同盟国,其地区战略自然受到美国的制约。
  多年来,三国关系发展的路径是在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通过密切经济关系来为政治关系的深入发展创造条件。而现在则到了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以及安全,三国都必须寻求突破的历史性关头。
  实现这种突破,首先要突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心障”。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我们面前有多少障碍,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就是加强合作。只有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三国才能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形。
其他文献
看过韩书力的作品,我感觉他是一位有着浓厚藏族情结、执著艺术信念、高度文化自醒和独立人格精神的人。西藏,成就了韩书力,韩书力也以自己的艺术奉献,使西藏民族艺术名播更远。  自古,广袤的高原雪域,就是神本主义文化生态沃土。西藏极为特殊的人文背景与自然环境,使得西藏传统美术的创作,世世代代都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宗教造像的圆心进行,佛地天国的宗教壁画、唐卡与雕塑的一片汪洋大海,淹没了关注人生、关注当下,反映人
高盘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已退休),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成员。执教53年,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经常听到中学生反映,在高考时被调剂到化学或化工类专业而感到无奈,也有的中学生问:21世纪是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化学?在电视广告、报纸上经常听到或看到农民自曝毒菜、毒肉生产内幕,三聚氰胺有毒奶粉、苏丹红充当食品添加剂、瘦肉精猪饲料、二噁英污
韦钰,电子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据8月28日美国《教育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正在建设一个介绍优秀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项目的数据库,项目覆盖幼儿园到高中整个学段(PreK—12)。推荐的项目是经过规范的评估以后选定的。该数据库可以按内容、年级、所针对的学习群体和地域在网上进行查阅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