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学生的阅读素养备受关注,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小具备数学阅读能力,对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站在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角度,开展实践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日常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人文情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现状;数学阅读;策略
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现状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不少学生遇到数学就觉得困扰,认为数学比较难,计算起来比较麻烦;二是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很容易出错,不少学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高,是因为遇到一些文字较多的题目时很容易出错,读不懂题目意思、读不出题目的言外之意等等,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无法掌握相关的信息,导致出现不少错误;三是学生粗心,对于粗心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并不是差,只是因为自己太粗心,如果能够改变粗心的毛病,成绩自然会上来的,其实这里是很多家长、学生和教师的一个误区,孩子粗心怎么办?其实我们要正视粗心这个问题,粗心是什么,粗心就是不会,所以无比要引起强烈的注意;四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少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学校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对于作业之外怎样去学习数学,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学生没有形成比较良好、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我认为阅读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不光是语文、英语这类学科需要阅读,数学一样需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领悟数学主动性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阅读将人文素养得以渗透,有助于人与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我们的课堂最终回归点是做到人与数的和谐统一。主动性阅读的开展和推进,最终实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人与数学和谐统一的课堂。在小学數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我将人与数进行和谐统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我一直以来都比较提倡数学教学的人文性,虽然是一门关于数字科学的学科,但这门学科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性也有着自身的魅力,数学所传递的不再是需要辩证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而是简洁、直接、具体的理性科学。结合四年级《观察物体》这个小节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首先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主动性阅读。在课堂一开始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一只卡通胡萝卜的横切面。此时提出疑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可能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各种都有,有的提到是个鸡蛋,有的提到是一块饼干,有的提到是太阳,我鼓励孩子们自由想象,因为在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极大的保护。此时我鼠标一点,出现的是胡萝卜这个图片。我将胡萝卜的动态旋转过程呈现出来,此时学生对于这节新授课的兴趣立马被激发出来,并且产生浓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时我提出疑问:“请问大家从刚才的胡萝卜案例中,有什么切身的体会吗?”有一个孩子很快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此时我进行了总结:同样的物体,因为观察到的位置或者角度不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本次课时我们一起来探索观察物体。我通过板书把这节课的内容呈现出来。此时我进一步播放课件,三个小朋友飘然而至,动画的汽车缓缓开来,“请问同学们,这三个小朋友会看到的景物是否会一样呢?他们各自看到什么呢?”学生们结合我提出的疑问,仔细观察上述的课件图,再次体会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状态是不同的。由学生自然而然理解生成,这就是疑趣课堂的魅力以及成效所在。
二、注重过程,揣摩数学主动性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概念题总是容易出错,结合阅读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推动,引导学生在趣与理的自然渗透之中,推动阅读教学的跨越式提升。在教学《三角形》这一个课时的时候,我随堂准备了相关的教学工具:三角形图片、三角形木框、四边形木框、五边形木框和磁性的长条积木若干。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一起深入思考一下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此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老师,三角形就是三条边组成吗?”“再也没有其他特征了吗?”小组中有其他学生立刻提出质疑。此时我没有及时给出答案,而是将我随堂带来的长条形的磁性积木条分给学生小组,小组学生可以积极动手动脑,一起来拼搭三角形,看看哪些情况三条边是拼不出三角形的。确实不出我所料,很快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时候三条边无法拼搭出三角形,可是又无法说出其中的奥秘来。此时我埋下铺垫:“同学们,你们探究的能力让我很惊喜,关于什么情况无法拼搭出三角形,请大家看看我的动态课件。”等我课件播放,孩子们心中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在参与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数学阅读的习惯,对于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意味深长的数学历史都能有一些研究。
三、延展时空,品味数学主动性阅读
我们时常说小学阶段主要教学生什么呢?主要教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开发思维,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对于数学语言,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前提是不能有偏差。在学习《平行和相交》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情境,学生在了解了平行和相交的特点之后,我提出疑问:“请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互相平行的线吗?”学生结合自己平日的生活体会,很快有学生指出:“老师,黑板上的两条变相互平行。”“老师,五线谱的五条线相互之间平行。”“老师,教室的柱子和另一根柱子也是相互平行的。”……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采用折纸的方式折出平行线。学生们用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此时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纸上出现了好几条折痕,这几条都相互平行吗?”“那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出这几条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呢?”随后很快又学生进行论证,有的学生用尺子量了一下这几条折痕的长度,有的学生测量的是两个折痕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得出了如何论证平行线的方法,还进行了适度的拓展,这些成果都超出我的预料。与此同时,我认为数学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课外数学阅读,比如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学生了解这个故事以后就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习这些科学观念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时常建议学生课余可以征订一些数学学习报之类的,利用假期还可以制作一些数学小报等活动,这些平日的数学阅读积累,会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记得我往届的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他说虽然自己数学成绩很好,但是功劳离不开自己平时喜欢读数学故事、数学报纸,这些平时的积累都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我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小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习惯,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我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不断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不竭动力,不断研究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刘爱东,小学数学阅读课堂的内涵与实施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18期
