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讲究实际、注重数据的当今商业世界,作为一家企业的老板,你是否有魄力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去奖励一个无论业绩还是能力都并不突出的普通员工,只因为他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你是否能够预想到,一个已被列入裁员名单的员工,可以凭借一个微笑挽救整个公司濒临破产的命运?一位小公司的老板就突发奇想地设置了一项“微笑工资”,从而收到了奇效。
丹尼尔是一家游戏软件公司的老板,由于公司规模小,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销售业绩在年度中期出现了大幅下滑,他不得不宣布实施分期的裁员计划。这天清晨,当第三批裁员名单被送到他手中时,他沉默了。这份名单中有许多他所熟悉的老员工的名字,他们虽然技术和业务并不是那么突出,但都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以上,非常踏實肯干。丹尼尔表示实在不想再通过裁员来缩减成本,但是人事经理告诉他,目前的状况是,一部分研发人员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干扰而忧心忡忡,工作毫无热情,很难提出创造性的策划;而在目前销售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鲜产品,销售人员更无法打开市场。因此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淘汰措施,恐怕很难改变员工们这种消极的状态。况且,依照现在的财务收支情况推算,如果不裁员,公司将很难维持到年底。
丹尼尔清楚,游戏软件最重要的是创意,虽然经济大背景比较黯淡,但如果真能开发出一些极具创意的产品并将其推销出去,公司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可是,时下人人自危,放眼望去都是忧郁的面孔,员工们各个都担心自己哪一天会失业。简单地要求大家重振旗鼓安心工作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如何去激励他们呢?丹尼尔一筹莫展。这时,他看见老员工约翰精神抖擞地走进办公室,并微笑地冲自己打着招呼。丹尼尔心头一阵难过,因为约翰正名列这批裁员名单之首,而他轻松的样子似乎对此浑然不觉。
“约翰,我想与你沟通一下。”丹尼尔为难地说道。
“好的,是有关裁员的事宜么?”
丹尼尔惊异于约翰的平静:他已经是一个年龄较大的程序员了,家中还有失业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养活,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如果从这里被辞退,他将很难再找到薪水相当的工作。但约翰却似乎并没有焦虑的神色,依然是面带微笑。
“我没想到你会这么平静。恕我直言,你已经上了年岁,技术更新速度跟不上年轻人,想再找到一份工作恐怕不易。我非常想知道你是如何保持乐观的?”
“是的,我老了,还有一家人要养,但是我想困难总会有办法克服的。还记得那个小鞋匠拯救了埃尔德集团的故事么?”
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曾面临过全盘溃败的窘境。当时,公司已经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总裁查菲尔深知问题出在销售代表的消极心态上,只有激发他们的活力,才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于是,他来到销售代表中间探访,听取他们的意见。有的销售代表说,自己的业绩下降是因为负责的区域正遭逢干旱,人们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无人愿意购买收银机;也有的销售代表说,今年是大选年,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还有的销售代表说,外界盛传公司出现了无法克服的危机,将削减销售代表的人数,因此自己难免有后顾之忧,无法全心全意工作。说到这,销售代表中一大半人都坦陈自己也在另谋出路。这时,查菲尔打断了销售代表们的话,提出先休会五分钟,命人去叫公司门口的小鞋匠来给自己擦鞋。
一分钟后,小鞋匠到了。查菲尔一边让他擦鞋,一边与他交谈起来。小鞋匠告诉大家,之前在这里擦鞋的是一个比自己大的男孩,他因为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计而离开。自己来到这里后,每月不但可以养活自己和母亲,而且能存一定数额的钱到银行,此外还可以留下一些零花钱。大家都非常惊奇,擦一次鞋的收费都是5分钱,为什么两个鞋匠的收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之前的大男孩因为觉得擦鞋没有出路,非常悲观冷淡,顾客看到他冷漠的脸,也不愿再给他小费,因此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而现在的小男孩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工作时总是面带微笑,所以顾客经常会给他高于擦鞋费数十倍的小费,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快乐起来。
