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人间正道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2月22日于日本岛根县松江市)
  今天的世界与一百年、一千年前相比,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产业的巨大扩展。人类的生活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控制能力,有了成十倍、成百倍的变化。与此相应,人类的欲望也有成十倍、成百倍的增长。
  当然,欲望推动人类进步,从钻木取火到利用水电、核电、太阳能;从舀取河水,到打井汲水,再到海水淡化制造淡水;从饥一顿饱一顿到营养过剩。今后人类还要保持欲望,不断进步。
  但是,过度的欲望,无限制的索取,给地球和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所带来的,只能是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水质变差,植被(vegatadon)破坏,疾病缠身,最终结果,则是地球及其居民——人类的毁灭。
  如果说,一千年前,人类过度的欲望、无限制的索取,以及由此产生的疯狂掠夺和战争,毁灭的只是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一个国家,那么近一百年来,由于人类的“能力”增强了,过度的欲望、索取和伴随的疯狂行为,毁灭的将是整个世界。
  在这种时刻,世界上有识(智慧)之士,包括小松昭夫理事长(编者注:日本财团法人人间自然科学研究所理事长)和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嘉宾,都苦苦思考,寻找各种各样的治疗世界的“狂犬病”的方法。在思考和寻找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近二百年来支配世界上每个大脑进行思索的欧美思想体系和文化理念,存在一些漏洞,一些会把世界吞噬掉的“黑洞”(bhck hok)。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长达二百年来被忽视、淡忘的东方文明,即东方的文化和思想。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亚文明,也就是中国、日本、韩国的文化和思想。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的东方文明、中国古老文化当中,蕴含着今天的人类非常需要认识和具备的智慧,蕴含着寻找救治世界的方法的道理。
  5年前,小松昭夫理事长一行到北京,访问了我们出版社。尽管是第一次见面,彼此语言不通,交谈十分吃力,但我还是听明白了他的想法,感动和敬佩他多年来的追求。他的理想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们探讨了要出版一部著作,这本书要用中、日、韩、英四种文字,介绍中国古代的大智慧家的思想的精华。让能够阅读中文,或者日文。或者韩文,或者英文的人,了解这些古老、深刻、对今天有启迪作用的思想和道理。
  经历了5年的紧张、吃力的工作,这一本四种文字的《中国古典名言录》终于出版了。编写、出版过程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记录下来也可以编成一本厚厚的书,我就不介绍了。我想要说的是,它的编纂和翻译,是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几个国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的合作,其成功出版,体现出了小松昭夫理事长和我的共同愿望——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完成一件有利于让世界更美好的事业。为此,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小松昭夫先生,他的支持,也让我实现了一个梦想。
  小松先生一直身体力行博爱的精神,做过大量的善举。我在此仅讲一件:去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后,小松先生来信表示要为中国地震灾民捐献。当时我社正好在一周内编写和印刷了20万册《地震灾后防病常识》的小口袋书,于是征得小松先生同意后,我将其中2万册以他开办的人间自然科学研究所名义印赠。借今天的机会,我要对小松先生说,谢谢您。
  在开始编写《中国古典名言录》时,我与学者们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形成于两三千年前,以后陆续有一些补充和改变。它的形成,不是单源的,而是多源的,也就是说有多家学说。各家学说有很大差异,但是又互相吸收营养,彼此尊重、共存,共同构成中华文化。这正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和特点——兼容。甚至以后佛教、伊斯兰教以及近代西方宗教文化进入中国后,中华文化也从未表现出排斥,而是对其吸收、融会,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谐[这也就是我的讲演中的“和”(harmony)]。Harmony is not equal to Samenes,“和谐”允许有差异(differences),有不同,但是它可以把许许多多的“差异”、“不同”融合、构筑在一起,最终产生“和”的趋势与结果。这一精神。无论在儒家、道家,还是医家学说中,都存在和闪光。“不排斥,不唯我独尊,共存共荣”,对于今天世界的许多问题的解决,应当说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况且,不排斥、不唯我独尊的宽容开放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虚心学习、吸收一切好的思想、技术和知识,这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发展提高的基础。
  在此,我想插举一个例子。100多年前,在德国、日本,还有一些国家,受到“生存空间”不足、必须向外扩张的思想的支配,从而发动侵略。由此引发了第_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人的死亡。战争结束后,德国、日本的地理概念上的生存空间一寸也没有增加,但是,很快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人民生活富裕。这是因为变换了思维方式;改扩张国土的生存空间为发展科学技术、法律制度,依靠勤劳大大地拓展了“生存空间”。在今天的文明世界,有什么事务不能通过讨论、沟通来解决呢?
