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的多角度环保科普论述与实践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漫长的奋斗发展历程,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在政治、经济与文化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已逐步走向成熟。然而,在取得这些业绩的同时,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悄然构成了最大威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中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协调以及人与自然的相和谐,践行经济发展中的环保科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氛围和机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甚至全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污染;可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境保护
  1.1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加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1.2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1.2.1 环境保护的涵义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
  1.2.2 我国环境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近些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相继被雾霾笼罩,许多河流因污水的肆意排放、有毒污染物的袭扰等种种原因变成了黑臭水体,近25%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严重,丧失了其使用价值,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目前,我国的环境现状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改善,总体在恶化。当前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问题,尽管环保工作已经取得了多项发展,但是环境污染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令人担忧。
  2 、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
  2.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天然源进入大气,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停留时间之后,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速率小于输入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累积,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程度越发严重,由于我国环境治理中仅仅只在水污染与固体废物治理方面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余如大气污染治理,由于易受天气影响并且会在不同地域间转移,一直以来,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较低,这部分市场也相对薄弱[1]。然而,随着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量的增加,华北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现象的频发引发了全社会对大气污染的高度关注,PM2.5污染指标被纳入环境检测项目,城市大气污染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较严重,酸雨区的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近几年来,我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加剧,其中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高,含菌量大,且煤烟型污染占据重要地位[2]。
  2.2 水污染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给水生生物带来致命的风险,影响饮用水源和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可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3]。多年来,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据调查,在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调查研究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已经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4],我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
  2.3 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5]。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6]。   据我国国内相关机构的报道,由于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求,植被森林被过度开发,森林植被的过度开发直接导致一些耕地的肥力降低,土壤剥蚀程度和流失程度日益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近年来我国部分山区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等现象频繁被报道,矿产资源较丰富地区的土壤常年遭受重金属的袭扰,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措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即为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就是人们应该效法和遵循的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道家、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7]。在当前形势下,这一基本原则即在强调人在处理与天地自然关系的事后,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自然而然,要保护自然,协调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成为如今环境保护的基本方式。
  3.1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过去制定的环保法律、法规针对的是监管对象,对监管责任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的监督如一张白纸,造成了环保法在地方可随意践踏。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把环保看成发展经济的绊脚石。因此,在很多地方出现了零审批、零费区、宁静日等阻碍着环保执法。已落马的山西省环保厅厅长刘向东形容得很贴切:“环保部门就是地方政府养的一只猫,一年让你抓几只耗子,抓哪只耗子,政府早就定过的”,环保部门成为在政府和企业夹缝间生存的弱势群体。继续坚定不移的健全当前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系,为环保提供法律依据与支持。加强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责任,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对本行政区环境质量负责这一法律责任。在现存的环保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环保齐抓共管的机制,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环境监管网格。正式确立将企业的环境保护法情况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改革与健全当前的环保管理体制和管理体制,力争站得住、挺得住。
  3.2 培养公民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仅仅依靠国家保护不足以来缓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较单一[8]。因此,加强公民环保意识,完善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充分发掘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潜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环保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行为的内在原因。丰富公民的环保知识,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逐步建立起公民对生态环境的基本常识,倡导全民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自然观。通过广告、生态环境展馆等媒体,宣传环保常识,让公民领悟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必须要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之美,形成一种自觉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清洁生产、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群策群力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促进机制,是成为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
  3.3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关键时期,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否。实践证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一旦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经济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工业以及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治理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科技推动着生产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愈演愈重的环境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9]。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国家未来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坚持绿色,坚守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国家决策会议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体系,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硬件,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战略布局,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践行科学的发展观,通过科技的手段确切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基本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应。用科技的手段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解决环境对人类健康问题的影响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等问题,用科技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9],[10]。
  4 、环保科普践行实效
  目前,环境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渗透与转化,前沿研究与当前的高新技术发展相融合,不断涌现边缘和新兴的学科。桂林理工大学立足于地方优势学科特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之前的注重围绕末端治理逐渐趋向全过程控制[11],从单一污染物环境效应与生态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化为对多种污染物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协同影响的研究,综合防治调控和循环利用模式,发展绿色化学技术,将绿色技术融入到各个领域,贯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12],关注的范围更加全面。桂林理工大学以环境学院已经具备的水污染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基础,结合其他优势学院学科创办的生态科技展、桂林地区生态漓江及高新绿色环保型企业等实景实地,以广西科技活动周为契机,联合创建并完善“极地和古生态展-现代旅游生态展-抽象生态艺术展-水土污染治理工艺科普展”为一体的环境保护科普宣传体系,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的一系列科学科普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实行全民共享、公众受益,为培养公众环保意识形态,提高全民环保素养奠定了基础。另外,围绕“绿色发展、创享未来”为主题,协同环保厅宣教中心、桂林园博园共同举办“环保春天行”、“健康欢乐跑”等系列环保活动,旨在探讨绿色共赢理念的交流和探讨,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鼓励大学生及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到环境科普活动中来,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2013年,主题环保科普活动获得了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优秀项目奖,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与环保相关的科技竞赛和环保设计作品评比,已在“挑战杯”、“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大型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银奖2项,铜奖4项,每年以环保类艺术展出为主体,开设大型展览会1-2场,活动成为了学校乃至地区知名品牌节目,以南极考察实录等极地科普为主体,在全国巡回演讲6场次,极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科环保科普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齐星. 探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 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 Doi:10.16317/j.cnki.12-1377/x.2014.01.079.