听到这里,所有的业务代表都猛然顿悟,自己之所以销售不好,虽然的确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被困难吓退了,失去了努力的勇气,于是业务就真的越做越难。而如果鼓起勇气,用激情感染客户,把自己对公司的信任和乐观传递给对方,对方自然也更容易接受。受小鞋匠的启发,所有销售代表一改消极的态度,产品销售量也随之大增,埃尔德集团渐渐从濒临破产的边缘走出来,取得了日后的成功。
“我虽然非常希望留在公司和大家一起渡过难关,但如果公司已经决定裁员,我也欣然接受。小鞋匠都能够养活自己并且越做越好,我又怎么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呢?”约翰讲完故事又补充说道。
听了这番话,丹尼尔突然兴奋地跳起来。最令他激动的并不是约翰对被裁员的理解,而是他仿佛从故事中看到了公司走出困境的希望。他立即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告诉大家裁员计划到此终止,并且在不裁员、不降薪的情况下,公司还要额外发放一项“微笑工资”,即每月在所有员工中投票选出平时笑容最多、最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希望的一位,给予500美元的奖励。而当月的微笑奖当之无愧地由约翰获得。
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员工都为之振奋。约翰依然保持着他的豁达,更加快乐地继续工作,而其他员工也因为脱离了被裁的阴影而思维活跃起来。大家都为了争取到那份“微笑工资”而尽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加乐观。没过多久,原本充斥在公司内的焦虑懈怠情绪就一扫而光,剩下的满是激情与干劲。
全公司的付出最终获得了回报,当月公司就开发出了新产品,结束了业绩的滑坡,三个月后恢复了赢利。到年底时,公司不但没有破产,反而产品更多、市场更大,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独自发展得朝气蓬勃。
显然,敢于发一份“微笑工资”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心胸和远见,因为获得这份奖励的员工很有可能并不是业绩最突出者,也未必是能力最突出者。对绝大部分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企业而言,这样一份奖励似乎过于奢侈。但这又恰恰是管理者智慧的体现,因为它传达了一种快乐工作的理念。
一位著名百货商店的人事经理曾经说过:“我宁愿雇用一个没上完小学但却有着愉快笑容的女孩,也不愿意雇用一个神情忧郁的哲学博士。”愉快的笑容无法通过训练刻意伪装出来,“微笑工资”当然也不是只要始终面带微笑就能得到,二者强调的都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自信与豁达。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在任何岗位上工作的员工都至关重要,从个体角度而言,快乐能够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努力和奋斗中去;从企业角度而言,团队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无疑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快乐公司:打造事半功倍的工作环境》一书中写道:“快乐公司中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可以充分展现他们的优势,为了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在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觅得生活的满足和人生的意义,并且能够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为他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善。”相反,当不快乐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绩效时,快乐与否就成为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打造快乐的公司文化也并非与追求利润格格不入。某种意义上,快乐公司必然是能够牺牲短期收益而准备实现长期目标的企业,是真正成熟的企业。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或公司发展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简单的物质激励可能收效甚微,员工们此时往往并非不愿付出努力,而是受到消极大环境的影响而无法快乐。乐观是一种素质,始终能保持乐观心态的员工毕竟是少数,多数员工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如果团队中一个人表现得非常焦虑,其他人常常也会跟着抱怨起来。发“微笑工资”的形式虽然无法迅速使所有员工具备乐观的素质,但却可以给员工们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当你看到周围人都尽力展示自己的微笑时,你也会不自觉地微笑,这种微笑又反过来促使身边的人变得更加愉快,从而使整个团队都焕发出激情与活力。