  这部《中国古典名言录》所选辑的中国古代圣贤名言,不局限于哪一家哪一派。另外,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十分重视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讲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这种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完全不同于西方强力扭曲自然规律的思维。这对于今天的世界,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回顾中国历史时,我常感到痛心:从秦汉朝代(约两千年前)开始,有很多时段的统治者忘记和抛弃了古代智慧,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若干个时期里,受到西方混乱思想的控制,有过多次愚蠢甚至疯狂的行为,完全背离了中国文化的本原(odin)。所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讲,同样非常需要学习、领悟中华文化。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讲一点题外话。
  10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日本,是作为中国的地理学家与日本的地理学家进行学术研讨。非常遗憾的是:双方所有的讨论、交谈都要用英语。去年的10月我去韩国参加_个学术研讨,同样,双方只能用英语讨论。类似的事在与越南、蒙古等亚洲同胞交、流时,也一再出现。这让我很受刺激:路程不超过3个小时的近邻国民,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却要用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语言交流。当然,首先我要在此向各位道歉:没有学会日语和韩语,希望在座各位能够谅解我。但由此我产生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专为亚洲的各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编写出版一套《亚洲语言文字的故事》丛书?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否可以让我们亚洲的读者通过看语言文字的故事。互相更加熟悉和了解?而且能够听懂简单的话语,还能再用简单的,哪怕是结结巴巴的话来交谈?我想将每一种语言文字编成一本书,讲讲这个语言文字的形成、变化过程中有意义、有趣的事。第一步,先出版一套给中国孩子看的书,请懂中文的外国作家直接用中文写另一种文字的故事。比如请一位懂中文的日本作家写一本介绍日语的书,请一位韩国学者写本介绍朝鲜语的书……第二步,再把这本书翻译成或改写另一种文字的书,比如把介绍日语的书译成韩语;第三步,再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我在与几位韩国、日本学者谈起这个计划时,得到了他们热烈的响应。这让我十分兴奋。今年我社将开始这个计划。我希望不远的将来,这套书可以出版。这也是我的一个希望:东北亚的中华民族、日本民族、朝鲜民族的人民,应当更紧密地联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最后我想说,文化、智慧是不受疆界限制的,像水一样,可以流淌到各个地方,供灌溉、航运;可以汇集成湖泊、地下水,供人饮用,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也正是小松昭夫先生和我,还有包括在座的张可喜先生在内的所有编著《中国古典名言录》工作者的共同想法。我衷心希望,会有千千万万不同肤色的读者,能够阅读《中国古典名言录》,读后有一点感悟,从中受到一点启迪。
  (编者注:2009年2fl 22日在日本岛根县松江市举办的“《中国古典名言录》出版纪念会”。有日、中、韩、美、俄等国700余人参加,主旨是呼吁世界和平。本文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孟白的演讲稿,本刊根据记录做了一些修改。)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很多人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敬意的人,为了实现探索中国思想和中国制度的突破,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曾在中国几千年传统中切实发挥过中流砥柱作用的儒学及其制度体系。在当代中国学人中,干春松教授是较早从事“制度儒学”研究的。他借鉴历史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从政治哲学、世界秩序层面切入儒家思想研究,并相继出版了多部著作。干春松又推出两部著作,即《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
