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从红军小学到雷锋小学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传承雷锋精神的新创举: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等联合发起的全国301所红军小学“雷锋班”授牌及“雷锋式的好少年”评比表彰活动,在祖国大地明媚的春天里隆重举行。
  “在红军小学建设中增添雷锋元素有哪些思考?”“雷锋精神会怎样影响青少年的人生道路?”“怎样扎实有效地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五一前夕,记者来到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希望办”),听取这一创举的策划人、希望办党支部书记吴仁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伟大战士雷锋作为载体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吴仁杰仍然精神饱满、快人快语,雷厉风行的性格和作风没有改变。谈起在红军小学创办“雷锋班”和评选“雷锋式好少年”的初衷,吴老满怀深情地从创办红军小学说起:那是2007年8月1日,正值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批老红军的后代在北京发起了援建“红军小学”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上海市希望办党支部和《新民晚报》第十一党支部积极参与,联合向全市党团员发出在长征路上建红军小学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离退休老领导和市民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也予以充分肯定,并在上海“希望工程简讯”上作出重要批示:“上海市的希望工程工作数十年如一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效明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树立了上海服务全国的良好形象。近期开展的‘捐建希望工程红军小学’工作已有一个好的开端,望继续努力,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全市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上海希望工程已经完成300余所红军小学的建设,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的革命老区。
  值得欣慰的是, 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孩子们复信:“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的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过“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的希望,并多次强调“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红军希望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把红军小学往传承雷锋精神的路上引,使红军小学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件和指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觉得当今时代雷锋仍应当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德育教育的载体,是广大青年心中的楷模。办红军小学本身就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与播洒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把红军小学创办成雷锋学校,具有特色教育的本质属性。即:传承红色基因,向雷锋等英模楷模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养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们牵头与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等单位,决定在红军小学中开展创建‘雷锋班’、评选‘雷锋式好少年’活动,得到了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军小学的积极响应。”吴仁杰自豪地说。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雷锋精神作为价值坐标


  “一个人只要有了坚强的理想和信念,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有战胜困难的力量,就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而这种坚强的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等形象语言说明抓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

  采访中,吴仁杰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先进典型的事迹,讲述雷锋精神对于一个人行为准则的形成、影响和激励作用。从全国说到上海,又从上海讲到了自己。
  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吴仁杰从17岁开始“学雷锋”的风雨经历。出生于上海郊区松江贫困农民家庭的吴仁杰,从小放过牛,后来分了地、有了房,幼小的心灵就播下了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种子。后来,虽然成长道路曲折坎坷,但他心里始终充满爱和阳光。1963年,17岁的他就响应毛主席学雷锋的号召,带领青年为军烈属做好事、修桥铺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学雷锋积极分子。
  吴仁杰一边说,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一堆当年反复阅读过的《雷锋日记》等书籍及用过的笔记本。翻开一页页泛黄的页面,只见上面写着“雷锋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像雷锋那样做好人,为人民做好事”……几十年前的学习体会历历在目。
  “跟着共产党,走好人生路”“时时学雷锋,终身为人民”。正是青少年时代确立的这种朴实的信念,使吴仁杰在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的成就,先后10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3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2次被授予“全国希望工程建设奖”。座谈中,记者正巧在办公桌上看到一份刚刚推荐上报的“建国7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表格,更足以说明他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成就。
  更难能可贵的是,前些年“雷锋精神过时论”曾一度广为流传。可吴仁杰却在希望工程教师培训基地专门腾出场地筹建“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陈列馆”。他几番周折,从军事博物馆、雷锋家乡等地收集大量雷锋生前的图片资料,配上精彩的文字说明,给参观者展示一个高尚、可亲的雷锋形象,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课堂。近年来,他还牵头与有关单位一起,編著出版了《雷锋故事新篇》《习近平总书记论学雷锋》等图书,深受欢迎。
  近60年的人生辉煌,源于青少年时代确立的信念追求。吴仁杰正是从自己的风雨人生中得到启示,从而数十年痴心于“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