因此,“微笑工资”实际上并不需要给员工多少物质上的奖励,却在迅速消除团队不良情绪上有着神奇功效。在传统激励中,员工的快乐在于最终获得奖励的结果,而“微笑工资”则更显高明,它让员工在争取获得奖励的过程中就收获了快乐,巧妙地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将激励的获益对象由个别变成了整体。
丹尼尔是一家游戏软件公司的老板,由于公司规模小,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销售业绩在年度中期出现了大幅下滑,他不得不宣布实施分期的裁员计划。这天清晨,当第三批裁员名单被送到他手中时,他沉默了。这份名单中有许多他所熟悉的老员工的名字,他们虽然技术和业务并不是那么突出,但都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以上,非常踏實肯干。丹尼尔表示实在不想再通过裁员来缩减成本,但是人事经理告诉他,目前的状况是,一部分研发人员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干扰而忧心忡忡,工作毫无热情,很难提出创造性的策划;而在目前销售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鲜产品,销售人员更无法打开市场。因此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淘汰措施,恐怕很难改变员工们这种消极的状态。况且,依照现在的财务收支情况推算,如果不裁员,公司将很难维持到年底。
丹尼尔清楚,游戏软件最重要的是创意,虽然经济大背景比较黯淡,但如果真能开发出一些极具创意的产品并将其推销出去,公司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可是,时下人人自危,放眼望去都是忧郁的面孔,员工们各个都担心自己哪一天会失业。简单地要求大家重振旗鼓安心工作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如何去激励他们呢?丹尼尔一筹莫展。这时,他看见老员工约翰精神抖擞地走进办公室,并微笑地冲自己打着招呼。丹尼尔心头一阵难过,因为约翰正名列这批裁员名单之首,而他轻松的样子似乎对此浑然不觉。
“约翰,我想与你沟通一下。”丹尼尔为难地说道。
“好的,是有关裁员的事宜么?”
丹尼尔惊异于约翰的平静:他已经是一个年龄较大的程序员了,家中还有失业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养活,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如果从这里被辞退,他将很难再找到薪水相当的工作。但约翰却似乎并没有焦虑的神色,依然是面带微笑。
“我没想到你会这么平静。恕我直言,你已经上了年岁,技术更新速度跟不上年轻人,想再找到一份工作恐怕不易。我非常想知道你是如何保持乐观的?”
“是的,我老了,还有一家人要养,但是我想困难总会有办法克服的。还记得那个小鞋匠拯救了埃尔德集团的故事么?”
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曾面临过全盘溃败的窘境。当时,公司已经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总裁查菲尔深知问题出在销售代表的消极心态上,只有激发他们的活力,才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于是,他来到销售代表中间探访,听取他们的意见。有的销售代表说,自己的业绩下降是因为负责的区域正遭逢干旱,人们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无人愿意购买收银机;也有的销售代表说,今年是大选年,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还有的销售代表说,外界盛传公司出现了无法克服的危机,将削减销售代表的人数,因此自己难免有后顾之忧,无法全心全意工作。说到这,销售代表中一大半人都坦陈自己也在另谋出路。这时,查菲尔打断了销售代表们的话,提出先休会五分钟,命人去叫公司门口的小鞋匠来给自己擦鞋。
一分钟后,小鞋匠到了。查菲尔一边让他擦鞋,一边与他交谈起来。小鞋匠告诉大家,之前在这里擦鞋的是一个比自己大的男孩,他因为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计而离开。自己来到这里后,每月不但可以养活自己和母亲,而且能存一定数额的钱到银行,此外还可以留下一些零花钱。大家都非常惊奇,擦一次鞋的收费都是5分钱,为什么两个鞋匠的收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之前的大男孩因为觉得擦鞋没有出路,非常悲观冷淡,顾客看到他冷漠的脸,也不愿再给他小费,因此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而现在的小男孩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工作时总是面带微笑,所以顾客经常会给他高于擦鞋费数十倍的小费,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快乐起来。
听到这里,所有的业务代表都猛然顿悟,自己之所以销售不好,虽然的确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被困难吓退了,失去了努力的勇气,于是业务就真的越做越难。而如果鼓起勇气,用激情感染客户,把自己对公司的信任和乐观传递给对方,对方自然也更容易接受。受小鞋匠的启发,所有销售代表一改消极的态度,产品销售量也随之大增,埃尔德集团渐渐从濒临破产的边缘走出来,取得了日后的成功。