[3]赵顺花,陶行知教育观的几点启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3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现状;数学阅读;策略
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现状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不少学生遇到数学就觉得困扰,认为数学比较难,计算起来比较麻烦;二是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很容易出错,不少学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高,是因为遇到一些文字较多的题目时很容易出错,读不懂题目意思、读不出题目的言外之意等等,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无法掌握相关的信息,导致出现不少错误;三是学生粗心,对于粗心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并不是差,只是因为自己太粗心,如果能够改变粗心的毛病,成绩自然会上来的,其实这里是很多家长、学生和教师的一个误区,孩子粗心怎么办?其实我们要正视粗心这个问题,粗心是什么,粗心就是不会,所以无比要引起强烈的注意;四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少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学校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对于作业之外怎样去学习数学,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学生没有形成比较良好、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我认为阅读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不光是语文、英语这类学科需要阅读,数学一样需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领悟数学主动性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阅读将人文素养得以渗透,有助于人与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我们的课堂最终回归点是做到人与数的和谐统一。主动性阅读的开展和推进,最终实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人与数学和谐统一的课堂。在小学數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我将人与数进行和谐统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我一直以来都比较提倡数学教学的人文性,虽然是一门关于数字科学的学科,但这门学科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性也有着自身的魅力,数学所传递的不再是需要辩证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而是简洁、直接、具体的理性科学。结合四年级《观察物体》这个小节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首先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主动性阅读。在课堂一开始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一只卡通胡萝卜的横切面。此时提出疑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可能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各种都有,有的提到是个鸡蛋,有的提到是一块饼干,有的提到是太阳,我鼓励孩子们自由想象,因为在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极大的保护。此时我鼠标一点,出现的是胡萝卜这个图片。我将胡萝卜的动态旋转过程呈现出来,此时学生对于这节新授课的兴趣立马被激发出来,并且产生浓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时我提出疑问:“请问大家从刚才的胡萝卜案例中,有什么切身的体会吗?”有一个孩子很快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此时我进行了总结:同样的物体,因为观察到的位置或者角度不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本次课时我们一起来探索观察物体。我通过板书把这节课的内容呈现出来。此时我进一步播放课件,三个小朋友飘然而至,动画的汽车缓缓开来,“请问同学们,这三个小朋友会看到的景物是否会一样呢?他们各自看到什么呢?”学生们结合我提出的疑问,仔细观察上述的课件图,再次体会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状态是不同的。由学生自然而然理解生成,这就是疑趣课堂的魅力以及成效所在。
二、注重过程,揣摩数学主动性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概念题总是容易出错,结合阅读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推动,引导学生在趣与理的自然渗透之中,推动阅读教学的跨越式提升。在教学《三角形》这一个课时的时候,我随堂准备了相关的教学工具:三角形图片、三角形木框、四边形木框、五边形木框和磁性的长条积木若干。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一起深入思考一下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此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老师,三角形就是三条边组成吗?”“再也没有其他特征了吗?”小组中有其他学生立刻提出质疑。此时我没有及时给出答案,而是将我随堂带来的长条形的磁性积木条分给学生小组,小组学生可以积极动手动脑,一起来拼搭三角形,看看哪些情况三条边是拼不出三角形的。确实不出我所料,很快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时候三条边无法拼搭出三角形,可是又无法说出其中的奥秘来。此时我埋下铺垫:“同学们,你们探究的能力让我很惊喜,关于什么情况无法拼搭出三角形,请大家看看我的动态课件。”等我课件播放,孩子们心中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在参与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数学阅读的习惯,对于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意味深长的数学历史都能有一些研究。
三、延展时空,品味数学主动性阅读
我们时常说小学阶段主要教学生什么呢?主要教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开发思维,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对于数学语言,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前提是不能有偏差。在学习《平行和相交》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情境,学生在了解了平行和相交的特点之后,我提出疑问:“请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互相平行的线吗?”学生结合自己平日的生活体会,很快有学生指出:“老师,黑板上的两条变相互平行。”“老师,五线谱的五条线相互之间平行。”“老师,教室的柱子和另一根柱子也是相互平行的。”……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采用折纸的方式折出平行线。学生们用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此时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纸上出现了好几条折痕,这几条都相互平行吗?”“那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出这几条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呢?”随后很快又学生进行论证,有的学生用尺子量了一下这几条折痕的长度,有的学生测量的是两个折痕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得出了如何论证平行线的方法,还进行了适度的拓展,这些成果都超出我的预料。与此同时,我认为数学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课外数学阅读,比如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学生了解这个故事以后就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习这些科学观念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时常建议学生课余可以征订一些数学学习报之类的,利用假期还可以制作一些数学小报等活动,这些平日的数学阅读积累,会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记得我往届的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他说虽然自己数学成绩很好,但是功劳离不开自己平时喜欢读数学故事、数学报纸,这些平时的积累都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我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小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习惯,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我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不断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不竭动力,不断研究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刘爱东,小学数学阅读课堂的内涵与实施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18期
[3]赵顺花,陶行知教育观的几点启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