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做到“四慢”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v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能力的提升是最需要慢功夫的,语文教学要做到“四慢”:慢慢读、慢慢问、慢慢说、慢慢写。
  【关键词】语文教学;“四慢”;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很多人都已经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来都需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慢慢成长。早熟的生命容易早衰,早熟的果子不好吃。东北的大米为什么比江南的大米好吃?因为气温低,水稻生长缓慢。
  学习语文亦是如此,要有耐心,慢慢来。语文能力的提升是最需要慢功夫的,字要你一个一个工工整整地写,书要你一页一页地慢慢细读,作文要你一点一点地练习,一次次地修改,慢慢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阅历,语文素养逐渐就提升上去了,绝对不能着急。有人说语文教育就是熏锅底。就是一个崭新的锅,你要把这个锅底弄黑,必须一点点地烧上半年以后,黑的锅底你就再也擦不掉了。语文的素养形成靠“熏”,靠浸润,你要把孩子放在语言文字的火上来熏,放在语言文学的大缸里来泡。
  反观现在的语文课堂,老师们时常为赶进度给孩子们思考时间太短,时常为取得理想的效果而急躁冒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慢的艺术呢?
  一、慢慢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课文中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感受得到。所以在语文课堂中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地练习。在布置朗读任务时,强调朗读的时间和朗读的质量,但不强调朗读课文的遍数。这个练习的时间里教师要巡视,要倾听。要个别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全文读流畅,读通顺以后,才有个性化的表达和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然后再指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感情,品味语言。
  二、慢慢问
  课堂提问要注意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你所提的问题要让学生积极地,有效地思考,不要提一个没有价值的问题。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一个孩子至少思考7秒钟。问题提出来,老师学生没有举手,太正常了,这正说明你的问题有价值,有思维深度。你不要急,你从心里默默地数,从1数到7,这时候全班是非常安静的,孩子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有体验才能真正的读到课文当中去,透过语言文字读到人物的情感世界。
  三、慢慢说
  看过这样两个效果迥异的阅读教学片断。《小露珠》中,有一个造句,“越来越……”造句。它有两个例句:
  “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
  片断一的老师是这么处理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话当中有一个词,越来越……,越来越……表示什么?
  生:表示变化。
  师:很好。谁能用“越来越”说句话。
  生:天气越来越热,雨越下越大。
  师:很好,坐下。
  【显然,“雨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热”,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说,这个叫已有的语言水平。课堂上这样训练,那叫低水平重复,思考没有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这两个例句,它有明确的目标。两个“越来越”,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个事物发生了变化。】
  片断二的老师是这么处理的:
  先找一个班级朗读水平比较差的孩子,站起来,读这两句话,这一遍读声音又轻,读得又不流畅。
  师:听我读一遍,你跟着读。
  (因为听老师读书,所以他第二遍读得流畅)
  师:第二遍比第一遍读得有什么变化?
  (第三次让孩子再读,提示注意两个越来越。第三次再让孩子读,这孩子读得有信心,所以声音很响亮。)
  师:好了,现在谁能用“越来越”来说说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四遍句子有什么变化?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某某同学读得越来越流利,越来越有感情,声音越来越响亮,他越来越自信。
  【这四个越来越都是形容一个人的,从不同的方面来形容。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造句不仅仅是说说话,而是要用来描写,用来记叙我们生活当中看到的事物发展变化的现象。片断一中的老师急于结束这个环节,结果错失了训练学生语言发展的机会。】
  四、慢慢写
  比如对于一个练习:“心底有了快乐,光明还会远吗?”这句话,把两个关键的词擦掉,让学生自由写话,既给了他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读课文把它体会理解,感受用恰当的语言形式,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
  充分享受课堂,不急于向40分钟要效益,不局限于教材和看得见的课堂,让学生到台前去展示,学生与老师的争论,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精彩,忘记试卷上的分数和锱铢必较的均量值。也许很多课堂并不精美,但那些很多鲜活的人和思想的碰撞,用专家术语就是“在交流与互动中使学生主体意义的构建、个体内部语言与思维的建设有一个真实的体现”,因为知识必须是通过具体的人在各自身上发生效应,让他们走进心灵,袒露心灵,感悟也才能走进心灵。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石灰石粉于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首次应用于混凝土,随后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更合理的经济效果蓬勃发展。目前,石灰石粉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水工混凝土等实际工程中拥有广阔应
舒曼谐振是由闪电激发的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全球电磁震荡,在地球与电离层空腔中传播,由于共振作用,其电磁波能量明显高于其他频率电磁波能量.舒曼谐振具有稳定的频域参数和频谱结构,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地震发生前会使这些固有参数发生扰动,因此利用舒曼谐振异常来进行地震短临监测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要判断舒曼谐振地震电磁异常,了解舒曼谐振电磁场背景变化规律是前提.本文利用极低频电磁台站观测的天然电磁场数据,
<正>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五章练习一第(3)题:“撒一些粗盐块到一杯水里,过些时候,盐块看不见了,全杯水都变咸了。为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教学
<正> 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物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三大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历史上,无论那位科学家建立新的物
根据地面实测地磁场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勒让德多项式的对小尺度地磁场的模型建立方法,结合数据预处理、最小二乘拟合方法,采用高阶的模型描述典型小尺度区域的地磁场,绘制出地
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雨水径流水质控制有显著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铺装系统中的路面堵塞会越来越严重,水质处理能力也随之下降。试验表明,在一年重现期下,没有堵塞的透水
2010年3月20日至3月28日,利用大气细粒子谱分析仪对合肥地区大气细粒子谱进行连续在线观测.观测过程涵盖整个沙尘暴降尘期、间歇性降雨期及晴好天气粒子浓度增长期.颗粒物数
(一)演示路端电压随负载变化而变化路端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既是教材的一个重点,又是教材的一个难点。我配合教材自制了一种演示路端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教具(右图所示),定
在地震弹性矢量波场框架下,推导了多波联合层析速度反演方程以及走时残差与角道集剩余曲率的转换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成像域角道集更新P波、S波速度的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其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怎样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等等,许多中学