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实验改革初探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高校传统的化学实验进行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强调实验记录、注重基础实验、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及改革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医用化学实验提出新的探索,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医用化学实验;改革;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评价方式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 [1](以下简称化学专业规范),文中指出: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传授化学知识和训练实验技能,还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实验应独立设课。由此可见,在本科生中开设化学实验课程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我校(滨州医学院)等医学院校, 医用化学开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是临床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和护理等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的课程。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医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甚至对将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许多高校尤其是医学专业的化学实验,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学生实验经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了事。化学实验教学也往往都是照方抓药,灌输式教学,重结论而轻过程,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情况的评价重视不够,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案,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因此,建立一套新的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体系十分重要。我校在多年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强调实验记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是化学实验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使学生养成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态度;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等。我们在长期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从细节入手,参照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3],在各方各面加强对学生实验态度的要求与培养。例如,在进行试验记录时要求学生牢记六个字: “详实、准确、及时”。 “详实”即详细、真实。要求学生在记录数据时必须反映实验的真实情况,不抄袭他人或书本的数据或内容,也不能根据理论推理进行杜撰,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同时要求对实验中的任何数据、 现象以及上述各项内容做详细记录,甚至包括自己当时认为无用的内容都要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与内容在实验结束后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或者课后反思时将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必须做到宁可在整理总结实验报告时舍去,也不能因为缺少数据而浪费大量时间重复实验过程。再有,记录应该清楚和明白,不仅自己能看懂,而且别人也应该能看懂;不仅当时能看懂,而且多年后重新翻看实验记录时也能看懂。“准确”是说记录应该科学、严谨。通过实验得到的是第一手的实验资料,数据记录不仅仅要表示最后的实验结果是多少,而且还必须反映实验的准确度。因此在医用化学实验中,数据记录要求科学严谨,尤其是有效数字的判断与处理尤为重要。在学生真正进行试验之前,我们总是单独就此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 “及时” 是指实验时要边做边记,随时记录,切不可在实验结束后补做 “回忆录”。回忆容易造成漏记、误记,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
  二、注重基础实验,培养学生坚实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动手操作是感性的物质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把蕴含于化学实验目的和化学实验设计中的理论思维,通过物质的和实验操作方法外现于感性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这是培养实验能力,养成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最佳途径。尤其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手脑协调能力,训练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作风,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的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我们都采用小班教学法,积极创造条件,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尽量独立完成每个实验。由于医用化学是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在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注重基础实验,注重基本仪器的使用,注重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分组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存在问题,要求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指导,对马虎草率的学生,绝不姑息,坚决进行严厉批评。
  三、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大学的本质是“格物致知”,即科学研究。科研能力和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目的之一。[4]实验教学说到底是一种科学研究教育与科学实验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质。为此,在实验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中应该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知识整合进来,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般方法和一般技巧,科学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方法,科学研究的实验观察与实验记录方法,科研事实的概括与总结的方法,科研成果的写作发表与交流的方法等。将这些有关科学实验的通识教育内容与化学专业的实验内容相结合,则可以使其相互促进,即达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科学素质的课程目标,又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化学实验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我们在认真扎实地做好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开了不少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与要求,请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上课前,指导教师审阅每个学生的实验方案,根据学校现有实验药品及实验条件,确定其可行性,并帮助学生改正或完善实验设计方案。课堂上,学生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设计方案,独立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际的实验过程,撰写实验论文。经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巧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方式,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素质。   四、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课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也往往是过分注重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对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新问题不能灵活处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换言之,化学实验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初步创立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医用化学实验评价体系。在具体的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的评价可以从平时评价[2]、实验报告评价[5]和期末考核评价[6]三个方面进行。平时评价是实验教学评价的基础,贯穿于学生的每一次实验过程中,具体从教师评价与学生的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平行展开。实验报告评价是所有高等院校实验考核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是一个实验的完结,是将具体实验事实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成果,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7],是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关键。教师在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时,不仅要核实学生是否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而完成的实验报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部分的评判,因为这部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掌握、融会贯通的程度,只有这部分才能直接反映出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展现每位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期末考核评价是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的一个总体评价。教师设计实验题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准确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将上述方案应用于我校临床、影像、口腔、麻醉、护理等本科各专业医用化学实验之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符合我校医学及相关学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能够客观地反映我校化学实验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更主要的是,大大的调动了学生进行医用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动手能力明显改观,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 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L/OL].http://www.edu.cn/fifth_680/.
  [2] 董秀丽,陈向明,医学专业化学实验评价方法之探索,考试周刊,2011,50: 174.
  [3] 王秋长, 赵鸿喜, 张守民等.基础实验化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4] 丁长江,李政,李宏斌,徐家宁,整合实验化学课程内容 创新实验化学课程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91.
  [5] 崔洪珊,熊言林.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85.
  [6] 岳松,蒋珍菊,芮光伟,等. 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体系标准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8(4):44.
  [7] 于晨,陈向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及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76.
  作者简介:
  董秀丽(1979 -),女,山东省烟台市人,博士,主要从事医用化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项目基金:
  本课题来源于滨州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YJY201111。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40例行体液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一研究区间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行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