  [2] 乔晶晶.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6. 35(2): 42-43.
  [3] 高廷耀,陈红斌,夏四清等. 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J]. 给水排水. 2006. 32(5): 9-13.
  [4]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5] 高粱.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 农业环境保护. 1992. 11(6): 272-273.
  [6] 王文兴,童莉,海热提. 土壤污染物来源及前沿问题[J]. 生态环境. 2005. 14(1): 1-5.
  [7] 乐爱国. “道法自然”的生态意义[J]. 零陵学院学报. 2004. 25(5): 26-30.
  [8] 吴上进,张蕾. 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J]. 兰州学刊. 2004. 138(3): 195-197.
  [9] 王新. 试论环境保护与科技的和谐发展[J]. 创新论坛. Doi: 10.3969/j.issn.1665-2272.2014.05.002.
  [10] 钱易.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 领域进展. 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2.03.007.
  [11] 刘伟明. 环境污染的治理路径与可持续增长:“末端治理”还是“源头控制”?[J]. 经济评论. 2014(6): 41-54.
  [12] 郭艳微,朱志良. 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J]. 清洗世界. 2011. 27(2):31-37.
其他文献
【摘要】: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使公共气象服务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二者的含义、关系出发,探讨了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困难,并总结了其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一些协调二者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作用;困难;建议  1、概述  1.1含义  气象科技服务,是社会公益服务中的一种,在遵循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气象产品、科研成果、气象资产等)向
期刊
【摘要】:伴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缓解能源压力,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以及应用情景,以期为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技术;现状;应用情景  1、导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逐年增加,这就给中国能
期刊
【摘 要】:我国在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方面具有较大的问题,为了治理富营养化,党中央以及各级政府投放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通过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治理方法的分析,观察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治理方法;治理效果  【引 言】:富营养化问题指的是氮以及磷等营养物质融入到水体当中,形成了水生植物或浮游植物过于生长的状况,水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的水体效应。浮游植物过于繁殖造成的状况,具有较大
期刊
【摘要】:生态景观城市的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内容之一。目前,生态景观城市的规划内容大致包括对城市的整体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等资源的规划与配置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城市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景观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态景观;城市规划;构建原则;构建思路  1.何为生态景观城市  生态景观主要包含自然景观、经济景观、人文景观等部分,是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
期刊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需要加强对战略性资源的保护与积极运用,以此来确保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在日常的生产建设活动中,我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以及开采能力来看,我国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储量仅仅能够维持建设活动得以继续运行十几年到几十年。因此,加强于对新能源的勘探以及对新技术的运用显的迫在眉睫,
期刊
【摘要】: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作为环保工作的基本内容,它关乎着环保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然而,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并不理想,制约了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首先探讨传统环境监察执法,然后着重探究现代环境监察执法,具体分析相应的转变。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监察;执法理念;探讨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环境保护作为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建设步伐愈来愈快,这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很多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城市大气污染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环境;大气污染  1城市大气污染概述  在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大气污染变得愈来愈严重。我国已经成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黔南州藤本资源的现状与利用情况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发展藤本业的】开发利用对策,达到保护森林资源 ,加快绿色增长、提高林农收入的目的。  【关键词】:藤本资源;现状;对策  藤本资源是生长周期短、更新能力强的可再生资源,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发展藤本资源是美化人居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绿色增长,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在国家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
期刊
【摘要】:现在我国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中,电力实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电网的规划和建设,而电网的建设则需要占用土地面积,而在如今的社会中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宝贵的,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因此就出现了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土地用地上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更为快速的向前迈进,就需要尽快的协调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帮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增强,为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而来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处理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技术需求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调查、研究,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概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