“我虽然非常希望留在公司和大家一起渡过难关,但如果公司已经决定裁员,我也欣然接受。小鞋匠都能够养活自己并且越做越好,我又怎么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呢?”约翰讲完故事又补充说道。
听了这番话,丹尼尔突然兴奋地跳起来。最令他激动的并不是约翰对被裁员的理解,而是他仿佛从故事中看到了公司走出困境的希望。他立即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告诉大家裁员计划到此终止,并且在不裁员、不降薪的情况下,公司还要额外发放一项“微笑工资”,即每月在所有员工中投票选出平时笑容最多、最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希望的一位,给予500美元的奖励。而当月的微笑奖当之无愧地由约翰获得。
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员工都为之振奋。约翰依然保持着他的豁达,更加快乐地继续工作,而其他员工也因为脱离了被裁的阴影而思维活跃起来。大家都为了争取到那份“微笑工资”而尽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加乐观。没过多久,原本充斥在公司内的焦虑懈怠情绪就一扫而光,剩下的满是激情与干劲。
全公司的付出最终获得了回报,当月公司就开发出了新产品,结束了业绩的滑坡,三个月后恢复了赢利。到年底时,公司不但没有破产,反而产品更多、市场更大,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独自发展得朝气蓬勃。
显然,敢于发一份“微笑工资”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心胸和远见,因为获得这份奖励的员工很有可能并不是业绩最突出者,也未必是能力最突出者。对绝大部分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企业而言,这样一份奖励似乎过于奢侈。但这又恰恰是管理者智慧的体现,因为它传达了一种快乐工作的理念。
一位著名百货商店的人事经理曾经说过:“我宁愿雇用一个没上完小学但却有着愉快笑容的女孩,也不愿意雇用一个神情忧郁的哲学博士。”愉快的笑容无法通过训练刻意伪装出来,“微笑工资”当然也不是只要始终面带微笑就能得到,二者强调的都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自信与豁达。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在任何岗位上工作的员工都至关重要,从个体角度而言,快乐能够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努力和奋斗中去;从企业角度而言,团队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无疑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快乐公司:打造事半功倍的工作环境》一书中写道:“快乐公司中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可以充分展现他们的优势,为了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在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觅得生活的满足和人生的意义,并且能够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为他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善。”相反,当不快乐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绩效时,快乐与否就成为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打造快乐的公司文化也并非与追求利润格格不入。某种意义上,快乐公司必然是能够牺牲短期收益而准备实现长期目标的企业,是真正成熟的企业。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或公司发展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简单的物质激励可能收效甚微,员工们此时往往并非不愿付出努力,而是受到消极大环境的影响而无法快乐。乐观是一种素质,始终能保持乐观心态的员工毕竟是少数,多数员工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如果团队中一个人表现得非常焦虑,其他人常常也会跟着抱怨起来。发“微笑工资”的形式虽然无法迅速使所有员工具备乐观的素质,但却可以给员工们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当你看到周围人都尽力展示自己的微笑时,你也会不自觉地微笑,这种微笑又反过来促使身边的人变得更加愉快,从而使整个团队都焕发出激情与活力。
因此,“微笑工资”实际上并不需要给员工多少物质上的奖励,却在迅速消除团队不良情绪上有着神奇功效。在传统激励中,员工的快乐在于最终获得奖励的结果,而“微笑工资”则更显高明,它让员工在争取获得奖励的过程中就收获了快乐,巧妙地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将激励的获益对象由个别变成了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