在自己或他人的著译之后添加“附记”,这大概是周作人写作的一大特色。周作人所作“附记”,或长或短,短者只一句话,长者则篇幅大大超过正文。这些为数不少的“附记”,有的已被其收入自编文集,有的则仅见于原载报刊,迄今仍被遗留在“集外”。本文披露的四则“附记”,即属于这种情况。  《劳动的歌六首》附记  这六首歌是本年二月中所作,曾载在《新村》杂志第三卷第三号上,后来收入诗集《杂三百六十五》里边,我在前次的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颇出了几个会作诗的汉奸,其中诗名最大的据说是汪精卫(兆铭)、梁鸿志(众异、仲毅)、黄溶(秋岳)、郑孝胥(苏堪、苏戡、苏龛)四人。这些人的诗作,通常都不易见到。  其中汪精卫的《双照楼诗词稿》我曾寓目。汪作为汉奸名声最大,但作为诗人总的来说只是还过得去而已,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姑举其《浪淘沙·红叶》一首为例:  江树暮鸦翻,千里漫漫,斜阳如在有无问。临水也知颜色好。只是将残
现在写字与打字成为两种并行的“书写方式”,而且打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有取代写字的趋势。写字与打字,结果看起来是相同或相似的,无非是形成书面表达的文字;但仔细分析起来,二者实际存在很大差异。  首先,书写的感觉不同。一用笔和纸,一用键盘和显示器。当握笔在纸上书写的时候,随着手的运动带动笔的划动直接在纸上留下文字,文字成为自己的直接创造物,人与纸笔、文字之间零距离地亲密接触。键盘打字、屏幕显示则难
《亚细亚荒原》,何铁生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出版,1.20元  对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来说,20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一个属于诗歌的年代。“朦胧诗”的横空出世掩盖了当时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锋芒。在今天来看,诗歌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境地,并不是当时的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缺乏对一个刚刚结束的时代的反思和批判,而是在步入现代主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在汉语中所凸显的力量和情怀拥有更为明确的透彻性和决然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17世纪,德国学者S·普芬多夫就认为:文化是社会入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是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20世纪,胡适认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人名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从文化的角度探究人名,成为王建华教授《人名文化新论》的独特视阈和重要贡献。著者筚路蓝缕独辟蹊径,在纵横捭阖的研究视阈、深入肯綮的问题探究、趣味盎然的语言表述中,在古今演变中探
一直记得小学语文课文《落花生》中许地山先生(1893-1941年,笔名“落花生”)的父亲借花生而教育子女们的那句话:“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花生成为了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优秀人品的代名词。  多少年后,“落花生”的女儿许燕吉将花生低调、有用的品质坚持到底,在其如麻花一般扭曲的人生中始终坚持“花生精神”,做一个为社会有用的人。她的36万字的自
所谓文学史,即是有关“文学”的历史,记载着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  那么,何谓“文学”呢?在英语的概念中,“文学”(1iterature)一词原本指所有的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亦有译为“创意写作”的),但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则有着较为严格的内涵,通常是指“美的作品”(beaufifial writing),即主要指那些具有持久而重大的价值、写作手法优美、能够激发读者身
给孙毓筠戴了三顶“帽子”  辛亥武昌首义后不久,安徽省城安庆宣告独立。但因督位之争,变故纷呈,政局混乱,动荡不安,权力陷入真空。为此,革命党人王天培、史沛然、韩衍约会开明绅士童挹芳、黄书霖等,大家均怵于祸至之无日,多主张尽快建立一个临时行政机关,“商定一切,维系人心,以绝争端,而策久安”。议定结果,遂成立“皖省维持统一机关处”,选举韩衍(字蓍伯,别号孤云)为秘书长,并议定在安徽成立军政府,一致票选
翻开蔚为大观的《楚辞文献丛刊》,黄灵庚先生的《楚辞文献述要序》奔来眼底——  《楚辞》之于《诗经》,犹大江之于九河,一则滂荡于北土,一则泛滥于南国。滂荡于北者为十五国之歌謡。泛滥于南者为十七卷之楚《骚》。江、河俱出于昆仑之墟,沛焉归之东海;《诗》《骚》同源乎商周之都,终然汇于华夏。是以研讨吾国文学与学术,溯其源而派其流,探其本而疏其末;则必逍遥乎江河之域,周章于南北之区;诵《诗》以探文章之因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