建设雷锋学校,需要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


  “任何一项工作的成效,都取决于在思路和目标确定后有没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吴仁杰说的,正是他和希望办在努力做的事情。
  为了实现从红军希望小学到雷锋小学的跨越发展,从2018年开始,吴仁杰不顾年老体弱,带领希望办的同志深入云南、贵州、江西等地走访和调研,听取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师生对创建雷锋学校的思考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宣传发动、评比表彰、师资培训等计划和目标,并逐项抓好落实。
  他们帮助指导红军希望小学建设雷锋体验展馆,让孩子们心中的榜样“活起来,动起来”;他们引导红军希望小学将学雷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程教案,使学雷锋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他们牵头组织“红色印迹——雷锋故事机西部行”系列活动,制作了2000台“雷锋故事机”赠送到云南、青海、西藏等地的红军小学,开展“讲好雷锋故事,传播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活动。
  “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播人。培养雷锋式的好学生,必须先有雷锋式的好教师。”吴仁杰介绍,希望办启动“西部万名教师培训行动”实施10多年来,已为全国各地免费培训希望小学教师2万多名(含远程培训)。自2018年以来,他们已将培养“雷锋式的教师”作为创建雷锋学校的重要抓手,在定期组织的“红军希望小学”校长和老师培训中,增加了“习近平论雷锋精神”“雷锋战友忆雷锋”等课程,使教师们了解雷锋、学习雷锋,回去后成为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和骨干。
  “把红军希望小学办成雷锋学校的工作刚起步不久,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课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共同探讨和努力,不仅是‘任重而道远’,而且是‘正在进行中’。”
  采访结束时,吴仁杰指着桌上的两份信函说:“你看,这是陕西省富平和铜川发来的,5月7日我还要飞去参加他们的红军希望小学‘雷锋班’授牌仪式”。
  “生命不息,传播雷锋精神不止。”“学雷锋的革命人永远年轻。”这就是吴仁杰。
其他文献
“真是太感谢了!在医院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特别是医护姐姐们把我当成亲妹妹一样。”2月27日,河南省邓州市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乔某出院时激动地说。  乔某所就诊的邓州市中心医院,是邓州市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邓州编外雷锋团中心医院营的成员都是这所医院的骨干,也是这次战“疫”的“尖兵”。  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邓州编外雷锋团,高擎雷锋精神的大旗,全团2万余名成员
期刊
在我们共和国的版图上,有一座座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以传播雷锋精神为己任,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一代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田。  抚顺市雷锋小学和长沙雷锋学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两所雷锋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学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呈蓬勃发展之势。2018年6月,雷锋杂志社和革命老区工作委员会联手,启动在全国创办100所雷锋学校的宏大工程,此举得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期刊
数据显示,仅武汉市自“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启动后,不到1天报名人数就突破1万人,目前已上岗近2.5 万人。他们活跃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帮助群众解决力所能及的一些困难。放眼全国战“疫”中,身穿马甲、戴着袖标的志愿者们,在所在社区、村組义务承担着健康排查、运送物资、卡点值守、宣传劝导、消毒灭菌等工作任务,在疫情防控的最末端做着具体而又细致的工作。他们做好事不图名利,付出不求回报,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的“雷锋
期刊
人物简介:  傅庚辰,1935年11月生。曾任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1948年入伍,随军参加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在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任职。他不平凡的履历见证着新中国成长的轨迹,其作品的韵律时刻反映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节奏与人民的情感共振。《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映山红》《雷锋,我们的战友
期刊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对决中,中国在艰苦卓绝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扬携手并肩、守望相助的精神,积极在数据分享、信息通报、救治方案、物资供给、人力支援等方面大力投入,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生动彰显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与赤诚情怀,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高度认可。把人类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中华民族从来秉承天下一家的精神,此次全力战“疫”更是充分体现出兼济天下的担当。疫情发生后,作为一个
期刊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班级的图书馆、家里的小院子、长辈们的菜地……我的乐园则是我家小区里的小花园。  自从上幼儿园起,我就和同班同学们在小花园里玩。  在春天,我和好朋友们捉迷藏。有时,老师在小花园里组织春游,我和小伙伴们就嗨翻天。  在夏天,我和好朋友们带着皮球出来玩。有时,忘了喷花露水,就会被蚊子咬出一个个小包,看起来很小,实际上痒得要命。偶尔在外面玩的时候摔了跤,弄了一身土,总会挨长
期刊
“華夏惊天抗瘟神,铁肩十亿挽乾坤。兴邦百战今胜昔,浴火重生中国魂!”这首气势磅礴的诗句出自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因为战“疫”诗书,记者联系到胡振民,他很热心为本刊诗书栏目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  胡振民,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退出领导岗位后的胡振民将自己更多精力
期刊
今年“3·5”学雷锋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线下活动不便开展。但在线上学雷锋活动却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全国中小学校师生,开展了网上升国旗、网上班会、诗歌朗诵会、歌咏竞赛、绘画展示等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的校园学雷锋活动不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且师生参与度高、反响好,体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相隔千里之遙的福建雷锋学校闽江学院附中与湖北雷锋学校宜
期刊
——更加全民化。无论东西南北、城市农村,老中青少齐上阵已成普遍现象。年轻人虽是主力,但各年龄段的人數都在增加。“人人可为”日益凸显。  ——更加组织化。此次战“疫”中,辽宁省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共有3万多支,与过去的零星分散、临时突击不同,成建制、成规模已是主流,使响应速度、动员水平大幅提升。  ——更加专业化。扶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治安、救援,战“疫”中,一大批拥有不同专业技能的志愿者,
期刊
察隅,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藏语音译为片岩地,旧时有不毛之地的称呼。它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交汇处,这里山高林密,遍布悬崖峭壁,海拔落差较大。当地有这样的说法:“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即便环境如此艰险,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官兵依然日夜守護在这里,在没有界碑的国土上,用忠诚坚守着对祖国的承诺。  凌晨4点,官兵们身背50斤的战斗装具,随着连长马明的一声“出发!”,巡逻分队迎着晨曦,踏上了巡逻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